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庆德(1919—1948)苍山县沙埠西村人。1938年春参加临郯青救团,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任华野三纵八师二十三团一营教导员。翌年3月在洛阳战役中壮烈牺牲。战后,被三纵追授“战斗英雄”称号。经历历史事件: 洛阳战役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刘天祥 (191...[详细]
尚云祥(1864—1937),字霁亭,山东乐陵县寨头堡乡尚庄人。自幼习武,精通功力拳,尤精形意拳,后为形意拳名家之一。有“铁脚佛”之称。其武功蜚声中外,国外有载,国内戏剧、小说、传记均有记载。 尚派形意拳,是以清末民国初期我国形意名家,山东乐陵人尚云祥先生传授与演练的形意拳而命名。他的弟子与...[详细]
宋建谋(1900—1931)字献廷。德县人,今属陵县人。1924年春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同年7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春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12月底,组织宋集及周围村庄农民偕同当时进步团体发动了陵县农民-。-失败后,被抄家、关押。获释后,于1931年7月病逝于家中。 ...[详细]
宋敏(1912—1977)女。苍山县人。1941年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任济南火柴厂托儿所所长, 被职工誉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妈妈” 。1959年被省人委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 ...[详细]
宋畔池(1904—1977)乐陵县(今乐陵市)人。早年曾任小学教师。193 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任宁津县独立营副营长。后任冀鲁边区五支队二营连长。1940年任陕北营副营长。1941年7月任长清县独立营营长、峰山县大队大队长等职。1945年8月任第二野战军七纵十九旅五十七团团长。 195...[详细]
宋荣文(1911—1938)又名荣蓉、荣闻。苍山县白山村人。其父宋宜安大革命时期参加农民协会,是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党组织领导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参加苍山-。1937年参加抗日民族解放促进委员会。1938年初参加临郯抗日救国团, 春转入临郯青年抗日义勇队,任一中队队长。6月任边...[详细]
宋宜安 (1887—1973)苍山县东白山村人。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长子、 次子也于翌年加入共产党。1933年7月在苍山-中他任西路指挥。1938年9月, 其次子牺牲后,又送小女参加八路军,妻子、儿媳也参加革命。1940年1月任讨顽副总指挥,率21个自卫团摧毁制造管流庄惨案的顽固派县...[详细]
唐志契(1579~1651),字玄生,又字敷五。明万历七年(1579年)出生。泰州人。山水画家,与弟志尹、侄日昌均以画著称,时人称为“三唐”。唐志契童年即爱好绘画,无师自学。后来常游览名山大川,经日坐卧观赏,因此画笔清远有元人遗风。传世作品有清顺治五年(1648年)所作《溪声图》扇面等。平生精研...[详细]
田英 (1912—1933)苍山县人。15岁起给地主扛活。193 1年在当地小学当校工。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任中共郯城县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1933年参加苍山-,任大队长兼第一中队长。-失败后,在金乡县花鱼集以做生意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同年秋被捕,10月被敌人杀害。 ...[详细]
万春圃(1881—1972)字鸿源。苍山县大炉村人。家中拥有200多亩良田和500多亩山场。20世纪20年代初在本村组织民团,担任临沂县第七区联庄会会长。30年代初,倡议办小学,受教师、共产党员聂立人、聂益人的教育和影响,倾向革命。1933年,中共临郯县委领导的“苍山-”失败,国民党临沂县当局密...[详细]
王俊峰(1909—1939)又名王玉岭、王华坤。乐陵县(今乐陵市) 人。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乐陵北部、盐山南部组建工委,任工委书记。1937年7月后, 任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九路政委,冀鲁边区第六专署锄奸部长、地委秘书等职。1939年初,任中共盐山县委书记。同年2月26日,在...[详细]
王墨山(1911—1979)苍山县人。1935年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学习。1938年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办事处副主任、沛滕边县县长、临城县长、华东三纵后勤处长、临安军分区副司令员,军委后勤学院科学研究部技术研究室主任、副部长,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副参...[详细]
王芗南(1904—1972)苍山县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临郯费峄县边联区联合办事处交际科长、四县边联特务营长、四县边联游击队第一大队队长、兰陵办事处主任、山东军区警备九旅营长、铜山县军事部长、赵县县长,上海农场管理局管理处处长、科研室主任等职。 ...[详细]
王嵎生 (1929~) 笔名柳村。安徽南陵人。中共党员。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系肄业,195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同年入外交部,历任新闻司处长,驻外大使,中国APEC高官,外交部特邀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南开大学教授,外交笔会国际时评小组成员,国际评论自由撰稿人。19...[详细]
王思衍(1866—1938)字仲蕃,号源亭、亦嚣子。苍山县兰陵镇人。诗人,书法家。20岁以诗名领沂州府“四才子”之首。1898年中进士。官至刑部主事。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他对慈禧太后放弃国都深为不满,未随“驾”西逃,愤归故乡。事后朝廷征召入京补写被侵略军捣毁的宫廷匾额,留任旧职。1910...[详细]
万国英(1920—1939)苍山县上大炉村人。1938年春其父万春圃毁家纾难,起兵抗日,他随父从戎。参加革命1年,3次被评为战斗模范。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连指导员。1938年10月,日军侵占边联县中心车辋村,构筑工事,安设据点。中共鲁南特委决定采取围困战术,迫敌撤退,在撤退时予以歼灭。12...[详细]
魏方林(1910—1940)乐陵市杨盘镇杨盘村人。中共党员。1937年秋任宁津县二区动委会主任。后任振华县县委秘书、县长等职。1940年,带领县大队执行任务时,被敌包围,弹尽投井殉国。 ...[详细]
吴笛 (1954~) 安徽铜陵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1977年参加工作。历任安徽师大外语系教师,杭州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访问学者,杭州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浙大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1980年开始发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