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锡基 [清]

  • 刘锡基(生卒年月不详) 香山县石岐籍,澳大利亚华侨。原是马应彪创办先施公司时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才智过人,很快升为上海先施分司第二任司理(第一任是香山籍澳大利亚侨商黄焕南)。20年代,先施、永安公司在南京路崛起后,便执上海百货业的牛耳。民国12年(1923)先施公司内部发生利益冲突,原因是上海...[详细]

刘学询 [公元1860年-1936年]

  • 刘学询(1860—1936) 字问刍,号耦耕,三乡古鹤人。富商。祖上经商起家,居住在广州西关的柳波涌与荔枝湾之间的“刘庄”。清光绪十二年(1886)考中进士。除读书外,还拜武当名师习武。中日战争期间,不顾广州囤积居奇米商的恐吓,筹巨款从芜湖运回大米平粜,使人心安定,对地方有功,清廷以道员即选...[详细]

刘逸生 [公元1917年-2001年]

  • 刘逸生(1917—2001) 原名刘日波,沙溪云汉村人。民国6年(1917)6月10日出生,国内知名报人兼学者。父亲是鞋匠,小学毕业后,父母相继去世,无法再读中学,当过木匠、报贩、搬运工。1931年到香港《大同日报》当勤杂员,是年冬在香港《中兴报》当见习校对,不久去澳门当小职员。少年...[详细]

刘一苇 [公元1875年-1939年]

  • 刘一苇(1875—1939) 又名一伟,号一佛、佛公,别号茫然老衲。沙溪谿角村人。祖父曾参加太平军起义,失败后被清政府抄没家产,株连家人,故举家奔避美国檀香山。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一苇28岁时,随父到香港经商,在香港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与冯自由等组办《中国日报》。出资与潘景吾创立《...[详细]

刘佑

  • 刘佑 (1948~) 笔名奔流、原木。藏族。青海湟中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青海省第二师范学校,1980年毕业于青海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历任教师、、处长等职。现为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教育学教授。青海省作协理事,青海省青少年作协名誉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20...[详细]

刘玉麟 [公元1863年-1942年]

  • 刘玉麟(1863—1942) 沙溪谿角村人,父亲刘福谦曾任嘉里约正领事及驻秘鲁代办出使大臣。清光绪元年(1875)为第四批清廷公派赴美留学幼童之一。1881年赴美6年后刚完成中学学业正准备升入大学时,清廷突然决定撤回全部留美幼童,只得遵旨回国。 回国后,入读天津电报学堂和医学堂,得李鸿章...[详细]

刘植炎 [公元1898年-1988年]

  • 刘植炎(1898—1988) 沙溪龙瑞村人。少年时在家乡读书,后到香港入读圣若瑟书院。民国10年(1921)赴美国芝加哥半工半读。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在美国三民航空研习所学习飞行技术。1926年冬回国,任广东航空学校教官。1927年春赴苏联深造,1928年任广东航校飞行教官,192...[详细]

李伟

  • 李伟 (1946~) 笔名辛土。辽宁辽中人。1973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1968年还乡务农,同年到公社中学当民办教师,1973年任县文化馆创作员,1974年任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副部长。1986年到沈阳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任文联副秘书长、组联部主任、作协副主席。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2...[详细]

李蔚霖 [清]

  • 李蔚霖,字雨三,少时随父在山西任所,父权位虽显,然家教督责甚严,品端学优,无纨绔风。 光绪年间,李蔚霖在四川省数任知县。为人耿介不附权贵,清廉不受贿赂,关心民间疾苦,慎重判狱断案,切念民命水火,绝非等闲。为此,在公案朱盒上 书诗一首,以为鉴戒:“案头一点朱,民间一点血,临事勿轻用,下...[详细]

李文俊

  • 李文俊 (1930~) 广东中山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世界文学》主编、中国译协副会长。现为中国作协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译协名誉理事。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有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去吧,摩西》、《押沙龙,押沙...[详细]

李文敏 [清][公元1817年-1890年]

  • 李文敏(1817—1890) 李文敏,字少,号捷峰,本县城内人。幼时家贫,但攻读刻苦。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乡试中举。咸丰元年,任城固乐城书院山长,二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七年,随某大臣赴沈阳督办皇陵工程。帝俄入侵东北,文敏奉命参加山海关防营襄办文案。同治元年,调京任礼部职方...[详细]

李霞波 [公元1906年-1976年]

  • 李霞波(1906~1976) 原名发国,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堰口乡南坝村人。民国15年(1926),毕业于汉中联立中学,后考入西安中山学院党政训练班,继入中山大学文部预科及华南大学经济系。 18年春,转入吴淞中国公学部历史系学习,参加“反帝大同盟”,负责吴淞区的工作,并在校内组织“新...[详细]

李仙根 [公元1893年-1943年]

  • 李仙根,名蟠,广东香山县石岐紫里人,生于1893年,逝于1943年。曾祖李遐龄,为岭南名士,父李达庐,光绪举人,在乡教书。 1908年,李仙根入广东陆军小学,加入同盟会。他与邓演达为同班同学,共同参与辛亥武装起义的准备行动。1914年负NC030日本,继续革命活动,结识了朱执信、胡汉民、...[详细]

李兴煌

  • 李兴煌 (1945~) 四川资中人。1964年毕业于四川广元宝轮中学。同年到广元宝-社插队务农。返城后做过建筑工人,1987年辞职。现为自由职业者。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阿里之光》,另在《西藏日报》副刊发表散文《小平,您好!》、《永远的铭记》、...[详细]

李锡五 [公元1859年-1971年]

  • 李锡五 (1859—1971),名鸿福,号石谷,红庙人。幼年聪慧,勤学好问,邻里喜爱。民国5年(1916)考入陕西省法政专科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10年(1921)由汉中道尹公署保送北京自治学校学习,毕业后任汉中自治督察专员,曾开办汉中自治讲习所。时军阀吴新田据汉中,重税盘剥,民不聊生,自治新...[详细]

李西轩 [公元1885年-1952年]

  • 李西轩(1885~1952) 李友庚字西轩,以字行,本县城关人,清光绪十一年生。幼嗜学,惟以家境贫寒,几遭中辍,后得岳母段慧君帮助,带至成都入中学学习。民国元年,转入北京京兆中学,5年毕业,复考取官费留日学生,入日本东洋大学读教育伦理学。10年毕业归国,先后任陕西师范学校、西乡高等小...[详细]

李瑶屏 [公元1878年-1938年]

  • 李瑶屏(1878—1938) 原名文显,字显章,号耀屏,后号瑶屏,晚号“榄山山樵”、“榄溪渔隐”。生于清光绪四年戊寅(1878)正月三十日。小榄人。初期绘画以清末海上画派南京吴石仙泼墨雨景山水画为范本,后继学明末清初的王时敏、王鉴、王翚(王石各)、王原祁“四王”山水画法。其绘画沉练工细,以山...[详细]

李映保

  • 李映保 (1948~) 笔名木人。四川阆县人。中共党员。当过工人,曾任攀钢公司密地机修厂干部,攀钢公司调研室副主任、组织部科长,1988年任攀钢集团公司热轧板厂纪委书记、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攀技花市文学杂志《大裂谷》副主编,攀钢集团公司热轧板厂文学杂志《欣赏》顾问。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详细]

李永德 [公元1925年-1979年]

  • 李永德(1925~1979) 男,本县松树乡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城固师范初师班。1951年至1974年,先后在龙王沟、杨家坝、庙子坝初级小学和长岭小学执教。他每到一所学校,尽管校舍简陋,学生廖廖,他都坚守岗位,自己动手建教室、修理桌凳。他爱护学生,甚至动手为学生刷洗尿湿的裤子,还拿出自已的棉被...[详细]

李志海 [公元1901年-1973年]

  • 李志海(1901—1973) 原名李泽林,张家边濠头李家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11月4日出生于石岐。出身贫苦,是一位中医,曾在石岐、濠头、阜墟开设中药房。 1939年中山沦陷初期,中山县党组织在九区浮墟领导青年抗日,其经常免费给伤病员诊病送药,并与中共黄乐天、郑炳福认识,受进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