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申凿(1459——1493)。安徽风阳人。蜀定王友垓庶三子。成化六年【1470】封通江王。八年进封蜀王。申凿博览群书,通古博今,号称贤王。在为二十二年,弘治六年【1493】薨。年三十五岁。谥号定王。子一:宾瀚,后袭封蜀王。女一,封郡主。 ...[详细]
约1604-约1643,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肃宪王朱绅尧嫡长子。万历四十二年【1614】,受封世子。天启元年【1621】袭封肃王。在位二十三年。袭封之时正值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前夕。 崇祯中叶,农民大起义爆发,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威震西北,朱识鋐整日胆战心惊,曾上疏朝廷要求增加藩...[详细]
朱术雅(?--1647)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八世孙,辽王朱植七世孙,长阳郡王朱宪焕嫡长子。万历三十四年【1606】受封长子,既而袭封郡王。在郡王位二十余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张献忠率领义军征战湖广,威震一时,在湖广的明朝藩王或被杀或失踪,在长阳州的术雅侥幸逃过一劫,随后四处奔逃,先是到衡州,...[详细]
朱锡绶 (生卒年不详) 江苏镇洋(今太仓)人。字啸筼,号弇山草衣。1846年举人。曾任湖北枝江知县。能诗,兼工绘画。 在任枝江知县时,所住的地方为“紫阳书院”。 据清代进士王柏心《勅授修职郎宜山王公传》载:清咸丰年间,枝江知县朱锡绶因倾慕《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的学识、美德,竟“乞病侨居”王...[详细]
明孝宗朱祐樘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 ),汉族,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 ,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 ,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言路大开,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详细]
朱有爌(1400——1471)。明太祖孙,周定王橚庶八子。永乐初,封镇平郡王。嗜学,工诗,作《道统论》数万言。又采历代公族贤者,自夏五子迄元太子真金百余人,作《贤王传》若干卷。成化七年【1471】薨。谥恭定。 ...[详细]
朱有炖(1379~1439)明初杂剧作家。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道人、老狂生、全阳子、全阳老人。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5子朱□的长子。洪熙元年(1425)朱有□袭其父周王封号。死后追谥宪王,世称周宪王。朱有炖是明代以词曲闻名的藩王之一,他的父亲朱□,长于词赋,曾延请长史刘淳教子。朱有炖既...[详细]
朱有墩(1379--1439),安徽凤阳人。号诚斋、锦窠道人、老狂生、全阳翁等。明太祖朱元璋孙,周定王橚嫡长子。明宣德年间袭封周王,薨,谥宪王。史称其“博学善书”。工词曲,为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其杂剧音律优美,创造了合唱、对唱等形式。今存杂剧31种,总称《诚斋乐府》、《诚斋录》、《诚斋新录》。 ...[详细]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汉族,大明第十七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1628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帝。 ...[详细]
朱由榔(1623年11月1日—1662年6月1日),南明第四位皇帝,明神宗之孙,明光宗之侄,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46年袭封桂王。1646年至1662年在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 朱由榔倚仗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因此维持时间较长。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逃到...[详细]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 朱由校在位期间,客氏与魏忠贤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破孩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破孩不断激起民变。其时,国...[详细]
朱裕璧(1903--1986),号楚珍,宜都市五眼泉乡许家台子人。一九二六年毕业于上海同德医学院。一九二九年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一九三四年他的论文《泌尿系结石X光检查与化学检查之比较》获得通过,被授予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并被接纳为德国外科学会\会员。同年,朱裕璧回到祖国,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外...[详细]
明英宗明英宗(1427-1464)朱祁镇,汉族,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初大事权归皇太后张氏,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政务 ,继续推行仁宣朝的各项政策,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 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十四年,瓦...[详细]
朱悦燿(1391——1433)。明太祖孙,蜀献王椿第二子。永乐二年【1404】受封华阳郡王。八年【1409】,蜀世子悦熑卒,世孙友堉年幼。悦燿谋夺嫡,为父献王觉察,会悦燿有他过,杖刑一百,准备解入京师治罪。世孙友堉为之力请,得释。献王薨时,友堉方在京师,悦燿窃王帑,友堉归不问。悦燿更诬奏友堉怨诽...[详细]
朱语今,1916年12月21日生,湖北宜都(今枝城)人。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入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艺学系学习,同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战争爆发后到西安临时大学农学院学习。1938年3月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和中央组织部训练班学习。1939年10月后历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任...[详细]
明穆宗隆庆皇帝名朱载垕,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年)正月廿三日生。明世宗嘉靖皇帝第三子,母康妃杜氏。因哀冲太子朱载基和庄敬太子朱载壑早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世宗崩,朱载垕入承皇位,以次年为隆庆元年。 因生母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朱载垕小时很少得到父爱。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详细]
朱至澍(?——1644)。安徽凤阳人。明太祖十世孙。蜀恭王奉铨嫡一子。万历三十年【1602】封世孙。四十四年【1616】改封世子,后袭封蜀王。1644年,张献忠攻占成都,围攻蜀王府,朱至澍与妃嫔、宫女等投井自杀。 ...[详细]
朱芝垝(?——1511)。安徽凤阳人。唐定王朱桱孙,宪王朱琼炟子,成化七年【1471】封三城郡王,正德六年【1511】薨,谥康穆。芝垝博览群书,工于绘画,为明代著名画家,宫廷画派的代表人物,善画花鸟,代表作《竹鹤图》。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详细]
朱之琏(?——1730)。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裔孙,出自代简王支。崇祯时其祖父朱彝某为洪承畴监军于松山,洪承畴军败,朱彝某与其侄朱文元被俘,降清,隶镶白旗下。朱之琏生于康熙年间,入仕,官正定知府。为官政绩尚可,颇有民望。雍正时,察访明裔,得朱之琏。雍正二年【1724】,锡朱之琏一等延恩侯,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