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井夫,1922年生,山东苍山人,193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副厅级),正厅级政治生活待遇,副省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3月2日在海口逝世,享年94岁。...[详细]
张际鹏(1904-1970),醴陵人。黄埔军校毕业,历任第八十三师二四七旅副旅长、第十四军独立第五旅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四军八十五师参谋长、师长、第三十六集团军第十四军军长。1946年起任国防部第十一和第五战地视察组中将组长、第一兵团副司令官兼新编第十四军军长。1949年秋随程潜等在湖南...[详细]
张明,1917年11月生于四川省涪陵县北沙乡,1937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明同志1937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至1949年7月,历任抗大文化教员、指导员;华北抗日革命军第一旅兼冀鲁豫军区第五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党委副书记、三团政治委员、敌军工作团副团长;冀鲁豫行...[详细]
章尚忠,男,汉族,安徽铜陵县人,1921年7月出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10月参加工作,194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三支队救亡干训班学员、无为先锋乡乡长、华野支前司令部临沂兵站站长,芜湖市船管所股长、新芜路派出所所长,市委组织部组织员、副部长,市委党校校长、总...[详细]
【张思俊】(1908—2002年),原名张安应,南充县中和乡(今嘉陵区太和乡)松林湾人。民国18年,在南充县立中学读书,思想进步,由苏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在校内活动频繁,被校方当局嫌疑开除。1919年2月,受中共顺庆特区委派往南部县加强党务领导,在此期间发展了一批党员,参加发动组织升钟寺起...[详细]
张泽明(1940-),醴陵石亭人,技术少将军衔。长期从事航天发射工程和核试验工程的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并参加了多项重大国防工程项目,获多项国家、部委级科技进步奖。曾长期担任国防科工委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主持酒泉国家卫星发射中心载人发射场的工程设计,任系统总设计师。2003年成功放飞神州五号载人宇宙...[详细]
张治(1488-1550),字文邦,号龙湖,茶陵县秩堂人。茶陵四大学士之一。 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全国会试中名列第一,为会元,中该科进士,次年授翰林院庶吉士。嘉靖二十八年(1549)二月,晋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召入内阁,加官至太子太保。嘉靖二十九年十月十四日病卒,赠少保,谥文隐。 ...[详细]
赵伯华(1902—1941),原名唐英,又名唐荫,湖南零陵县人。出生于贫农家庭,自幼寄养在伯父家中,由于长期脱离父母,养成了处事深沉、豪爽、坚韧刚强的性格。年轻的赵伯华立志以身报国,1924年毅然离开家乡,到广州参加大元帅府军政部举办的讲武学校学习。1925年毕业,1926年在北伐军唐生智部队任...[详细]
【赵全英】(1915—1933),南充县金宝乡(今嘉陵区金宝镇)石马垭赵家沟人。民国20年(1931)初,进入七宝寺小学女子高小班读书。七宝寺高小当时是中共南充西区地下组织和南充中心县委的重要据点。赵全英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她常对同学说,我们女辈也应有所作为。同年,她由西区...[详细]
【赵完璧】(1904—1994),南充县大通乡(今嘉陵区大通镇)人。14岁时毕业于大通川主宫高等小学堂。自修一年后,考入南充建华中学。因对书画颇有志趣,又勤于练习,刻苦钻研,1925年考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国画系。毕业后,又向著名金陵书画家吴昌硕请教,并勤学篆书,颇有功底。返川后,他受聘为国立成都...[详细]
赵葆印,1922年10月出生,陕西高陵县人,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在陕西抗大八分校学习,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文书、干事、连指导员、营教导员、 科长、直工科长等职,1950年7月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任昭通县委书记、镇雄县委书记、巧家县委书记,昭通行署副专员,昭通地委副书记等职...[详细]
钟光仁(1894~1964),醴陵人。湖北武备学校毕业后,历任旅长、副师长、师长,曾率部围攻红军。1936年10月晋升陆军中将。1941年任苏浙皖游击指挥部第一挺进纵队司令。后去台湾。...[详细]
钟力生同志生平(1937-2009)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钟力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9月24日12时45分在郑州逝世,享年72岁。 钟力生同志1937年9月出生于湖南醴陵的一个农民家庭,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9月...[详细]
周崇傅(1830~1892年),今零陵区何仙观人。系明朝户部尚书周希圣第九世孙。光绪元年(1875年)大考,改官中书,旋以军咨祭酒,随左宗棠进军天山南北,收复新疆。光绪七年(1881年),又随左宗棠到江苏、沙丘江,整饬盐纲。左宗棠辞去两江总督后,他退归故里,被聘为蘋洲书院山长。新疆建省后,清廷又...[详细]
朱农,曾用名朱道义、孙兵,男,汉族,1917年9月出生,安徽省铜陵县栖凤乡朱家咀(现属铜陵市狮子山区西湖镇)人。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参加新四军第三支队救亡训练班学习,同年6月任中共铜陵县栖凤乡中心支部书记,9月任中共铜陵敌后中心区委书记,铜陵县委委员、组织部长。1940年...[详细]
蔡申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曾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起义部队师参谋长,红15军军长、4军10师师长、中共鄂豫皖军委副主席、彭杨军校校长、第25军军长等职。其革命生涯虽短暂但轰轰烈烈,成为了革命事业中永恒的丰碑。 1906年生,湖南省醴陵县人。 ...[详细]
蔡允恭,荆州江陵人。蔡大宝的侄子。有风采,善缀文。仕隋,历著作佐郎、起居舍人。炀帝属词赋,多令讽诵之。入唐,为文学馆学士。贞观初,除太子洗马。集二十卷,今存诗一首。...[详细]
陈于陛,字元忠,号玉垒山人(1543—1596),籍贯嘉陵区李渡镇阁老坟村,穆宗朝宰辅陈以勤的儿子,嘉靖二十二年(1543)生于京中府邸。陈于陛少时聪颖好学,才思敏捷,长进很快,17岁即进省乡试,未午脱稿,引起监考人的惊异,举第四名。隆庆二年(1568)进士第,对策高等,选翰林院庶吉士。隆庆六年...[详细]
东方朔(约公元前161—前87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神头)人。西汉著名文学家。与司马相如同时,以辞赋著称。 东方朔少失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汉武帝初即位,即罢斥诸子百家,独尊儒学,并诏令天下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应诏至长安上 书自荐,在《应诏上 书》中,毫不客气地述说了他的家世和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