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贻,四川南安人。费贻是有史记载以来有姓名的第一位合浦太守。费贻生于西汉向东汉转变的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汉光武素闻费贻的才能和气节,于是“遣使复征贤士费贻”遂封费贻为合浦太守。费贻在任期间,政情刑简,大力推行农耕,奖励农民开垦荒地,推广种植五谷杂粮和瓜果蔬菜。他还亲自下田...[详细]
神笔费散人 网络时代,能人辈出。黑客最厉害,一出手就惊天动地。博客最普遍,一人一个很平常,三妻四妾也不奇怪。剽客最丢人,靠抄袭为生,郭敬明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如今又出了一批新新人类,搞动漫的,号称闪客,活跃在大大小小的论坛,花样百出,惊喜不断。 说到闪客,就想起了费散人。传说中的费...[详细]
费祎(?-253年),字文伟,江夏黾阝(今孝昌县地当时属江夏黾阝县)人,与董允齐名,刘禅为太子时二人均为其舍人。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非常惊异于他的才能,加以礼遇。北伐时为中...[详细]
字硕夫。渤海蓨(河北景县)人。元和十年(815)举进士。唐文宗大和年间任右拾遗。唐武宗会昌初年以左司员外郎、知制诰召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唐宣宗即位。历礼部、吏部侍郎,封渤海县男。拜平卢、兴元节度使,为左散骑常侍。 大中十一年(857)拜太常卿,出任淄青节度使,卒于尚书右仆射任...[详细]
冯跋《中国历代帝王录》载记:“文成帝,名冯跋(公元?~430年),字文起。原为中卫将军。高云被离班等杀死后,他杀离班而自立天王,在位22年。弟冯弘入宫杀冯跋妾宋氏,冯跋受惊而死,葬于长谷陵。”(今西官营馒头沟) 冯跋,汉族,长乐郡信都(今河北省冀县)人。祖上因避乱迁居上党。父冯安在西燕时任将...[详细]
冯成麟 (1898.1-1990.5)男,河北遵化县人,1922年7月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解放前曾先后执教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湖南第三师范学校、直隶第九中学、国立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西北联大、西北师院等学校。曾任中学校长、国文教员、大...[详细]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冯道历五代十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详细]
封德彝(568年-627年),名伦,字德彝,以字行,观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宰相,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之孙。 封德彝出身于渤海封氏,早年曾为杨素幕僚,后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隋炀帝年间,封德彝受到虞世基倚重,使得朝政逐渐败坏。江都之变后,又投靠宇文化及,任内史令。 宇文化及兵...[详细]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 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详细]
冯弘《中国历代帝王录》载记:“昭成帝,名冯弘(公元?~436年),字文通。北燕文成帝冯跋少弟(实是三弟)。冯跋惊死后,他杀太子而立为帝,在位6年。北燕被北魏攻灭,他逃奔高丽被杀,葬处不明。” 冯弘,冯跋在位时,他官至骠骑大将军。冯跋于公元430年9月惊死后,他杀太子冯翼,于同月自立为帝。第二...[详细]
冯京(1021年~1094年),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他出身于商人家庭,父亲冯式以入粟买官,40多岁仍无子嗣。一次,冯式要去京城办事,妻子金氏拿出许多银两,让他在京城买妾生子,接续冯家香火。冯式物色到一位女子,双方立好契约,钱也付了。冯式好奇地询问女子身世,女子顷刻间泪流满面,哭诉...[详细]
冯举英(1908-1928):南漳县薛坪人。幼年读私塾。1921年考入明阳洞小学。1926年考入南漳县凤山中学。读书期间加入“公益促进会”。1927年10月,经张道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随张道南回薛坪组织农民协会,发展会员430多人。1928年2月2日晚,薛坪农民-取得胜利。3月14...[详细]
冯开竣(1870-1952):字哲夫,南漳县板桥镇果木冲人。1878年入私塾,1890年求学于南漳学宫,1893年赴襄阳东乡八条里从李熙园先生读书,1903年毕业回国,任省城(武昌)幼稚园附设女子保育科堂长。冯不畏-,校门挂牌,严禁纨绔子弟入校。清政府一武官妻,不听门卫劝姐,仗势驱军闯入校园,被...[详细]
冯绍翼(1922~1991),又名冯田,河北涉县固新镇人。他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工作五十三年,在潜江工作生活四十三年;其中在潜江县长,县革委会副主任、主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岗位上任职达三十年。他见证了潜江的解放、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四清”运动、“0”及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潜江...[详细]
冯素弗(?-415年),汉族,长乐信都(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宗室、大臣。北燕文成帝冯跋之弟,北燕昭成帝冯弘之兄。官至侍中、车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等,封辽西公。 冯素弗慷慨有大志,姿貌魁伟,雄杰不群,任侠放荡,不修小节。北燕事业,素弗居功厥伟。初为京尹,及镇营丘,百姓歌颂。及为宰...[详细]
冯著(生卒年不详),字不详,河间(今河北省沧州市境内)人,中唐诗人,约生于735—740年之间。韦应物为其友。 曾应广州刺史李勉之邀入幕为录事,后不知所终。全唐诗收录有冯著写的诗四首。韦应物赠冯著的诗今存四首。 ...[详细]
晁福寰(1942-),女,祖籍河北乐亭县晁庄, 生于天津市。1965年天津医科大学毕业。1966年参军,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军队卫生研究所工作,成为我军一名女医学科技工作者。1986年底被任命为副 所长。一年多后就被任命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所长。1993年开始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详细]
傅慈祥(1872-1900) 清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十六日,潜江城东北五里左右的杨家嘴(今竹根滩镇三江村)的傅家,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婴呱呱坠地了。他就是后来被孙中山嘉许“为中国革命牺牲第一人”的“民族英雄”傅慈祥。 “发逆之孙”遇“恩师” 傅慈祥(1872~1900),原名元臣,...[详细]
为官清正不畏权势的傅尚书 傅尚书,名颐,字师正,沔阳州城人。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傅常以二程自喻,治学严谨,识广才高,沔城四十八古庙,碑记多出其手笔。今沔城有其故居遗址,尚存碑文《重修报恩寺碑》,此碑乃其任南京户部侍郎所书;另存有一块“南京户部”匾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