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濂(1885~1966)字楚材。陕西洋县人。12岁随祖父到上海读书,后考入南洋公学,毕业后与邵力子一起受聘到陕西,刘先后在陕西师范学堂、西安府中学堂任教。期间,经井勿幕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22日,西安起义爆发,他组织学生300余人,帮助革命军进攻满城,又带领学生军守卫西仓,为...[详细]
刘宝谔(1884~1952)字梦锡。陕西洋县人。从小随曾任苏州知府、上海候补道员的祖父生活,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后在上海从事工程建筑。清宣统元年(1909)被西(安)潼(关)铁路筹备处选中,派往美国留学,专攻土木建筑工程。办理出国手续期间,结识了被派往德国留学的李仪祉,两人遂成...[详细]
刘静海 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 刘静海同志是山西省寿阳县平舒乡安公村人,1936年参加山西牺牲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山东省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详细]
刘玉堂,辽县(今山西左权县)人,清宣统元年(1909)出生。幼时入私塾,民国15年(1926)高小毕业。民国25年,在辽县沐池乡柏峪、南冶等小学任教。 民国25年冬,辽县成了解放区。刘玉堂经陈布堂介绍加入牺牲救国同盟会。民国26年2月响应“牲盟会”号召,参加国民军兵官教导团,在太原受训4个月...[详细]
刘自双,四川巴中人,1933年入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七师八十团班长、排长、副连长。1935年参加长征,任副连长。1936年到达陕北定边,参加船工会并造船,送西路红军渡黄河。西安事变后,来到红军大学学习,并参与援...[详细]
李文镇(1940~1983) 陕西洋县人。1958年高中毕业后,在洋县农中、师范任教两年。1960年考入西安医学院,1965年8月毕业,分配来宁陕县医院工作。1966年“文革”开始,群众组织相继成立,相互对立、攻击,一片混乱。李文镇坚持工作,不参加派性活动,被指斥为“逍遥派”,屡遭非难。19...[详细]
吏兆熊(生卒年不详),字梦轩,陕西城固县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出任平利训导。他学识渊博,循循善诱。邑中知名士多游其门,掇高科者指不胜数。平利文风士习蒸蒸日上,文风优越,士习亦较端谨。同治七年(1868),因丁忧去任,诸生感念不置,为之立德教碑。他的德才为陕甘学政许轩屏所赏识,被聘为新设泾阳...[详细]
马定夫,又名马镇西,号马丁,1915年出生于山西省榆社县东汇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在家乡接受传统的启蒙教育。14岁考入盂社县城高小读书时,即开始接触-、李大钊、鲁迅等先进分子的作品,心中逐渐萌发民主思想和对社会恶势力的反抗精神。在新民中学和友仁中学读书时,因思想进步,经常参加同学自发的斗...[详细]
贵州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莫春和同志是四川阆中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译电员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在军委机要科(处)和中央机要处任译电员、组长、股长、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详细]
欧阳庚(1858~1941) 欧阳庚,字兆庭,广东香山县人。清末民初中国早期驻外官员。同治十一年(1872),应清廷招考第一批赴美留学,光绪七年(1881)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光绪十年(1884),应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欧阳锦棠的函召赴美任见习领事。次年晋升为驻美国总领事。从此历任驻温哥华、驻...[详细]
偶彦民(1901~1935)字文华。陕西南郑人。1924年在汉中联合中学读书时,曾发起组织南(郑)褒(城)旅汉同乡会和青年学会;带领同学斗争过-旅外学生补助费的褒城县县长裴式甫。1925年因家贫辍学,在新集小学任教。期间,发动附近学校师生和农村青年,在褒城廉泉、南郑让水一带成立廉让青年学会,...[详细]
彭源洲(1884~1939) 原籍陕西镇巴县。光绪二十九年(1903)因生活窘迫,流落到周至县的田峪河和宁陕县两河一带,以打鱼为业,人称“彭鱼客”。 1920年关中一带兵燹迭起,7名散兵游勇,携带6条枪窜进田峪一带打劫客商,掠夺民财。彭源洲本是“红帮”大爷, 一心想发横财,于是联络在田峪...[详细]
蒲海水(1922~1935)陕西洋县人。1935年3月,由鄂豫皖西进的红二十五军,解放了蒲的家乡--洋县华阳镇,他的父亲还被乡亲们选为常家坝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只有13岁的他,也肩扛红缨枪站岗放哨,还常为红军和游击队送信。他机智勇敢,深得红军指战员喜爱。 同年6月,红二十五军为粉碎国民党军“...[详细]
师富昌,1917年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早亡,是吃村子“百家饭”长大的,从小就养成了坚强、无畏、嫉恶如仇的性格。日军逼进山西,家乡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师富昌这个孤零的青年庄稼汉被卷进了时代的洪流,加入了抗日的行列。1938年,他参加了民兵,后来当上了昔东独立营便衣队队长。 ...[详细]
时青(1903~1978)原名王世清,曾用名王世益、王焕卿等。山西榆社人。1918年去太原文蔚阁当学徒,后入山西公报馆当印刷工。1922年4月经李毓棠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5月参加大国民印刷厂驱逐工头彭太仁的-(即太原印刷工人第一次-)斗争。后任青年团太原第四支部书记。9月被选为团太原地方...[详细]
石瑞(1922~1979年),别名冠珊,山西省昔阳县丁峪村人。民国16年(1927年)读小学,先后担任过村儿童团团长、青年抗日队队长、青年救国会秘书。 民国27年7月,石瑞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村支部负责人。民国28年任区委委员,民国30年任区中队支书。翌年,任昔阳县二、四区武委会主任。...[详细]
宋烈 (1909—1976)四川南充阆中县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九军第八十一团特务营政治委员,红九军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保卫部科长,太岳行政公署-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区南下干部大...[详细]
海军东海舰队原副政治委员。 宋献璋同志是四川阆中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入伍。历任排长、政治指导员、侦察科长、保卫部长、师政治委员、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步兵学校政治委员、海军某基地政治委员等职。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抗日战争,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海...[详细]
宋志斌,1922年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城关镇东关村一个贫农家庭,少时念过五年小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八路军进入华北抗战。在中共领导的牺盟会特派员赵光寅的组织领导下,昔阳县展开了大规模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同年10月中旬,一二九师政委张浩、参谋长倪志亮率师部和三八六旅到达昔阳县城。张浩对昔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