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高升 [公元1901年-1932年]

  • 雷高升(1901—1932),原名施德彰,瑞安马屿大南乡小垟村人。幼学艺于平阳城关和瑞安平民习艺所,后人温州光华布厂、鹿城布厂做工。1925年参加声援上海五卅运动,开展反帝-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推为永嘉县总工会主席。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温州独立支部遭破坏,改名雷高升并...[详细]

李超英 [公元1897年-1982年]

  • 李超英(1897—1982),又名德吉,曾用名李俊,永嘉港头(今属岩头镇)人。初就读浙江省立十中,1920年秋考入北京大学,毕业于经济系。在北大期间,参加五四运动,曾被派到武汉皮毛厂宣传马列主义和组织工人运动;1923年,与吴铸人、叶溯中、张淼等组织中山主义实践社,次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详细]

李得钊 [公元1905年-1936年]

  • 李得钊(1905—1936),又名德昭,字伯明,化名林志明,永嘉港头(今属岩头镇)人。少年就读岩头高等小学,1920年以优等成绩减免费进入温州艺文中学。1924年10月,首批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7月进上海大学,曾得到瞿秋白、恽代英、邓中夏等的教诲。同年冬,被党组织派到...[详细]

李价人 [公元1880年-1962年]

  • 李价人(1880—1962),原名国藩,又名维翰、维藩,乐清北阁村人。少年就读大荆印山书院,后入杭州讲武堂,继转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时成绩优良,留校任学生区队长。旋赴闽,在师长张贞部任团长。1922去广州。1925年,参加东征陈炯明,战斗中曾受伤。后受北伐军东路十七军军长曹万顺之委托,...[详细]

李毓蒙 [公元1891年-1961年]

  • 李毓蒙(1891—1961),字步号,瑞安东山乡(现属城关镇)车头村人。幼家境贫寒,13岁在瑞安城内学裁缝,26岁发明一台铁木弹棉机,不久在村里创办李毓蒙制造弹棉机器厂,从此结束裁缝生涯,专心致力于机械工业生产。1922年春,携机器和双麒麟牌商标图赴北京向中央农商部申请专利权和注册商标,获得照准...[详细]

林杞 [宋][公元1076年-1140年]

  • 林杞(1076—1140),字茂南,少名玉伟,平阳归仁乡三十九都(今泰顺泗溪)人。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历任常熟县尉、乌程(今湖州市)县令、诸王府教授、湖南提举。时金兵逼汴京,宋室危殆,杞曾同李纲率勤王师北上,未至,而京城已陷,徽、钦二帝被掳。康王即位后,历任湖南、福建转运判官。曾帮助...[详细]

林彬 [公元1893年-1958年]

  • 林彬(1893—1958),字佛性,乐清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历任地方法院检察官、推事,高等法院庭长、推事及最高法院审判官等职,曾先后主办曹锟贿选总统案和段祺瑞政府高级官员杀伤-学生案,守正不阿,不畏权势。 1927年,任国民政府法制局编审。次年冬,-成立后,任第一至第四届-,并兼任法制...[详细]

林大同 [公元1880年-1936年]

  • 林大同(1880—1936),字同庄,瑞安人。早丧父,赖二叔父抚养长大,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入上海南洋公学。二十九年三月东渡日本,入宏文书院普通科,后考入北海道帝国大学土木工程科。宣统元年(1909)毕业归国,在浙江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同年秋参加清廷留学生考试,中式工科举人。次年殿试一等,授...[详细]

林辉山 [公元1906年-1980年]

  • 林辉山(1906—1980),原名上听,化名飞山、苏岳,平阳赤溪圆潭村(今属苍南)人。 1933年春,同伴陈昌会从福鼎得悉南方成立“苏维埃”消息。即与陈等在家乡自制大刀,就地成立“苏维埃”。国民党平阳县政府派兵“清剿”,烧毁其住房,把其父亲抓去关了一年,并以500银元悬赏捉拿。同年7月,在福...[详细]

林梦龙 [清][公元1608年-1648年]

  • 林梦龙(1608—1648),字言臣,号纫斋,永嘉罗浮人。24岁入县学,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国事日非,居常怏怏,思有所为。十七年,京师破,唐王立于福州,召授内府中书舍人,上章数十,硕画危论,甚得唐王赏识,有《恩纶恭纪》以记其事。以兵部职方司主事奉敕湖广,策封楚府,又被命至绍兴联络鲁王...[详细]

林平海 [公元1903年-1928年]

  • 林平海(1903—1928),乳名唐弟,出生于永嘉昆阳乡赤岭村。1919年在温州艺文中学读书期间,受五四运动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最早5个党员之一。1925年,又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帮助组建国民党永嘉县党部,并在温州大公报社任助理、主任。1...[详细]

林去病 [公元1905年-1932年]

  • 林去病(1905—1932),原名宝康,字季平,去病由笔名成为常用名,瑞安城关西门街人。1919年7月考入瑞安中学。1922年夏毕业,应聘到温州大同女子小学任教,经常在《瓯海公报》和《新瓯潮》发表文章,揭露军阀黑暗统治。数月后由郑恻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冬,国民党永嘉县党部执委、《温州大公报...[详细]

林石 [宋][公元1004年-1101年]

  • 林石(1004—1101),字介夫,瑞安人。学者称塘岙先生。少从括苍管师常游。管是陈襄(古灵)的学生,反对王安石新学。林氏继其遗绪,不求仕进,以《春秋》学教授乡里,对永嘉学者周行己、许景衡等人颇有影响。周行己推崇其与程颐、吕大临等同为能传古道的学者。南宋陈傅良《新妇墓表》说:“熙宁、元丰年间,宋...[详细]

林损 [公元1890年-1940年]

  • 林损(1890—1940),字公铎,又字攻渎,瑞安人。少从舅父陈黻宸学习,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随舅父赴广州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曾在瑞安高等小学任教一年。宣统三年(1911)赴上海,任《黄报》,与黄兴、宋教仁等宣扬革命。1914年,任北京大学预科讲师,两年后续聘为国文系教授,与舅父陈黻...[详细]

林奕仙 [公元1879年-1969年]

  • 林奕仙(1879—1969),名艮贵,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市鹿城区)人。幼年从父学弈。清光绪十六年(1890),时年12岁,与当地高手陈笙作四局公开赛,三胜一平,称雄温州。15岁出游浙江、闽南各地所向披靡,誉满东南。1915年至上海,以压倒优势击败强手李志英,又与“扬州三杰”—王浩然、周焕文...[详细]

林尹 [公元1910年-1983年]

  • 林尹(1910—1983),字景伊,瑞安城关人。父辛、叔父损,均为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知名教授。林尹幼承家学,1925年,16岁即人北京大学国学系,从蕲春黄侃受业。1930年,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毕业后先任河北大学教授,讲授声韵学;后任金陵女子大学教授;1935年,任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详细]

林增志 [清][公元1593年-1667年]

  • 林增志(1593—1667),字任先,一字可任,号念庵,自署此山道人,瑞安人。其先福建莆田人,后徙浙江瑞安。事母以孝闻。明崇祯元年(1628)中进士,任蒲圻(今属湖北省)令,政尚廉静,每月讲学明伦堂,士风丕变,考绩异等,擢翰林编修,和黄道周、倪元璐友善。十年,选东宫讲读经筵讲官。十六年,任会试同...[详细]

李锐夫 [公元1903年-1987年]

  • 李锐夫(1903—1987),原名蕃,以字行,平阳项桥乡李家车村(今苍南钱库镇)人,自幼熟读经史,擅长书法。1925年中学毕业后,便立志攻读数学,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获学士学位,在江苏省立常州中学等校任数学教师。1934年起先后任广西大学、山东大学数学系讲师。1937年起任重庆大学数学...[详细]

李少和 [宋][公元930年-1021年]

  • 李少和(930—1021),名士扬,字性柔,少和为其别号,永嘉鲤溪乡人。北宋开宝年间(968—976)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后辞官回乡研习岐黄之术,行医治病,声誉颇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至乐清白石山,见玉甑峰拔地擎天,山幽洞邃,遂定居修身。淳化初年(990—994),宋太宗征召至京,询...[详细]

刘黻 [元][公元1217年-1276年]

  • 刘黻(1217—1276),字声伯,号蒙川,乐清人。南宋淳祐十年(1250)试入太学。次年,侍御史陈垓诬劾程公许,右正言蔡荣诬劾黄之纯,黻率同舍生伏阙上 书,论垓、荣专为朝廷去正人以成奸党之恶。痛言“其势必终于空国无君子,举朝无公论”。又上 书谏幸西太乙宫,提到“今五六十州安全者不能十数,败降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