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勖 [公元1902年-1971年]

  • 李相勖(1902——1971),幼名默如,今官埠桥镇人。相勖出生贫农家庭,父德元务农为业。相勖幼时为人放牛,时过某私塾门前,聆听学生的读书声,即能背诵原文。族人李德膏知而奇之,即招到其家,与其子相钰、女相珏同师共读。时相勖年11岁,不多年斐然成材。德膏命其侄相因率领相钰、相勖入清华大学附中,后升...[详细]

李相符 [公元1907年-1963年]

  • 李相符(1907——1963),今官埠桥镇人。16岁在桐城中学读书,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而被开除,后转入芜湖第二农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入山东农业专科学校深造。民国14年(1925年)2月,相符同王步文等人留学日本帝国大学。次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共旅日特别支部活动。留日期间,他不断地与西巢鸭...[详细]

李振亚 [公元1888年-1971年]

  • 李振亚(1888-1971),南陵县弋江镇湾溪人,李兄妹四人,他排行第三,四岁时不幸丧父。十岁入私塾,十八岁离乡辞母去南京入上江公学,旋转江南实业学堂,毕业后,复入西江高级师范,二十二岁学成毕业。适逢黄花岗起义失败,使李悟出非武力不能推翻帝制,遂毅然入南洋陆军讲武学堂学习军事,此间,加入孙中山先...[详细]

李宗传 [清]

  • 李宗传,字孝曾,号海,今白湖乡龙城村人。12岁因家难,随父迁居庐江,先从伯父李仙枝读书,后师事姚鼐,擅长诗歌古文。父常教训:“儿他日居官,有不廉者,非吾之子矣!”嘉庆三年(1798年)举人,历任浙江省丽水、平湖、瑞安、建德、平阳等县知县,补上虞知县。每上任即访贫问苦,打击豪强,平反冤案,不忘父亲...[详细]

吕岱 [三国][公元161年-256年]

  • 吕岱(161-256年),字定公。广陵郡海陵(今泰州市)人。东吴名将。原为郡县业吏,汉末避乱渡江。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孙权拜为录事,不久补余姚长。建安八年,吕合、秦狼在会稽东冶等五县率众起事,吕岱为督军校尉,会同蒋钦率部镇压,以功拜昭信中郎将。 建安二十年(215年)春,督率十将随吕...[详细]

马筠 [唐]

  • 马筠是马正的父亲,马元丰的祖父,马殷的曾祖父。 927年,马殷在潭州建立南楚,他被尊为国王,谥号文肃王 。...[详细]

马存 [五代十国]

  • 马存,十国时楚天策府右相,开平四年(910)任职。武穆王马殷弟。从马殷征讨,积功至永州刺史。开平初,知桂州事。已而开天策府,以为右相。未几,领永顺军节度使。后数年,攻吴上高,俘获有功。无何,卒。...[详细]

马天宇 [北京电影学院]

  • 马天宇(Ray Ma),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1986年7月12日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 2006年,参加“加油!好男儿”获得武汉赛区冠军、全国总决赛第六名、全国网络人气冠军,正式出道 。 2007年,发行个人首张专辑《宇光十色》 ,获得亚太音乐榜唱片中国大陆...[详细]

马希萼 [五代十国][公元900年-953年,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五代楚王]

  • 马希萼(900——953)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声、马希范之弟,马希广之兄。马希范在位时任武贞(武平)节度使,镇守朗州(今湖南常德)。 起兵夺位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因而马希广、希萼之弟马希...[详细]

马希杲 [五代十国][?-945年]

  • 马希杲(?-945年),马楚武穆王马殷之子,排行不详。 马希杲在马希范在位时为静江节度使、同平章事。在桂州深得民心,监军裴仁煦多次诬陷马希杲。马希范在南汉入侵蒙州、桂州时,亲自到桂州。马希杲和母亲华夫人亲自到全益岭迎接马希范。马希范后来把马希杲改到朗州,还是领静江节度使,加侍中。马希杲在朗州...[详细]

马希崇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六代楚王]

  • 马希崇,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声、马希范、马希萼、马希广之弟。马希广在位时于天策上将府任天策左司马之职。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因而马希崇就以马希广之继位违反父亲兄终弟及的遗命挑拨马希...[详细]

马希范 [五代十国][公元899年-947年,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三代楚王(932-947年)]

  • 马希范(899年—947年),字宝规,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武穆王马殷弟四子 ,衡阳王马希声异母弟,母陈氏,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在位16年(932-947年)。 马希范初任镇南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范继位。在位前期,平定叛乱,招降彭士愁。后期时,多次剥削人民...[详细]

马希广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四任楚王]

  • 马希广,字德丕,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范一母同胞之弟,个性谨慎温顺,马希范对他疼爱有加。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后汉封马希广天策上将军、楚王,因而马希广、马希萼之弟马希崇就以马希广之继位违反父亲兄终弟...[详细]

马希声 [五代十国][公元898年-932年,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二任君主(930年―932)]

  • 马希声(898―932年8月15日),字若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武穆王马殷次子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二任君主,930年―932年在位。 马殷在位时任武安节度副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马殷去世,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称藩镇。后唐则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长兴三...[详细]

马希旺 [五代十国]

  • 马希旺,五代十国时南楚人,系南楚武穆王马殷第三子,母袁德妃,曾任亲从都指挥使,后为其兄马希声幽禁,郁郁而殁。 马殷(公元852~930年),字霸图,上蔡人,公元907-930年在位,后唐天成五年(930)病卒。终年79岁,葬于衡州(今衡阳市区附近),史称武穆王。汉族。原籍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详细]

马希瞻 [五代十国][?-949年]

  • 马希瞻(?-949年),马楚武穆王马殷庶子。 天成三年(928年)当袁诠的监军,在刘郎洑击败荆南军队。后来为静江军节度副使。他的两个哥哥马希广、马希萼争位,他多次劝谏,继而痛哭,二王不从。马希瞻知道楚国必亡,不胜其忧愁,949年,后背发疽而亡。...[详细]

马希振 [五代十国][?-930年]

  • 马希振(?-930年代),马楚武穆王马殷之嫡长子,母亲马殷夫人(姓名不详),马希声同母弟。 马希振官至武顺节度使,加侍中。马希振还喜欢写诗,和僧人虚中一起唱和“嘉鱼在深处,幽鸟多立时”。马殷宠爱袁德妃,以袁德妃的儿子马希声为世子。马希振辞官为道士,清泰年间去世,葬在长沙陶浦,有石碣“乱石之壤...[详细]

马元丰 [唐]

  • 马元丰,唐朝末年许州鄢陵人,为许州平民,是马殷的父亲。 927年,马殷在潭州建立南楚,他被尊为国王,谥号景庄王 。...[详细]

马正 [唐]

  • 马正,唐朝末年许州鄢陵人,为许州平民,是马元丰的父亲,马殷的祖父。 927年,马殷在潭州建立南楚,他被尊为国王,谥号庄穆王。...[详细]

鹏武 [公元1906年-1930年]

  • 鹏武(1906一1930),今金社乡十字路庄人。鹏武出生佃农家庭,由于地主重租高利的盘剥,其母携儿带女乞讨度命。少年的鹏武长年脸黄肌瘦,披巾挂片,赤脚裸腿,忍受着饥寒的无情折磨。鹏武自幼聪明伶俐,受父母的笃爱。其父不忍心让孩子再走终年勤劳难得一饱的道路,决心借债供其读书,求得一条出路。鹏武年龄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