王沛(1485—1558),字子大,号仁山,永嘉英桥里(今温州瓯海区永昌镇)人。出身仕宦世家,舅父张璁为明内阁首辅,长兄王澈官兵部员外郎,次兄王激任国子祭酒兼经筵讲官,沛行三,不乐仕进,习医为人治病。 王德(1517—1558),字汝修,号东华,王沛从侄。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东昌府...[详细]
王瑞栴 明末官吏。字圣木,永嘉(治今浙江温州)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苏州推官,兼理兑运,调剂得宜,上官为勒石著令。崇祯中,任湖广兵备佥事,驻襄阳。主讨张献忠。献忠复起,具列上官姓名及取贿月日,而题末曰:“不纳我金者,王兵备一人耳。”由是名大著。福王时,用为太仆少卿。清兵尽占闽地,避...[详细]
王叔旸(1903—1973),原名庠宾,学名桐宾,平阳金乡(今属苍南)人。1921年就读上海中法通惠工商中学,翌年考入三友实业社,由练习生升为广告部主任、总务科主任。1925年利用三友实业社在新加坡的中华商店空余房屋开设上海书局,任书局经理。先后在泗水、吉隆坡、巴城(雅加达)设分店,进一步开拓业...[详细]
王叔果(1516—1588),字育德,号西华,永嘉英桥里(今温州市瓯海区永昌镇)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随父住北京。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历任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员外郎、协司署郎中,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广东按察副使等职。三十七年,回家扫墓,正倭寇猖獗,乃上疏请筑永昌堡,由其弟叔杲筹集资...[详细]
王书林(1902—1983),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出身书香门第,父家驹(鸣卿),清末曾任福建古田、福清知县,1914年为温州中国银行经理。书林幼承庭训,勤读诗书。12岁考入清华预备学校,20岁后赴美深造,先后入维斯康辛、俄亥俄、哥伦比亚等大学,获教育学士及硕士学位。 1926年8月回...[详细]
王晓梅(1896—1968),永嘉永强(今属瓯海区)人。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毕业。曾任永嘉县第一、二小学和永强崇实小学教师及温州中学艺术教师。1918年起,连续在温中附小任教师、主任18年。1940年起协助叶氏三兄弟(希禹、希黎、希贤)创办三希小学并任校长达16年。 在温中附小期间,对教材、...[详细]
王雪莹(1901—1985),女,温岭县(今温岭市)箬横下墩村人。刻苦自学,考入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后入省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成绩优异。1935年,自费留学德国,就读于符兹堡大学药学院。1938年获药学博士学位。 1940年学成回国,拒绝为汉奸买办服务,先后担任杭州民生制药厂上海分厂厂长、上海...[详细]
王与(1261—1346),字与之,号正庵,元初永嘉人。少年时究心法律之学,20岁得部使者刘牧之推荐,为温州路功曹,升杭州路盐官州提控案牍。盐官州濒海,其地常遭海潮冲毁,裂陷数十里,当局竟延请张天师施符法镇压,置工程修复于不顾。与痛迷信之害,倡议迁移民居,重筑海堤,保护辖境,从此民得安居。后以劳...[详细]
王允初(1154—1214),字元甫,永嘉县楠溪人。北宋淳熙八年(1181)进士,初任南康(今江西九江市星子县)司户,为谢深甫赏识,荐为荆湖北路抚干,改任吴江县知县,因丁忧未赴。服除,调任余杭县知县,有政绩。开禧二年(1206)冬,升任荆湖北路德安府(今湖北省安陆县一带)通判,此时北伐失利,金兵...[详细]
吴百亨(1894—1973),祖籍乐清,出生于永嘉县城(今温州鹿城区)。少时仅在教会崇真小学读过三年书,后去农村替人牧牛,做帮工。17岁到温州普益药房当学徒,刻苦自学调剂学、药理学和外文等,得到晚清进士陈幼农的赏识,招为女婿。婚后由陈家资助3000元,在五马街开办百亨药房。7年中,积累资金万余元...[详细]
吴表臣(1084—1150),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人。少从周行己读书。北宋大观三年(1109),和兄鼎臣同中进士,擢通州司理,为知州陈瓘所器重。朱勔党羽待制盛章陷人于狱,表臣依法判释,有声于时。南宋建炎四年(1130)二月,高宗赵构自扬州逃抵温州,扈从乏人,御史中丞赵鼎推荐避难回乡之表臣、...[详细]
吴超徵(1905—1933),永嘉瓯渠人。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好学,尤爱武术。不仅文墨蔚然可观,而且拳法娴熟,技击、举重远胜常人。年弱冠,随祖父寓居平湖乍浦,朝夕习拳,武艺益进。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三期。次年6月参加省港--,队伍经过沙基遭到英驻军开枪射击,几及于难。8月黄埔军校毕业,派...[详细]
吴钟镕(1877—1926),字璧华,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官费留学日本,先后在早稻田大学、振武学堂学习语言和军事。三十一年回国完婚。翌年再次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专攻军事,宣统元年(1909)毕业。归国后应四川总督赵尔巽礼聘,入川督练新军,先后任兵备、参谋、教练...[详细]
夏鼐(1910—1985),字作铭,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出身商人家庭。1927年浙江省立十中初中部肄业,1930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附中高中部,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35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获考古学博士学位。1940年,曾在埃及开罗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1941年回国,先后任中央...[详细]
项骧(1880—1944),字传臣,号微尘,瑞安人。早岁就读瑞安方言馆,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二十九年冬,南洋公学发生-风潮,转入震旦学院。三十一年,在族叔项湘藻资助下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宣统元年(1909),清廷举办留学生考试,次年殿试,得第一...[详细]
夏廷耀(1895—1949),字雄尘,永嘉碧莲人。少时就读温州艺文学堂,1912年人北京税务专门学校,1915年毕业,以优良成绩被保送宁波海关工作。后调上海海关、长沙海关。1920年任杭州海关税务司帮办。1922年,调嘉兴海关,以作风正派,治事严谨升任代理副税务司,为我国海关史上第一个华人税务司...[详细]
谢铎(1435—1510),字鸣治,号方山,又号方石,太平县桃溪(今温岭市新建乡)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次年授编修。成化三年(1467),参修《英宗实录》。九年,受命校勘《通鉴纲目》,后升任侍讲。时值边警,呈《论西北备边事宜状》,指陈边防弊端,主张整饬边务,言辞中肯,...[详细]
谢庭循(1377—1452),名环,一名德怀,号乐静,以字行,永嘉鹤阳人。父时中,工画。庭循幼承家学,多才多艺。喜赋诗,清谨有文。师从陈叔起习画,以诗、书、画三绝名于时。明永乐(1403—1424)间,召入京师,供事内廷。宣德(1426—1435)间,入宫廷画院,授锦衣卫百户,未几升千户。常侍宣...[详细]
谢用卿(1898—1944),乳名瑞喜,字庆生,永嘉蓬溪村(今属东皋乡)人。1917年毕业于枫林高等小学,后在永嘉鹤盛、乐清卓屿等地任小学教员。是一位自学成材的语言文字学者,1927年9月,用乐清方言重新编译了同乡先辈谢文波以永嘉方言创编的《因音求字》一书,并用楷书抄写,石印发行。1929年上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