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 [汉][?-184年]

  • 张角(?-184年),钜鹿(治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中平元年(184),张...[详细]

张居正 [明][公元1525年-1582年,中国古代十大名相,明朝首辅,中国六大政治家]

  • 张居正,汉族,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又称张江陵,号太岳,谥号“文忠”。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伟大的政治家。后有同名电视剧、小说。 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详细]

张南本 [唐]

  • 张南本:张南本,不知何许人。工画佛道鬼神,兼精画火。尝于成都金华寺大殿画八明王,时有一僧游礼至寺,整衣升殿,骤睹炎炎之势,惊怛几仆。时孙遇画水,南本画火,水火之形本无定质,惟于二子冠绝古今。又尝画宝历寺水陆功德,曲尽其妙。后来为人模写,窃换真迹,鬻与荆湖商贾。今所存者,多是伪本。别有《勘书》、《...[详细]

张南史 [唐]

  • 张南史,字季直,幽州人。好弈棋。其后折节读书,遂入诗境,以试参军。避乱,居扬州。再召,未赴而卒。代表作有《雪》、《月》、《泉》、《竹》、《花》、《草》、《同韩侍郎秋朝使院》、《寄中书李舍人》、《殷卿宅夜宴》、《春日道中寄孟侍御》、《江北春望赠皇甫补阙》等,其中以前六首咏物诗最有特色。《雪》、《月...[详细]

张笃庆 [清][公元1642年-1715年]

  • [清] 张笃庆(1642——1715),字历友,号厚斋,别号昆仑山人,为淄川相国宪松(至发)曾孙。著有《八代诗选》、《班范肪截》、《五代史肪截》、《昆仑山房集》。与王渔洋、蒲松龄、唐梦赉等文人交厚。《渔洋诗话》言张“文章淹博华赡,千言可立就,诗尤以歌行擅场。”《四库全书总目》:“笃庆才藻富有,洋...[详细]

张庆田

  • 张庆田,曾用名残芒。一级作家,中共党员,男,1923年1月1日生,河北省无极县大陈村人。1939年3月参加本县人民自卫队,1940年负伤,1943年转地方。1946年冀中区党委发起“八年抗战写作运动”,开始写作,第一篇小说《唐小澍》——记一个革命的孩子,发表在《平原》《杂志》上(孙犁主编)。后在...[详细]

张秋玲

  • 张秋玲:女,1959年出生,河北省无极县赵户村人,国家一级演员,现任河北省小百灵艺术团团长。 张秋玲受父母影响,自幼就和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张秋玲的父亲张文虎、母亲张庆茹早年拜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吕月樵为师,夫妻先后在安国县评剧团、平山县京剧团、无极县京剧团、石家庄地区京剧团作。1961年为照...[详细]

张仁义

  •  张仁义,男,1951年12月出生,汉族,湖北宜都人,初中文化,1980年1月参加工作,1991年加入中国0。1988年8月任宜都锅厂炉工班班长。1989年初,企业因采购不到机焦,只有土焦,原材料消耗高,掉产严重。他带领全班职工组建技术攻关小组,进行炉型改造。他们白天照常上班生产,晚上“开夜车”...[详细]

张若虚 [唐][公元660年-720年,吴中四士]

  • 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张若虚诗作书法欣赏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详细]

张升 [元][公元1261年-1341年]

  • 张升(1261~1341)字伯高。祖籍定州,后迁平州(治今河北卢龙)。幼年时聪敏好学,成年后苦学文辞。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被推荐到礼部受试,授职翰林院国史编修官,预修《世祖实录》。不久,又升任修撰,历任兴文署令、太常博士。武宗即位后,与群臣议定祀礼之事,张升依据《礼经》来对答,为皇帝采纳...[详细]

张世杰 [宋][?-1279年,宋末三杰]

  • 张世杰(?—公元1279年),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太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末三杰”。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张世杰墓,位于斗门县井岸镇黄杨村。墓座西朝东,占地616平方米,三重回岭,两道曲...[详细]

张淑景

  • 张淑景(1977--) 国家三级演员,二团演员,工武旦。河北石家庄人。1989年考入石家庄地区艺术学校,学习了《扈家庄》、《打焦赞》、《打店》等剧目。1991年转入陕西省艺术学校,学习了《盗草》、《借扇》、《卖水》、《红桃山》等剧目。1995年转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王秀云、李喜鸿、藤莉等,学习...[详细]

张协 [晋][?-307年,金谷二十四友]

  • 张协(?~307?),西晋文学家。字景阳。安平(今属河北省)人。曾任公府掾、秘书郎、华阳令等职。永宁元年(301),为征北将军司马颖从事中郎,后迁中书侍郎,转河间内史,治郡清简。惠帝末年,天下纷乱,他辞官隐居,以吟咏自娱。永嘉初,复征为黄门侍郎,托病不就。后逝于家。张协与其兄张载、其弟张亢,均是...[详细]

张学津

  • 张学津(1941--)国家一级演员,马派老生,梅花奖获得者。北京人。出身梨园世家,张君秋之子。11岁考入北京艺培戏曲学校(后名北京市戏曲学校),初学小生,后学老生,从王少楼、陈少武习余派,是学校的尖子学生。1959年毕业分配到荀慧生剧团。1961年调到北京市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1962年拜马连良...[详细]

张永 [明][公元1465年-1529年,明武宗时的宦官]

  • 张永(1465年—1529年),河北保定新城(今高碑店)人;明武宗时的宦官,八虎之一,与刘瑾有怨怼,刘瑾打算将之黜发南京,于是两人在皇帝面前对质——张永动手痛殴刘瑾,武宗令谷大用等置酒劝和。 安化王朱寘鐇反叛,明武宗派杨一清总督宁夏、延绥,张永任杨一清监军,不久朱寘鐇被杨一清俘获,张永、杨...[详细]

张裕钊 [清][公元1823年-1894年,“曾门四弟子”之一,晚清官员、散文家、书法家]

  • 张裕钊(1823~1894),晚清官员、散文家、书法家,其书法独辟蹊径,融北碑南贴于一炉,创造了影响晚清书坛百年之久的“张体”,被康有为誉为“千年以来无与比”的清代书法家。字廉卿,号濂亭,湖北武昌鄂州市梁子湖畔东沟镇龙塘张村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考授内阁中书。后入曾国藩幕府,为“曾门...[详细]

张载 [晋][西晋安平文学家]

  • 西晋文学家。字孟阳。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一说,“三张”指张华与张载、...[详细]

张之洞 [清][公元1837年-1909年,晚清四大名臣,南粤先贤]

  •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详细]

张志公

  • 张志公 著名语言学家。 1918 年生,大安村人。 1945 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外文系。现任民进中央常委、招待局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外语学院教员。历任海南大学副教授、香港华侨大学教授。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室主任。《语言学习》杂志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详细]

张志国

  • 张志国,汉族,1954年6月生,平泉镇人。1972年毕业于平泉一中,同年12月入伍,历任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副教导员,军机关协理员,直工处副处长、处长,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政委,首批驻港部队副政委,少将军衔。2005年为家乡引资重建南岭小学,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发展家乡教育做出了贡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