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作善(1917—1979)莒南县上大兰沟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带头办互助组,带领群众翻地整土,栽种枣树,嫁接柿树,并兴修水利,明显改善了生产条件。 1951年2月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1956年后任副区长、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继续带领群众治山治水,建成长15公里的九岭...[详细]
薛汉鼎(1914—1968)莒南县大薛家村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抗大四期学习。结业后先到新疆工作,1946年后回山东工作,1949年9月南下云南工作。“文革”前后任曲靖地委副书记、专署专员。“文革”中被破孩致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组织为其昭雪。 ...[详细]
薛翰亭(1911—1959)名彦林,字翰亭。莒县夏庄镇薛家石岭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莒县第七区区长、莒中行署民政科科长,莒临县抗日武装大队长、县长,行署秘书长、新海连市市长、山东治淮指挥部政治部党组书记、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 在治淮期间, 指挥有方,带领民工完成土方4827万立方米...[详细]
许继祥(1934—1971)莒南县许家黄庄人。1955年参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退役后不久即到路镇机械厂任车间主任。带领工友改制成功新式步犁和三腿木耧。1959年被评为山东省工交基建积极分子。 ...[详细]
徐泰贞(1884—1959),字干卿,莒南县壮岗镇大莲花汪村人。1893年入读塾师。1907年考入山东省立临沂师范,是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因鼓动学生闹学潮被清政府所通辑,被迫逃往泰安、日照等地。1911年辛亥革命后,重返学校,并于当年毕业。毕业后即返回家乡,输资办学。1934年开始与谢辉等...[详细]
徐现彬 (1968~) 笔名蓝野。山东莒县人。1983年应征入伍,1988年退伍后任职于地方乡镇党委、市文联。现居北京。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回音书》,并选入“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诗作曾获《星星》诗刊奖。同年(公元1968年)出生的名人: 徐苏...[详细]
杨洪举(1927—1984)莒县棋山镇杨家寨村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高级农业社副社长,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整土治水,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建立果园,兴办工副业项目;改造校舍,发展教育。被村民称为“老黄牛”。1963年,被授予“山东省农业劳模”称号。 ...[详细]
杨泮芹(1904—1983)莒南县十字路二村人。1954年任县联社铁工厂技术员,先后研制出既省工省料又使用方便的手摇水车、适用山地作业的山地车、双刃和单刃的手摇地瓜切片机等。1958年被省科协聘为特邀研究员。1959—1960年,两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详细]
严立乾(1926—1978)莒县后梭庄人。1946年7月参加革命,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2月任莒南县委副书记后,善于调查研究,注重抓点带面,使全县相继出现了一批省级以上农业先进典型。1957年11月,出席了山东省第三届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1959年任莒南县委书记后,将厉家...[详细]
尹次芬(1911—1979)原名庭芳,化名苏光。莒县小店镇前山头渊村人。1938年2月入党, 先后任连指导员,莒临边县、郯城县、莒北县-长、滨海专署-科长、山东省公安厅科长、上海市公安分局局长、浦东区政法部部长、普陀区人民法院院长等职。1979年病故。 ...[详细]
尹德发 (1921—1950)莒南县尹家庄人。1944年3月参军,1945年10月随部队赴东北。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作战勇猛,先后3次荣立大功。1949年1月在攻打天津时,曾只身穿越大桥送0包,被一一二师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10月任连长,11月24日,在朝鲜平安道价川...[详细]
于产 (1920~1996) 曾用名于士奇、于立生,笔名于土。山东莒县人。中共党员。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国文学系,翌年参加革命。1946年起长期在中央机关从事外交工作。历任中共代表团外事委员会成员(和谈时期),中国驻中东、西亚、非洲各国大使馆外交部巡视专员,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一等秘...[详细]
于成全 (1938~) 笔名禹泉。山东莒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历任《辽宁文艺》月刊负责人,《鸭绿江》文学月刊副主编、主编,《文学大观》月刊主编,编审。辽宁省作协第三、四、五届理事,辽宁省通俗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期刊学会理事。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详细]
于冠西 (1922~2002) 笔名冠西。山东莒县人。中共党员。肄业于临沂师范。1938年参加工作。历任山东省青年干部训练班指导员,蒙阴县青委宣传部长,抗大一分校《战旗报》,山东《大众日报》特派记者、副总,山东大学中文系新闻班教师,浙江日报社社长兼总,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人大常委,高...[详细]
张富厚(1920—1969)莒南县赵家村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春任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闸山沟、筑水坝、深翻土地,改善了生产条件。1963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 ...[详细]
张庆坤(1913—1973)莒南县东赤石沟村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即组织互助组, 带领群众打井,解决了全村用水困难。翌年1月被评为滨海区劳动模范。后到供销社工作。1951年出席山东省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2年回乡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兴修水利,改土整地2100余亩。 ...[详细]
张相禄 (1888—1942)莒县夏庄镇张家抱虎村人。革命烈士。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村农救会长、党支部书记。抗战期间他率先将两个儿子送到部队抗击日本侵略军。1941年秋,日军在莒县夏庄、李家官庄等地设立据点。张相禄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反“扫荡”斗争,将粮食和战备物资转移到安全地方。...[详细]
张秀菊(1903—1980)女。莒南县曹家庄子村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942年,担任村妇救会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她自动送长子薛希俊参加八路军, 并带动7名青年报了名。她经常组织全村妇女日夜缝军衣、做军鞋、碾米、磨面、 烙煎饼,慰劳八路军。1944年,响应民主政府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详细]
赵安甫(1912—1977)又名福全。莒县小店镇吕家崮西村人。烈士。1938年参加莒县抗日游击队。 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组织科长、团政委、南昌人民警察总队政委等职。先后立功4次。1977年病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