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吉连(1916—)湖南省茶陵县严塘镇梅田村人。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独立第一师司令部宣传员,红八军第二十二师保卫局科员、营特派员,红六军团保卫局科员、电台报务员,第六师电台报务员,红三十军电台分队长。...[详细]
颜景伦(1908—1941)苍山县后芦柞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开始组建抗日武装。后任八路军沂河支队独立一团团长。1941年10月,日军对鲁南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率部掩护三地委和临沂县党政机关突围时牺牲。...[详细]
尹平 (1963~) 湖北江陵人。198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绿风》诗刊,新疆石河子市121团农场挂职宣传科长,石河子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新疆石河子市文联副主席,石河子市政协秘书长、副主席。中国作协石河子生活创作基地主任,艾青诗歌馆馆长。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报告...[详细]
易照峰 (1933~2010.7.11) 湖南醴陵人。1949年考入军政大学二分校。1950年在贵州军区独立团宣传队任创作员,1951年任贵州军区保卫干部训练班学员,后任贵州军区警卫团见习保卫干事,遵义军分区湘潭县公安队147团见习保卫干事、文化教员、宣传干事等。1958年转业到贵州省农林干...[详细]
郁笛 (1964~) 原名张纪保。山东苍山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1983年入伍进疆,1995年退出现役。先后在兵团日报社做、记者十余年,现供职于《绿洲》文学杂志社,任副主编。新疆兵团作协秘书长。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远去的鸟》、《热...[详细]
余上沅 (1897~1970) 湖北江陵人。民盟成员。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曾在美国卡内基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留学。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专戏剧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南京戏剧专科学校校长、教授,沪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校戏文系教授。1922年...[详细]
于腾(1832—1890)郯城县寨子村(今属苍山县)人。官至代理成都知府。幼时家贫,给人放猪。每经村塾,总喜欢在窗外听先生讲课,久之,能诵。塾师董继志一向爱惜人才,见于腾聪敏好学,便让其免费参加学习,还时常给以资助。从此,他发愤读书,考中举人、进士,先后任四川宜宾、铜梁县知县,代理成都知府。他政...[详细]
俞瀔(生卒年不详),字锦泉,一字水文,号音隐。清初泰州名士。以廪生膺岁候选中书,著有《流香阁诗词》。俞瀔出身簪缨世家,筑有渔壮园,交游很广,冒襄、邓汉仪、黄云、孔尚任等都是座上常客。又精通音律,家中有一百余人的女乐部,常为宾客演奏歌舞,孔尚任称“俞君声伎甲江南”。俞瀔还率领乐部到扬州、兴化等地演...[详细]
张殿骝(1880—1952)字骏皆,号梦鹤,晚年改号佛航,并以“红蕉籍主”为号。乐陵县王程站村(今属乐陵市)人。诗人。1915年至北京任教,课余为北京《东方快报》《小实报》《新生报》等报刊撰稿,并为《晨报》特邀撰稿员。1933年,宋哲元指挥二十九军大刀队在喜峰口对日血战,张殿骝撰文赞颂,并写《大...[详细]
张汉卿 (1917—1943)化名余志远。乐陵市杨家乡邸家村人。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任乐陵县抗日民主政府财政科长。1941年1月任乐陵县县长兼县独立营营长。1942年底,被冀鲁边区战时行政委员会评为“模范县长”。1943年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详细]
张苇村 (1897—1935)名航海,又名大成,字苇村。临沂县卞庄镇(今属苍山县)人。17岁入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到郯城县立高等小学任司事(事务员) 兼教音乐。1921年考入山东省立医科专门学校。翌年,山东省学生联合会改选时被推选为代表。不久,当选为省学生联合会会长。1923年代表山...[详细]
张行 (1932~) 笔名行之。重庆涪陵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四川省涪陵农校。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战士、科长、团政委,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中国作协甘肃分会第二届理事。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血泊火海》,长篇传记文学《杨开慧》(...[详细]
张友松 (1903~1995) 原名张鹏,湖南醴陵人。民盟成员。北京大学英文系肄业。曾任上海北新书局。创办春潮书局,任经理兼。建国后,任《中国建设》。晚年移居成都。译有《荒岛探宝记》(即《金银岛》)、《茵梦湖》、《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初恋》、《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汤姆索亚历险记》...[详细]
赵斌(1917—1939)字杰三。苍山县河头村人。193 8年5月参加临郯青年救国团,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秋当选为中共临郯县委委员,任青年部长、青年抗日救国团组织部副部长兼临郯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会长。1939年11月20日晚,敌人向中共临郯县委驻地涌泉一带“扫荡”,赵斌带领青救团警卫...[详细]
赵明新(1914—1967)字杏村。乐陵县古楼张村(今属乐陵市)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任天津团市委宣传部长和青工部长。同年8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1935年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中共山东省委特派员、济南市委书记、鲁北特委宣传部长和清河特委委员、宣传部长。后...[详细]
赵廷海(1913—1981)苍山县下村人。1943年担任本村村长。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村党支部书记。1951年,组织群众成立互助组。同年冬,领导建立起苍山县最早的一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转为“前进农林牧高级生产合作社”,他连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1958年改任下村人民公社副社...[详细]
周喆(1921~1942),女。湖南醴陵人。烈士。学生出身,中共党员。参加革命后随新四军到皖南,在南陵县的三星、童村街一带搞-工作,后任南陵县委妇女部长,民国29年(1940年)曾在长滆地区工作。民国30年调至江宁,任江句县委组织部长。此时,日伪军正在江宁到处设立据点,频繁进行扫荡,她为了开展工...[详细]
周佛海,原名明繁,字子美,五都(今凉水井镇)人。清光绪二十三年,生于福建省莆田县其父任所。光绪三十三年父逝,随母迁回窝溪。 民国6年(1917)5月,因闹 ,周被沅陵第八联合中学开除,便东渡日本留学。民国9年暑假,回国探亲,经人介绍,结识陈独秀等,在上海参加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作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