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青林(1885—1963)莒南县安前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代理区长。 战争年代,他先后送3子2女参加八路军。1945年2月,当选为县参议会参议长。翌年1月,响应滨海地委精兵简政的号召,带头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详细]
纪遵秤(1892—1941)又名纪恕,字心如。莒南县庞疃村人。自幼读私塾,后经商,“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8月,带领子女、侄子5人参加八路军。入伍后拉起一支200多人的抗日队伍。1940年9月任山东纵队二旅五团独立第四营营长。11月任临沂抗日民主政府五区(板泉)区长,12月加入...[详细]
来为民(1910—1981)原名逢均,字伯衡。莒县夏庄镇-子村人。1938年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地委秘书长。1949年过江南下后,先后任水产部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等职,是广东省第四届政协委员。1981年6月病逝于广州。 ...[详细]
李高朋(1915—1947)莒南县东崖上村人。1941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4年4月立大功1次。1945年10月任突击队分队长,战斗中再立大功。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月任排长。6月,在高密战斗中,十九团给他记大功,并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是年,攻打胶县城前夕化装侦察立二等功。1947...[详细]
李辑五(1911—1982)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石头村人。1938年10月入党,同年参加革命。先后任日照县委职工部长,莒中、莒南、赣榆县职工会长等职。他每到一处, 就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 深入敌后,破坏敌人的电话线路和公路等。1948年2月随军南下, 任桐柏三地委组织科长、新野县委书记。曾任广...[详细]
林守俭 (1920—1947)莒南县渊子崖村人。1942年8月参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10月赴东北,任民主联军一纵二师四团连指导员。身先士卒,作战英勇,先后两次立大功。1947年在两半屯战斗中牺牲。 ...[详细]
李树信(1926—1979)莒南县后李家白龙汪村人。革命烈士。1943年到沭水县板泉区(今属莒南县) 抗日民主政府做青年工作。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2月被选调到大别山区工作。11月,参加淮海战役,曾受到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表彰。1949年渡江战役后,相继在湖北宜昌市-和海南岛海...[详细]
刘永良(1891—1976)莒南县聚将台村人。1940年,他送长子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又将17岁的次子送到区中队。在1946年他动员三儿子首先报名参军,还劝说刚结婚十几天的三儿媳支持丈夫参军。长子和次子牺牲,他强忍悲痛,和儿媳们一起碾米磨面支前,并动员两个儿媳先后改嫁。1950年,三儿子又牺牲在朝...[详细]
李文才,1923年出生于山东省莒南县一个雇农家庭。从小父母双亡,长年累月给地主当长工,受尽了人间的欺凌和破孩。1943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来到莒南县,李文才报名参军,被编入万毅师。到了部队,在-和战友们的关怀下,受尽苦难的李文才真好像到了自己的家,回到了父母身边一样。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倾注在他所在的...[详细]
李义丰 (1911—1968)莒南县石泉湖村人。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出身贫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农救会会长。1944年,任村各界救国联合会会长。翌年任村支部书记。曾带领民工支援甲子山区反顽斗争和孟良崮战役。从1943年起,带头组织变工组,坚持走“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道路。石泉湖村当...[详细]
厉月坤(1923—1976)莒南县厉家寨村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村支部书记。1951年任厉家寨乡乡长。翌年,在厉月举的互助组搞小麦丰产试验,亩产300多公斤。 1955年组织群众凿通厉家寨东岭、小岭等,修建塘坝,迫使竖水横流。翌年任朱芦区副区长。1957年参加中央赴朝慰问团访问朝鲜...[详细]
卢兼三(1905—1985)名效周,字兼三。莒县小店镇卢家孟堰村人。1925年毕业于莒县师范讲习所。1933年创办青岛崂山初小班。1941年调任滨海专区参议会秘书。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滨海公学总务主任、滨海工委委员,1951年任曲阜师范学校副校长。1985年病逝。 ...[详细]
罗仲选 (1906—1942)又名贤敬。莒县城阳镇大果街人。革命烈士。1937年8月,参加“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排长、连长等职务。1940年调任山东纵队二旅六团二营副营长。自此率部转战于赣榆、日照、莒县等地,当地百姓称所率连为“神兵连”。1942年1月在与日伪军作战中...[详细]
马跃崙(1912—1969)原名永祥,字善久。莒县小店镇吕家崮西村人。1938年1月自发组织起30余人的抗日游击队, 后被国民政府收编,先后任中队长和营长。1940年5月, 率部起义,先后任八路军驻莒独立团团长、莒中县长、滨海行署交通局长。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任河南省公路局处长、中...[详细]
孟庆科(1901—1981)莒南县后寨子村人。1952年带头成立农业合作社,任副社长。创谷子亩产400公斤、玉米亩产500公斤的纪录。1952年相继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和华东地区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
孟庆友 (1916—1969)莒县寨里河乡寨里河村人。1938年1月,参加抗日游击队。 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任排长。1941年9月,任山东纵队二旅六团侦察连长。 经常率侦察队员到日伪占区收集情报,屡立奇功。1944年8月,他出席山东军区召开的英模代表大会,荣获“战斗英雄”和“捕...[详细]
孟庆云(1918—1968)莒南县寨子村人。1952年任农业合作社社长。1955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因带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成绩突出,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1965年被评为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详细]
苗佃秀(1911—1973)莒县东莞镇大沈刘庄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村农会副主席、农业社社长、村党支部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带领群众深翻整地2400多亩, 垒田坎3万米。1960年至1961年,带领群众修塘坝两座,并绿化荒山2500亩, 建起6处村办企业。1960年被省政府授...[详细]
庙久双 (1954—1973)莒县棋山镇西山旺村人。1972年12月参军,1973年6月13日,在抢救落井群众时牺牲。部队党委追认其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一零五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一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