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润(1595--1646)安徽凤阳人。明神宗朱翊钧第六子。生母李贵妃,与桂王朱常瀛同母。万历二十九年【1601】十一月受封惠王。在京师居数十年,直至天启七年【1627】八月,崇祯帝即位后,才就藩到荆州府。在荆州十年,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张献忠在湖广四处征战,威震一时,湖广的明朝藩王或被杀,或...[详细]
朱存枢1592—1629 明太祖十一世孙,秦愍王朱樉十世孙,秦肃王之子母李氏。末代秦王。万历二十年一月初十日生,二十五年三月十六日赐名,四十四年册封为秦世子,崇祯二年三月初五日薨,年三十八。无子。 万历末年袭封。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农民军攻占西安,存枢投降,被农民军任命为西安将军。后...[详细]
朱祐杬(1476年7月22日-1519年7月13日),明宪宗第四子、明世宗之父、明孝宗异母弟。母亲是邵宸妃,妻为蒋氏。初谥“献”,世宗追谥: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 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受封兴王,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1494年10月1...[详细]
高扬,字法脩,渤海蓨县人。四世祖高顾,西晋永嘉年间,因躲避战乱而迁居到高丽。太和初年,与弟高乘信及其乡人韩内、冀富等入北魏,拜厉威将军、河间县子,高乘信为明威将军,俱待以客礼,赐奴婢牛马采帛。遂纳高扬女儿,是为文昭皇后高照容,生世宗元恪。...[详细]
朱高燧(1386——1431)。明成祖第三子。 永乐二年(1404年)进封赵王。寻命居北京,诏有司,政务皆启王后行。岁时朝京师,辞归,太子朱高炽辄送之江东驿。高燧恃宠,多行不法,又与汉王高煦谋夺嫡,时时谮太子。于是太子宫寮多得罪。七年,成祖闻其不法事,大怒,诛其长史顾晟,褫高燧冠服,以太子力...[详细]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 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在位期间为人宽厚,为政开...[详细]
朱贡錝(1457--1536)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四世孙,肃康王朱禄埤庶长子。成化五年【1469】前后,受封汾州郡王。十五年【1479】父康王薨,以郡王管理府事,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始袭封肃王。嘉靖十五年【1536】薨。谥号恭王。在位五十年,享年八十岁。为历代肃王之最。六子长子朱真淤,...[详细]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汉族,明仁宗朱高炽长子,仁宗病故后继位,明朝第五代皇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三日生于燕王府。永乐九年(1411)十一月十日立为皇太孙;二十二年(1424)仁宗即位,十月十一日,立为皇太子。 洪熙元年(1425)六月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详细]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汉族,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后世称为正德帝或明武宗。 明武宗朱厚照是位顽童皇帝。他只活了31年,但给历史却留下了三大疑团:一是他的身世之谜,二是他只想做大将军而不愿做皇帝,三是纵情...[详细]
朱季堄(?——1443)。明太祖曾孙,楚庄王孟烷子。初封武陵郡王。正统四年【1439】袭封楚王。事母邓妃至孝。英宗赐书奖谕。著《东平河间图赞》,为士林所诵。八年【1443】薨。谥号宪王。 同年(公元1443年)去世的名人: 钟复 (1399~1443)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 朱...[详细]
朱见潾(1448——1517)安徽凤阳人。明英宗朱祁镇第二子,第一代德王。天顺元年【1457】受封德王。初建藩德州,以德州地方贫瘠,改济南。建王府于济南城内。成化二年【1466】就藩济南府。在藩五十二年,在王位六十一年。正德十二年【1517】薨。年七十。谥号庄王。葬于济南长清境内。 ...[详细]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初名朱见濬,汉族。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1464至1487年在位。 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濬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景泰...[详细]
[五代]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工画人物故实及屋木,有禹治水、神仙传、胡笳十八拍、凤楼十八怨、烟波渔父等图传于世。《图画见闻志》、《图绘宝鉴》 朱简章:工画人物、屋木,有《禹治水》、《神仙传》、《胡笳十八拍》、《凤楼十八怨》、《烟波渔父》等图传于世。朱简章[五代]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工画人...[详细]
明神宗万历皇帝名朱翊钧,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八月十七日生。明穆宗隆庆皇帝第三子,母贵妃李氏原为裕邸宫女。因前二世子夭折,隆庆二年(1568年),朱翊钧被册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即皇帝位,改元万历。 万历初年,得内阁首辅张居正的鼎力辅佐。张居正一方面指导万历帝读书,为...[详细]
朱凯 元代戏曲作家。字士凯。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曾任江浙行省掾史,较长时间在杭州生活。自幼孑立不俗,与人寡合,后与钟嗣成相友善,曾为钟所作《录鬼簿》写序。序中盛赞该书文以纪传,曲以吊古,使往者复生,来者力学。他又与另一戏曲作家王晔交往,合作散曲《双渐小卿问答》,是元代散曲中独特的形式,人多称赏...[详细]
元代著名女艺人,曾与卢挚、关汉卿来往。珠帘秀中国元代早期戏曲演员。一作朱帘秀。生卒年不详。《青楼集》说她“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可见她在元杂剧演员中的地位。元代后辈艺人尊称她为朱娘娘。珠帘秀,姓朱,排行第四,艺名珠帘秀。生卒年不详。是元代杂剧著名的女演员。在元大都(今...[详细]
朱侣柏,农工党党员,湖北省政协委员。先后在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读书。深知“国家强盛必须重视教育”,毕生献身教育劳碌奔波,终身未婚。创办省立第二女子中等师范、办妇女识字班儿童保育院,救济贫困学生,先后任河北省第六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大附中、湖北省立实验学校、省农业专科学校、...[详细]
朱明瑛,生于1947年,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大安家村人,生于沈阳市。中国国际艺文院院长。 朱明瑛系南皮东门张氏后裔,与张之洞、张之万同宗。父亲张法厚,工程师,0中,朱明瑛受到冲击,随姨母家姓朱。朱明瑛自幼天资聪颖,喜歌好舞。8岁踮着脚尖在音乐教室门缝,听老师教唱歌。1961年选送北京舞蹈学校...[详细]
朱睦楧(1499——1567)。明太祖六世孙,周悼王第九子。正德八年【1513】封南陵郡王。敏达有识。嘉靖四十一年【1562】,御史林润言:“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米四百万石,而各籓禄岁至八百五十三万石。山西、河南存留米二百三十六万三千石,而宗室禄米五百四万石。即无灾伤蠲免,岁输亦不足供禄米之半。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