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昭元 (1949~) 笔名微雨。安徽枞阳人。中共党员。1977年毕业于安徽劳动大学政治系。历任池州地委宣传部理论科员,安庆市委宣传部科员,安庆市委秘书,安庆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池州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部长,池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安徽省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详细]
缪袭(186—245年),字熙伯,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三国魏文学家。 缪袭家世、生平,史籍记载甚为简略。只知他的父亲缪斐(字文雅)是汉末名儒,“该览经传,事亲色养”(《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注引《先贤行状》),朝廷征为博士、六辟公府,皆未赴职,是一位淡于名利、终身不仕的隐...[详细]
萧诚(生卒年不详),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他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他还是一个善于制造斑纹纸的专家。 萧诚是南朝萧梁的后裔,并受其祖上的影响。萧诚起家奉礼郎,官至右司员外郎,是一个品级不太大的京官。在为官期间,萧诚颇有声望。 萧诚多才多艺,擅文墨,而且是一个很认真的封建文人。他...[详细]
晓凡 (1937~) 原名范长钰。山东乐陵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沈阳第一机器厂技校。历任沈阳重型机器厂工人、干部,《当代诗歌》月刊主编,《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主编,辽宁省作协专业作家,-书记、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顾问。辽宁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辽宁省政协委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辽宁新诗...[详细]
萧悦(生卒年不详),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唐代中期著名的画家。 萧悦在唐朝官协律郎。这是太常寺的一名小官。太常寺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协律郎系正8品以上,掌和律吕,也就是负责组织在祭祀和节庆仪式中演奏的乐曲。 关于他的生平事迹,除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中有些描述外,其他目前尚无所...[详细]
谢家贵 (1962~) 原名谢鸿君,笔名谢佳佳、家鬼。苗族。湖南沅陵人。中共党员。2004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历任沅陵县池坪乡谢村村委会干部,新疆兵团农3师43团宣传干事,农3师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干事、副主任、主任科员,农3师图木舒克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市文物局局长,兵团文联委员、...[详细]
邢军纪 (1952~) 笔名沉钟、钟秋。河南漯河人。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干事、教员。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军事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详细]
徐蕃(1463~1530),字宣之,号北屏。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年)出生。泰州人。明贤臣。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乞养归家,后选为南京礼科给事中。明武宗嗣位,恢复孝宗时所裁汰的各种冗费,徐蕃等人力争不可,未被采纳。又上疏抨弹刘瑾,被逮捕械系至京,几乎受廷杖而死,削籍为民放还。刘瑾伏诛后,...[详细]
薛汉三(1915—1943)原名薛士杰。乐陵市城关镇东关人。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后,曾任乐陵县动委会主任、区长、区委书记等职。1939年10月任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后相继任中共匡五县(今陵县)县委书记、冀鲁边区二地委除奸部部长等职。1943年春,回新海...[详细]
许发祥(1912—1946)乐陵市铁营乡小许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兄弟5人先后参加抗日部队, 获乐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授予的“一家五英雄”称号。曾任临邑县县长等职。1946年被还乡团杀害于临邑。 ...[详细]
许福芦 (1956~) 笔名阿福。安徽南陵人。中共党员。199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1974年应征入伍,历任炮-士、班长、排长,团司令部作训参谋,师特务连政治指导员,市人武部秘书,军分区新闻干事,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员队长、教员,学院教务处处长、文化管理系主任。1989...[详细]
许丽晴 (1964~) 女。江苏泰州人。中共党员。1983年参加工作,历任江苏泰州市--办公室秘书,市-城中派出所副所长,南京市-热河路派出所民警,江苏省司法厅机关党委秘书,省司法厅干部处副科长、科长,江苏省律师协会副秘书长,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公安厅...[详细]
许润泉 (1938~) 笔名白水。江苏泰州人。1963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历任湖北黄梅县干校教师,江苏东台唐洋中学教师,泰县姜埝二中教师,《盐阜大众报》,盐城师专教师,泰州市文联,泰州市报社科长,主任。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第二、三届理事。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详细]
杨晋昌(1918—1942)苍山县庄坞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多次立功。1942年8月3日,驻守在甲子山区(日照与莒南县交界处)原国民党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一一师官兵,在师长常恩多的带领下举行了“八三”起义。该师三三一旅顽固派旅长孙焕彩,乘机纠集旧部与顽匪李延修、朱信斋相勾结,抢占甲子山营地,妄...[详细]
杨鸣皋(1920—1974)苍山县庄坞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其所在部队由地方武装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教五旅,转战鲁南、滨北和胶东地区。后任武汉空军某团团长、武汉空军政治部直工部主任。1974年病故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详细]
杨清法(1886—1941)苍山县扶丘村人。1929年参加农民协会。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投身抗日,历任边联县农救会副会长、会长,被鲁南区党委誉为“农救会模范”。1941年10月27日,国民党军六八三团对鲁南区党委所在地银厂村进行突然袭击。区党委机关以及边联县机关的部分人员同时被包...[详细]
杨人楩(1903.6.29-1973.9.15) 字萝蔓,或作洛漫、洛曼,笔名骆迈。湖南省醴陵县人。历史学家。 1922年毕业于长沙长郡中学,192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1926年毕业后先后任教于长沙郡中学、上海暨南大学附中、福建泉州黎明中学、江苏苏州中学等校教员,主要讲授外...[详细]
杨庭芸(1888—1968)苍山县庄坞村人。“七七”事变后组织武装,自任团长,其队伍被习称为“杨团”。后所部被改编为八路军东进支队四大队。1941年10月日军“扫荡”鲁南,其家人被俘,日伪诱逼其部改编为“剿共团”。1944年4月在中共教育下率部起义,任山东军区警备九旅十七团团长。新中国建立后任省...[详细]
杨永年 (1943~) 四川涪陵人。历任国内,香港文汇报西南办事处副主任,高级记者。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三部、散文集一部、报告文学集一部、散文集一部、摄影集一部等。同年(公元1943年)出生的名人: 杨闻宇 陕西省西安 杨眉 湖北省宜昌市 杨守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