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防,字谒卿,东汉时期沛国铚(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明帝永平中,因举孝廉而为郎官,后来先后担任尚书郎、司隶校尉、魏郡太守、少府、大司农等职。永元十六年,转司徒,位居三公之列。安帝即位,以定策之功封龙乡侯,食邑一千一百户。 ●勤勉为政 徐...[详细]
许刚,原名姚义堂,1917年出生,河北省藁城县奉化乡西蒲城村人。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困,只念了二年书就辍学务农。20岁时,蒿城县鲍家庄给地主做长工。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藁城县委领导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日本侵略军的-,激发了许刚的抗日救国热情。1939年,许刚加入了本村青年抗日救国会,不久加...[详细]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出生,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江冲村徐家窑人。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并任排长。大革命失败后,他被派回家乡组织武装斗争,在窑工中建立中共支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徐海东历任黄陂县河口区农民自卫军队长,中共黄陂县委委员、军事部长兼夏(店)区区委...[详细]
徐红英,女,生于1962年9月19日,大专学历,0党员,馆员职称。1982年10月参加工作,1982年至1990年在沙洋棉纺厂担任政工科长,1990年9月调入沙洋文化馆后,担任群文辅导干部、副馆长至今,现任沙洋县文化馆副馆长,0文化联合支部委员。在社会活动方面系沙洋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曾当选为...[详细]
徐荣耀,男1949年1月出生,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人。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宜昌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宜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故事学会主席;曾任宜都市文化局副局长、市文联副主席、主任科员等职。 1966年到红花套镇缝纫社学裁缝手艺,1970年“上山下乡”到蔡冲大队落户种...[详细]
徐绍元,男,汉族,1947年8月出生,湖北宜都人,大专文化程度,高级工程师,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1年1月加入中国0。1983年,在资金短缺的情史下,他领头创办水泥厂,闯出一条“借钱办厂、创利还债”的发展之路,成功办起年产4.4万t的松木坪水泥厂。两年后达到15万t的生产能力,生产的松...[详细]
许显纯 河北定兴人。明末人物,驸马都尉许从诚之孙,略晓文墨,武进士出身,擢锦衣卫都指挥佥事。与武臣田尔耕、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戮,依附魏忠贤,成为五彪之一,代替刘侨,“性残酷,大狱频兴,毒刑锻炼”。 天启四年六月 东林党杨涟被下镇抚司诏狱审讯。许显纯将锦衣卫的诸多酷刑一一用于杨涟,...[详细]
牙忽都(?—1311),又作牙忽秃、雅忽秃、押忽秃。元朝宗王、将领。蒙古孛儿只斤氏。拖雷之曾孙,薛必烈杰儿之子。 年十三岁袭祖父拨绰职统军。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从北平王那木罕北征,拒叛王昔里吉诱胁,不从叛。十三年(一说十四年),被昔里吉执禁,次年,乘元将伯颜北征之机...[详细]
杨讷 元末明初杂剧作家。原名暹,字景贤(一作景言),号汝斋。先世为蒙古族人,从其姐夫姓,生卒年不详。《录鬼簿》记他善琵琶,好戏谑,乐府出人头地。永乐初,与汤舜民一起受到明成祖朱棣的宠遇。家居钱塘(今杭州),逝于金陵(今南京)。杨讷作杂剧18种,今存《刘行首》、《西游记》2种。《西游记》共计5本...[详细]
杨宝森(1909年~1958年)京剧老生演员,四大须生之一,杨派艺术的创始人。字钟秀。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诞辰:1909年10月9日,宣统元年(己酉)八月廿六日;逝世:1958年2月10日,农历丁酉年十二月廿二日,2时。 八岁学艺。曾拜陈秀华、鲍吉祥为师,学余派(余叔岩创)。后带艺搭班入...[详细]
杨殿珣(1910年—1997年),无党派,河北无极县林中村人。中国国家图书馆资深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著名图书版本学专家、著名目录学专家、著名金石专家。 杨殿珣,1910年3月出生于一个清寒的农民家庭。1917年入村塾小学,因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优秀,家里又送他到三十里以外的县城读小学。1...[详细]
1195-1269,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人,金哀宗朝进士。历任县令,以清廉幹练著称。入元后,官至参知政事,出为怀孟路总管。著有《西庵集》。散曲现存不多。风格偏于典雅。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传统诗歌创作由词向曲过渡的痕迹。[1195-1269]字正卿,号西庵,祈州蒲阴(今河北...[详细]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容城北河照村人,出生于耕读之家。7岁丧母,自幼饱尝生活艰辛。11岁开始半读半牧,18岁府未中,更加发奋读书,终于在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任为留都(今南京)吏部主事,从尚书韩邦奇游,通律吕之学,亲手制十二律吹奏,都和音律。韩邦奇大喜,尽...[详细]
杨涟(1571~1625),字文孺,号大洪,明代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明代晚期著名大臣、谏官、东林党人、政治家,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 初任常熟知县,举全国廉吏第一,入朝任给事中。明神宗病危,力主太子进宫服侍皇帝。明光宗即位,极力反对郑贵妃求封皇太后。光宗病重,召...[详细]
杨全仁,河北冀县杨家寨人,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杨全仁对贩鸭之道揣摩得精细明白,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平日省吃俭用,积攒的钱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多。杨全仁每天到肉市上摆摊售卖鸡鸭,都要经过一间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铺。这间铺子招牌虽然醒目,但生意却江河日下。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生意...[详细]
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谱名开科,榜名恺,更名守敬,字鹏云,号惺吾、星吾、心物,晚号邻苏老人。系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 杨守敬,1839年5月27日(清道光十九年四月十五日)出生宜都县城,自小在家读私塾,成年后经商之余继续攻读。186...[详细]
杨寿山为河北省冀县杨家寨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创建全聚德。杨在十多岁时进京谋生,在前门大街摆鸭子摊,后买下一家名为“得聚全”的杂货铺,并改为“全聚德”烤鸭挂炉铺,因杨寿山字全仁,取“以全聚德,财源茂盛”之意。后经翻修,扩大到两层二十多个单间,可以同时容纳200多人进餐,并改名为“全聚德...[详细]
阎桂祥(1947——)国家一级演员,艺委会成员,工旦角,梅花奖获得者。北京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华世香、贾世珍等。她嗓音甜美,唱腔细腻、讲究,字字真切,声声入耳,声情并茂,表演上善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断充实自己,毕业后进入北京京剧院,拜赵燕侠为师。擅演的剧目有传统戏《白蛇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