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章,字宝臣,乐亭(旧志为马城)人。少时聪明过人,阅览千言能过目成诵。年不满20岁考入国子监律科。出任西北路招讨使(边区部族兵长官),升左三品校法(武官衔),颇有名气。历任石城县主薄、丰润县丞、夏津(山东、河北交界)县令。金章宗完颜璟于泰和元年访山东贤能时,元章上奏:“正纪纲、近忠直、远邪佞...[详细]
李真 唐画家。师尹琳,擅画人像、肖像和宗教画。贞元(785—805)中在长安招福寺库院画《鬼子母》壁画,唐安寺和资圣寺有他和尹琳的壁画和绢画菩萨。后人论他的作品,得周昉法度,难分优劣。日本僧空海来中国留学,携归《真言五祖像》 (绢本设色 21.3x16cm )等十幅,相传是李真等十余人所画,其中...[详细]
李直夫 元代戏曲作家。本姓蒲察,世称蒲察李五,女真族人。寄居德兴府(今河北涿鹿县)。生卒年不详,仅知为至元、延□间人。曾任湖南肃政廉访使,与当时著名文学家元明善有交往。著有杂剧12种,今存《便宜行事虎头牌》1种,又《邓伯道弃子留侄》一剧,仅存第2折曲词两段。《虎头牌》写女真族人山寿马自幼父母双亡...[详细]
卢谌(284─351),字子谅,范阳涿(今属河北涿县)人,晋代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晋朝历-主簿、从事中郎、幽州别驾。后赵、冉魏时官至侍中、中书监。 卢谌最初担任太尉椽。311年,洛阳失陷,随父北依刘琨,途中被刘粲所掳。312年,辗转归于姨父刘琨,受到青...[详细]
卢藏用(664-713)(号称文章、书法、音乐、围棋四绝)[唐]字子潜,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少以文辞才学著称,举进士,不得调,与兄征明偕隐终南山。长安(七○一至一七○四)中召授左拾遗,神龙中,为礼部侍郎,兼昭文馆学士。以托附太平公主,流放岭南。与陈子昂友善,曾《陈伯玉文集》赞子昂“卓立千古...[详细]
路粹[公元?年至二一四年]字文蔚,陈留人。生年不详,卒于汉献帝建安十年。少学于蔡邕。建安初,拜尚书郎。后为曹操军谋祭酒,与陈琳、阮瑀等典记室。孔融与曹操相忤,操使粹为奏。融诛,人无畏其笔。后转秘书令。随军至汉中,坐违禁罪为操所杀。 同年(公元214年)去世的名人: 荀攸 (?~214) ...[详细]
(公元6世纪) 南北朝时枝江百里洲人。百里洲曾修有陆法和讲经台。 传说陆法和有法术,长期隐居百里洲。 在平定侯景之乱时,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肖绎任陆法和为信州刺史。 一次,侯景派任约去江陵攻打湘东王肖绎。为击退候景叛军,保卫江陵,陆法和主动请战,陆法和知道任约来势凶猛,决...[详细]
路惠期[明](约公元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名不详,号海来道人,江苏宜兴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明毅宗崇祯中前后在世。工作曲,作有《鸳鸯绦》传奇,剧中《虏蠢》诸出,写满兵侵明,并痛骂明朝边将的无能,故在清乾隆间成为- 。 ...[详细]
路景达[近现代]一九一四年生。北京皮影名艺人。北京昌平县沙河镇人。出生于皮影世家。曾祖路德成从清代嘉庆十年(一八0六)起从事皮影事业,父亲路耀峰对改革皮影也作出了贡献。传到路景达是第四代。他长于雕镂影人和表演青衣,吸收京剧艺术的人物脸谱、头面和服装等,并参酌工艺雕刻的传统手法,丰富了皮影的人物造...[详细]
罗懋登明代小说家。字登之,号二里南人。主要活动在万历年间。著有《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小说写明永乐年间太监郑和挂印西征,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平服39国。郑和奉使西洋(指今加里曼至非洲的海域),史有明载,但《西洋记通俗演义》却非历史小说。此书多述降妖伏魔之事,与《西游记》类似,同属神魔小说,但在...[详细]
罗宪 (218-270)53岁性别 男 籍贯 [荆州]襄阳郡 [今湖北襄阳] 官至 冠军将军 西鄂侯 追赠安南将军 谥曰烈侯 家族资料 父亲 罗蒙 兄弟姐妹 罗式 曾效力过的势力 蜀汉 西晋 罗宪 - 简明历史传记 罗宪,字令则,襄阳人,十三岁...[详细]
卢汝弼(《才调集》作卢弼),登进士第,以祠部员外郎、知制诰,从昭宗迁洛。后依李克用,克用表为节度副使。其诗语言精丽清婉,辞多悲气。诗八首,皆是佳作,尤以《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和《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两首为最善。《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写秋日乡思,依情取景(所取景物包括“苔阶叶”、“满城杵”、“...[详细]
路氏[唐]初制琴名手。佚名。生卒不详。唐李肇《国史补》下:“京师又以樊氏、路氏琴为第一。路氏琴有房太尉(琯)石枕,损处惜之不理”。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予曾见唐初路氏琴,木皆枯朽,殆不胜指,而其声愈清”。 ...[详细]
卢思道(约531~582)隋代诗人。字子行。范阳(今属河北涿县)人。北齐时,为给事黄门侍郎。北周间,官至仪同三司,迁武阳太守。入隋后,官终散骑侍郎。终年52岁。其卒年一说为隋开皇六年,即公元586年。卢思道是北朝三才之一邢劭的学生。北齐天保年间,即以文章著名。北齐文宣帝死后,当朝文士各作挽歌10...[详细]
(公元前6—5世纪) 陆通,字接舆,春秋时期楚国人。据清代乾隆五年《枝江县志》记载,位于枝江江口东北肖家山东的陆通港曾是陆通故居。 陆通,从小喜欢读书,潜心研究各家学说。他反对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亲自耕种,自食其力。 楚昭王时,楚国政局不稳定。陆通不愿意去做官,就假装疯癫。当时...[详细]
西汉著名的司法官。字长君,钜鹿(今属河北)人。信奉儒家学说。起初学习律令,当过县狱吏、郡决曹史;后来又学习《春秋》经义,举孝廉,当过廷尉奏曹掾、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职。宣帝即位,他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详细]
陆羽(733-804)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工于诗词,善于书法,因著述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流芳千古。 陆羽的身世坎坷凄凉,极富传奇色彩。据《天门县志》、《上饶县志》以及陆羽《自传》记载,陆...[详细]
路泽农[清]字吾徵,一字安卿,直隶曲周(今河北曲周)人。明都御史振飞字。少负奇才,外家申凫盟兄弟,每以诗古文相切靡,又与顾亭林相友善。工琴,善画。著有琴谱、宜轩诗。《清画家诗史》 ...[详细]
卢照邻(约636~695后)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四杰(见初唐四杰)。卢照邻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初为邓王府典签。极受邓王爱重,比之为司马相如。高宗乾封(666~668)初,出为益州新都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