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位 [清][公元1765年-1816年,江左三君]

  • 舒位(1765~1816) 清代诗人。字立人,号铁云,小字犀禅。祖籍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生长于吴县(今江苏苏州)。14岁随父任居广西永福县,官舍后有铁云山,因而自号铁云山人。乾隆戊申(1788)恩科举人,会试落第。一生坎坷,家境贫寒,曾以馆幕为生,事母至孝。嘉庆乙亥(1815)十月,母殁,...[详细]

司空曙 [唐][公元720年-790年,大历十才子]

  • 司空曙(720?~790?)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文明,一说字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一说今北京附近)人。登进士第。曾官主簿。永泰元年至大历二年,为左拾遗,在长安与卢纶、独孤及和钱起吟咏唱和。后贬为长林丞。贞元初,以水部郎中衔在剑南四川节度使韦皋幕中任职。官至虞部郎中。司空曙的诗歌大部分...[详细]

宋白 [宋][公元936年-1021年]

  • 宋白(936-1021)字太素,大名人。北宋文学家。宋建隆二年(961年)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官到刑部尚书。凡三典贡举,称奖后进。学问宏博,预修《太祖实录》。雍熙中,与李昉共同主持编纂《文苑英华》。广藏书画,聚书数万卷。为文颇事浮丽,有《宋白集》一百卷。同年(公元936年)出生的名人:...[详细]

宋芬桂

  • 宋芬桂,1940年生,河北高阳人。毕业于河北保定师范专科学校。1979—1980年在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拜师刘冠廷专修写意花鸟。现为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研究员,保定市莲池画院国画系客座教授,北京国际名人画院副院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神州博古书画院院长。其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展赛,...[详细]

宋文华 [公元1875年-1931年]

  • 宋文华(1875—1931),字炳蔚,高邑县西马闲村人。他自幼好学,十九岁应童子试,获第一名,中秀才。二十岁,中汴梁乡试副榜。 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制度,宋文华任高邑小学学童。半年后,县成立劝学所,任劝学总董。二三年里,县建立师范讲习所、女子小学,六十所乡村小学。 民国七年,宋文华选为...[详细]

宋玉 [春秋战国][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但是这位先生的帅名却又多少来得有些蹊跷。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从来就没有哪部正经的史书甚至野史笔记里说过他是如何如何的帅,唯一的佐证便只有他写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赋》了。在那篇赋里,写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玉,口多微辞,又性好色”...[详细]

苏定方 [唐][公元592年-667年,十七史百将传]

  •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他从一员普通战将,靠战功累迁为禁军高级将领,深受太宗和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是唐初朝廷的一员得力干将。十五岁时,以骁悍多力,胆气绝伦的气魄追随父亲作战,先登陷阵,乡里依赖他得以安定。...[详细]

孙承宗 [明][公元1563年-1638年,辽东三杰]

  • 孙承宗(1564~1638)字稚绳,号恺阳。高阳西庄村人,晚年居县城南街。13岁应童子试,成绩优异。28岁辑《高阳志略》。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应乡试中举。乘赴大同任教机会,登恒山、渡桑干河、走飞孤(在今涞源县北),行程千里,遍历大宁三卫,沿途访察戍边将士,周行边垒,绘制防御地图,借以...[详细]

孙何 [宋][公元961年-1004年,荆门三凤]

  • 孙何,字汉公。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卒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状元。是宋朝第一个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状元。 孙何,北宋大臣,荆门人,是荆门知军孙镛的长子。与其弟孙仅、孙侑合称“荆门三凤”。 孙何十岁识音韵,十五岁撰写文章能引经据典,尤...[详细]

孙仅 [宋][公元969年-1017年,荆门三凤]

  • 孙仅[宋](公元九六九年至一〇一七年)字邻几,宋代汝州人(今河南汝州)(孙何、孙仅是有争议的人物,元代脱脱写的《宋史》说是“蔡州汝阳人”,荆州则以孙的父亲孙慵在荆州任刺史灿为由,将孙家三兄弟列为荆州三凤。 明万历《汝州志》将孙仅列为汝州乡贤。清康熙年间汝州知州宋名立找到了宋代人写的一本书,书...[详细]

孙良才 [公元1920年-1964年]

  • 孙良才,1920年2月22日出生,山东省馆陶县张查村人。1928年春至1937年秋,先后在本村初级小学、馆陶县第二高小、山东省临清州省立第十一中学、东昌府第二中学读书。 1938年1月,孙良才人冠县军政干部训练组参加革命。月余后,转赴南宫县八路军一二O师政治部举办的“民先”(即中华民族解...[详细]

颛孙师 [春秋战国][孔门七十二贤]

  • 颛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十二大贤之一,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他的故居就在今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学田地村。什么是学田地?自汉代以来,颛孙子张的后代就世袭了博士的官衔,他家种的三百亩地享有不纳皇粮的特权,供子张的子孙读书之用,故称之为学田地。这个村名也是由此而得名的。 ...[详细]

孙叔敖 [春秋战国][公元前630年-前593年,楚国名相]

  • 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孙叔敖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蒍氏,名敖,字叔敖,楚郢都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楚庄王时官令尹(相当于宰相)。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孙叔敖居荆门白土里(后改称孙家山,在荆门、荆州交界处)。 孙叔敖拜令尹时,倾国吏民皆来朝贺。有位...[详细]

楚平王熊居 [春秋战国][?-前516年,楚国国君]

  • 楚平王(?―公元前516年),芈姓,熊氏,名弃疾,继位后改名居,又称陈公、蔡公,是楚共王幼子,楚灵王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在位。 楚灭陈、蔡二国后立他担任陈公、蔡公,后楚灵王死,楚平王立,为与各诸侯国和好,楚平王立陈哀公之太孙公孙吴为陈国君主,蔡灵侯之太孙公孙...[详细]

苏祗婆 [隋][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

  • 苏祗婆:北周至隋代著名的音乐家,琵琶演奏家。苏祗婆曾从其父那里学了西域所用的“五旦”“七调”等七种调式的理论,他把这种理论带到中原,当时的音乐家郑译曾从苏祗婆学习龟兹琵琶及龟兹乐调理论,创立了八十四调的理论。苏氏乐调体系奠定了唐代著名的燕乐二十八调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详细]

苏三 [明]

  • 苏三,姓周名玉姐,河北省广平府曲周县人.明代名0,京剧《玉堂春》的主角。同名人物: 苏三 (?~1850) 广西自治区钦州灵山县 [清]...[详细]

苏天爵 [元][公元1294年-1352年]

  • 苏天爵(1294~1352) 元代文学家。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少时从安熙学习,后又以吴澄、虞集等为师。延□四年(1317)国子学生公试,名列第一,授大都路蓟州判官,后历任翰林国史院典籍官、湖广行省参知政事、陕西行台侍御史、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大都路总管等职。他作地...[详细]

苏味道 [唐][公元648年-705年,唐代文章四友,唐朝宰相]

  • 苏味道(648~705) 唐代诗人。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 9岁能属文,以才华著称。20岁进士登第。累转咸阳尉。高宗调露元年(679),吏部侍郎裴行俭征西突厥,奏为掌-,从军至安西。武后时,累官至凤阁鸾台三品。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无所建白。遇事依违两可,不作决断,时人号为苏模棱。因阿附张易...[详细]

太和公主 [唐]

  • 太和公主(?—?),明穆宗朱载垕之女,母不详。公主早夭,隆庆元年(1567年)与蓬莱公主同日追册。 太和公主是永安公主的妹妹,她们却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别。太和公主性格开朗,爱憎分明,乐善好施,富有极大的同情心。因为政治上的变革,一生在动荡中度过……唐穆宗初立(公元821年),回凿嗣立的崇德可...[详细]

谭富英 [公元1906年-1977年,后四大须生]

  • 谭富英(1906 - 1977),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曾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出身于京剧世家。祖父谭鑫培,父亲谭小培。 出身于京剧世家。祖父谭鑫培,父亲谭小培。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其父辈影响。后入富连成科班,向萧长华、王喜秀、雷喜福等学艺,工老生。坐科六年,在严师督导之下,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