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大林 [清][?-1857年]

  • 邓大林(?~1857),原籍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人,曾在花地居住,字荫泉,号“长眉道人”。清道光进士,曾在山东的一个县任知县,是一位诗人、画家、丹药配制者。他中进士后,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在花地大通寺旁建成杏林庄,园地虽不大,但幽深雅洁,不设藩垣,奇石林立,中有竹亭、桔井、桂径、蕉...[详细]

邓三多 [清]

  • 邓三多 下高川杨家人,少时家资富饶,三多性洒脱,好挥霍,读书不成。父卒未几,家产荡尽,将卖住宅时,买主知其穷而压价,三多愤而止,于父灵位前发誓:必改行,兴家业。从此,朝惕夕励,发奋自强,数年间,产业复旧。 三多16岁被举为乡约,不久又纳资为太学生,自此掌管乡政权数十年。他...[详细]

刁永泉

  • 刁永泉 (1945~) 陕西洋县人。198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历任教师,文艺创作研究员等,汉中市文联二届副主席,陕西省作协第四届理事,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理事。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山谣》、《刁永泉诗选》(五卷)、《朦胧诗之前的...[详细]

丁师浩

  • 丁师浩 (1929~不详) 甘肃榆中人。民盟成员。195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民族系。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出版社蒙古文翻译,民族出版社汉文,副编审。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我的姑姑》,散文《第一队马出发了》、《铁树开了花》、《红太阳照亮...[详细]

段柄仁

  • 段柄仁 (1938~) 笔名任炳、任欣。山西祁县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在北京市党政机关从事政策研究和宣传工作。先后任市政府研究室主任,-、秘书长,市人大副主任,市地方志主编。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文艺学会副会长,北京杂文协会副会长等。...[详细]

段惠君 [公元1878年-1945年]

  • 段惠君〔女〕(1878~1945) 峡口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年。县南区名人薛光熙妻。清末,随夫宦游四川成都等地。民国元年(1912)夫妇相携回乡,先协助其夫创办南区高等小学,后又倡办丰西崇实女校及峡口镇女校,是思想开朗、富于开拓的女性。6年,光熙赴京、津、青岛等地,考察教育、实业,慧君...[详细]

杜大邦

  • 杜大邦、杜大坤(?~1937)堂兄弟,宁羌县二郎坝人,出身贫农,是二郎坝敌后游击队的领导和骨干。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在二郎坝建立苏维埃和游击队,杜大邦任区苏维埃文化委员,杜大坤被推为下坝乡游击队长,积极投入打土豪、分田地和支援红军的革命热潮。 同年3月底,红军长...[详细]

杜光华 [公元1915年-1947年]

  • 杜光华 (1915-1947) 1915年出生于阆中市杜家岩村,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0月经长征到延安,后任红九军一团连长。1937年8月,任八路军——五师六八六团连长,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战。1944年,升任团长。1945年9月,率部横渡渤海,挺进...[详细]

杜文书 [公元1895年-1981年]

  • 杜文书(1895~1981) 浑名黑熊,本县中所乡人。民国7年(1918),他到桄桄剧班文化科学唱大净,后因嗓子“倒仓”,从师“戏状元”王庚子改学丑角。从学徒到名演员,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练功,从无懈怠。就是年近花甲之时,他还于每日清晨练说“绕口令”、“口白功”。有人劝他说:“你年事已高,名也有了...[详细]

方继信 [公元1911年-1976年]

  • 方继信(1911~1976) 男,本县响洞子中街人,1934年毕业于四川省万源县立小学。1935年在汉中师范学校读书,未及一年转入汉中五年高中部,毕业后,只身跑到江西。先到南昌私立创声学校学习,后转入江西省教育厅创办的特种训练班受训毕业。1938年在南昌第一中山小学任教二年。1939年下半年,方...[详细]

方济众 [公元1923年-1987年]

  • 方济众 (1923—1987)方家坝乡人,中国共产党员。1946年从师赵望云学画。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陕甘宁文协、西北文化部、西北画报社、西北美术工作者协会、中国美术协会西安分会、汉中地区群众艺术馆、中国美术协会陕西分会、陕西国画院工作。曾当选为全国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第五届...[详细]

方举赞 [清][公元1820年-1906年]

  • 方举赞(1820—1906) 南蓢左步村人。早年在上海打铁坊当学徒,满师后流动打铁谋生,并往返上海、广东之间,贩卖杂货,又与英商“老船坞”买卖旧铜皮、铜钉而牟利。清同治五年(1866)与孙英德(左步同乡)两人合资300银元,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左步孙氏与翠亨孙氏是同源宗亲,方、孙两人通力合作...[详细]

方人定 [公元1901年-1975年]

  • 方人定(1901—1975) 原名士钦,后改名人定,沙溪濠涌村人。民国15年(1926)广州法政学校毕业,1924年到广东高等法官学校研究部进修。热爱艺术,利用课余时间到春睡画院从岭南画家高剑父习画,1926年后入春睡画院专攻山水花鸟画。曾在报上发表,提倡革新中国画、融合中西、复兴人物画,深...[详细]

方日英 [公元1894年-1967年]

  • 方日英(1894—1967) 字厚明,沙溪濠涌村(今大同村)人。农民出身,后从军,任孙中山卫士。民国11年(1922)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围攻-,其参加保卫-战斗,得孙中山赏识,保送到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先后任陆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等职,曾参加东征、北伐等战役。1942年5月...[详细]

方逸侣 [公元1856年-1930年]

  • 方逸侣(1856—1930) 方举赞之子,祖籍南蓢左步村,自幼在上海读书,从小就喜爱考究机器,通晓英文、数学、物理、化学,既会绘图、设计,又懂机器的实际操作,对机器制造等极为精明。清光绪二年(1876),主持其父和孙英德合办、为中国最早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业务,造出排水量11...[详细]

范鸣岐

  • 范鸣岐 原名肇凤,县城东关人,清光绪末年中秀才。范貌不扬,腮陷,鼻如鹰嘴,目光射人,性狡黠,胸有城府,笔舌两利,又为洪帮“山主”,市井无赖多趋附之。 宣统三年(1911),豪绅恶霸黄朝镛把持县政,范为之出谋划策,被倚为心腹。民国2年,经黄推荐,县知事俞璞臣任范为典史(看守...[详细]

樊绶珊 [公元1880年-1966年]

  • 樊绶珊(1880—1966),名尚仁,汉中南关正街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生员增生。科举制度废除后,先后求学于省办陆军小学,保定陆军速成学校。1906年,结识同盟会员张伯仁,介绍他加入同盟会,并推荐考入陕西省高等巡警学堂。1908年,陕西各界力争西(安)潼(关)铁路“商办”活动达到0时...[详细]

冯潇霆 [2016中超联赛广州恒大队]

  • 冯潇霆 6号 籍贯:辽宁大连 生日:1985.10.20 身高:1.87米 体重:78公斤 位置:后卫 人物概述 身材高大的冯潇霆并不是一个力量型的球员,而是以防守意识见长,防守的选位、补防和一对一的防守能力都非常强,同时他还具备很强的突然插上进攻能力。2010...[详细]

冯克武 [公元1917年-1948年]

  • 冯克武,原名冯框武,1917年出生于辽宁省辽中县的一户贫农家庭,全家人靠父亲当小学教员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1922年,全家逃荒来到黑龙江省肇东县。 冯克武从小随父读书。1933年他到肇东壬申书院(印刷业)当了一年多学徒。1934年3月,冯克武来到北平,入中山中学学习,曾参加一二九学生救亡...[详细]

冯连枝 [公元1902年-1990年]

  • 冯连枝(1902—1990) 阜沙大有村人。民国13年(1924)9月投身革命,任大有乡农民协会文书。1929年夏天,浮墟和大有两乡成立农民自卫军,有100多人,其参与指挥自卫军,袭击来浮墟勒收“警卫费”的国民党黄圃警卫队,缴获 8支,取得斗争胜利。1930年初,经李冠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