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锐 [公元1917年-1972年]

  • 何锐(1917 ~ 1972),女,原籍四川木门镇,幼年家贫,举家流落本县茅坪沟。6岁时,妹天母亡,稍长,给富家佣工。13岁迫作童养媳,后不堪-而去,以背柴卖草度日养家。 1935年正月,红军到达茅坪沟,锐迅即参加红军,为本县第一位参加红军的女性。初任妇女班长,长征途中,一次只身追捕...[详细]

何挺颖 [公元1905年-1929年,井冈山著名军事指挥员]

  • 何挺颖,又名科生,字策庸,1905年出生于陕西省南郑县何家湾。父亲何根山同盟会会员,进步的知识分子。 1923年5月,何挺颖在汉中联立中学读书时,就发起组织学生会,联络同学,在汉中古城掀起了震惊陕南的反帝爱国-。 1924年5月,何挺颖于汉中联立中学毕业后赴上海,寄读于浦东中学。在这里,...[详细]

何吾驺 [明][公元1581年-1651年]

  • 何吾驺(1581—1651) 自龙友,初字瑞虎,号象冈,晚年更号“闲足道人”,小榄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己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天启初,授编修,能文敢言,著史立论以弘扬正气为宗旨。崇祯元年(1628),因学问渊博,通达时务,晋升为左春坊充经筵日讲官,承命讲述时务之策。 崇祯二...[详细]

何永福 [公元1923年-1981年]

  • 何永福(1923~1981),陕西洋县人,祖上以农为业,8岁始入私塾读书,不久转入初级小学。1938年8月高小毕业后,其父送永福往县城“福顺生”商号当学徒。因他求学心切,一年后说服家庭允其弃商求学,遂考入当时设于洋县县城的西安一中。1942年初中毕业,又考入设于城固县城的北京师大附中师范部。1...[详细]

何泽远 [明][公元1378年-1412年]

  • 何泽远(1378—1412)字元远,号环溪,云岩公长子。小榄人。自幼性格刚烈勇猛,体力过人。16岁便代父戍南京镇南卫,后调任水军左卫百户。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升为小旗(10人为小旗,50人为总旗,长官为百户)。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三宝太监郑和率舟师七次出使西洋,历时29年(1405...[详细]

黄朝镛

  • 黄朝镛(?—1926) 字西堂,县城西关人,富冠城乡,拥有良田沃地2000余亩,城固、石泉等邻县,亦有其庄园,是本县晚清时最大的地主。清同治元年(1862),蓝大顺起义军围城,朝镛父黄新谟,率团丁狙击,为义军所杀。事后地方官上奏,清廷恤赠云骑尉世职,由朝镛袭之。乃得把持县政,借兵燹后...[详细]

黄官贺 [公元1890年-1973年]

  • 黄官贺(1890—1973) 大涌青岗村人。爱国侨领。15岁在大涌缸瓦铺当店员,16岁往香港,在真光公司属下商店当店员,20岁赴秘鲁谋生。22岁加入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同盟会,大力资助孙中山革命。在秘鲁期间曾任介休中华会馆主席,抗日救国分会常委、抗日总会执委,中山会馆委员、隆镇隆善社主席等职。抗...[详细]

黄焕南 [公元1856年-1936年]

  • 黄焕南(1856—1936) 又名黄珠。清咸丰六年(1856)3月26日出生于香山县长洲。17岁赴澳大利亚谋生,最初在杂货店当勤杂工,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补习文化及学习英文,经12年艰苦奋斗,积累资金与别人合伙开一家名为广生和杂货店。经营得法,渐成规模,发展成百货商店,其成为知名侨商。 当...[详细]

黄汇 [公元1861年-1934年]

  • 黄汇(1861—1934) 俗称朱老汇,沙溪塔园村人。沙溪凉茶创制人。出身贫穷,16岁起便自食其力,曾做过轿夫。青年时喜爱收集民间中草药,利用外出四乡干活之便,自采几味草药为穷苦人家治病。清光绪十年(1884)间,总结和整理出一条专医四时感冒、劳倦伤寒验方,于是创办“黄潮善堂”药店,做起医生...[详细]

黄健 [公元1906年-1982年]

  • 黄健(1906—1982) 又名如诚、字晓生,香山县长洲村人。民国14年(1925)在中山县立中学读书时就从事革命活动,曾任学生联合会及新学生社中山分社负责人、中山学生救亡工作团副团长、广东省 第一届执行委员。1926年春,被选送到广州参加青年训育员养成所为第一期学员,多次到广州农民讲习所听...[详细]

黄居素 [公元1897年-1986年]

  • 黄居素(1897—1986) 自号光纲老人,又名华廉。祖籍梅县,清同治年间,随祖父迁居香山石岐。青年时入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后跟同乡郑哲园研习《史记》、《昭明文选》等,创办《岐光报》,两年后因亏损而停办。民国8年(1919)其身无分文赴广州,入光孝寺做和尚,有名望的弼元法师林君复及弘一法师介...[详细]

黄冷观 [公元1883年-1938年]

  • 黄冷观(1883—1938) 原名显成,字君达,别字仲弢,号冷观,香山县长洲后山村人,为清末最后一科秀才。知名报业家和小说家。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父亲屺香是粤林大儒,以经史、词章之学而著称。 清末,其在香山县参与《香山旬报》笔政。辛亥革命后一年,该报改为《香山纯报》,担任兼发行人。其时袁...[详细]

黄明轩 [公元1909年-1970年]

  • 黄明轩(1909~1970) 字凌汉,本县红光乡名中医,善治伤寒诸症。解放后,历任回光联合诊所所长、山口公社医院医生,在除害灭病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0年8月,修建红寺坝水库电站时担任工地医疗工作,一面看病,一面劳动,因积劳成疾而逝。生前著有《脉决指南》、《红丝脉纹》、《伤寒舌鉴》等手稿三卷...[详细]

黄培芳 [清][公元1778年-1859年,岭南名儒]

  • 黄培芳(1778—1859) 字子实,号香石。石岐人。清嘉庆九年(1804)考取副贡生,道光二年(1822)补武英殿校录,道光十年(1830)授乳源、陵水教谕,升肇庆府训导,得赏内阁中书衔。晚年主讲羊石书院。自称“粤嶽山人”,工于诗文书画,善作行草,以诗闻名。与番禺张维屏、阳春谭敬昭并称“粤...[详细]

黄平 [公元1901年-1981年]

  • 黄平(1901—1981) 又名黄有恒、黄国佐、黄思明、黄文治,石岐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8月出生于湖北汉口,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1918年上海沪江附中毕业,凭借英文专长,进入北京《英文导报》任翻译,1920年转至苏俄远东通讯社,1923年经加拉罕推荐赴苏联留学。在莫斯科的东方...[详细]

黄骚 [公元1887年-1942年]

  • 黄骚(1887—1942) 字深微,祖籍石岐。青少年时期赴美国檀香山半工半读,继而在纽约圣劳伦斯大学及哈佛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受聘为毕图钢厂技师,后再赴美考察工业,1919年返粤。1921年2月,被孙中山任命为-技正,不久奉命到澳门创办 ...[详细]

黄绍昌 [清][公元1836年-1895年]

  • 黄绍昌(1836—1895) 字芑芗。长洲后山村人。居住于石岐仁厚里。出身书香世家。早年游学于陈澧、刘融斋。曾被闽督何璟聘为记室。清光绪四年(1878)选学海堂专课肄业生。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举人,官为中书。同治十二年(1873)小榄第二届菊花会征集诗词,其所作五首均登榜首,被称为“...[详细]

黄文超 [公元1900年-1966年]

  • 黄文超(1900—1966) 字叔明,香山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政治科和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二十二期及政工研究班高级组第三期毕业。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总务处处长、第七十二军副官处处长、军事委员会干事团大队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教官、第十八期大队长、第十九期副总队长,中央组织部军党处少将...[详细]

黄一甲 [公元1907年-1948年]

  • 黄一甲(1907~1948) 号鼎三。本县平安乡虎溪沟人。东区上楮河五大牌首富,民团总团总黄学彩之子。黄生性刁顽,不拘礼仪,1925年从镇巴高等小学毕业后,任觉皇庵小学教员。1926年其父病故,黄接任上楮河民团总团总。为扩充实力,黄组织“孝义会”,结拜把弟兄。当时东区区长张文林对黄不满,1927...[详细]

黄映奎 [公元1855年-1929年]

  • 黄映奎(1855—1929) 字日坡。香山县人。学海堂专科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岁贡。1909年粤中举贡会考,被选送京城任职,未成,遂游关外诸胜而归。梁鼎芬倡议修《广东通志》,其受聘任通志局分纂,并创办中国文专科学校,授徒达30余年。晚年入罗浮酥醪观为道士。生平勤于著述,遗著有《续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