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浩 [明][公元1591年-1644年]

  • 瑞王朱常浩(1591年9月27日-1644年7月24日),明神宗朱翊钧第五子,明光宗朱常洛异母弟,母周端妃。 朱常浩年纪到了二十五岁还尚末选婚。群臣们都上奏章请皇帝完成王子的婚事,但明神宗都不理睬,朱常浩几乎每天都向户部要结婚的费用,拿了十八万两银藏在宫中,还说这点钱买冠服都不够。天启七年(...[详细]

华督 [春秋战国][?-前745年]

  • 华督(?—公元前745年),字华父,因又称华父督, 商汤的后代之一,周朝宋戴公的孙子,好父说的儿子,东周时期宋国相(今安徽省濉溪县)人,官至宋国太宰(宰相), 位及 “六卿”之首,是当时宋国很有势力的大贵族。后代子孙世掌宋国政权达二百多年。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认为,华督是第一个以华为姓氏...[详细]

桓范 [三国][?-249年]

  • 桓范(?~249) 字元则。三国时沛国要(今淮北市)人。 有文才。建安(196~220)末入函相府,与王象等共撰《皇览》。延康元年(220)为羽林左监。明帝时曾任中领军、尚书、 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吏等。正如(240~249)间任大司农,为曹爽谋划,号称“智囊 ”。司马懿起兵讨魏时,...[详细]

黄承彦 [三国]

  • 黄承彦,汉末三国时期襄阳名士,诸葛亮岳父,黄月英之父。南郡大士蔡讽的女婿,与襄阳名士上层社会圈子:庞统(凤雏)、庞德公、司马徽、徐庶等人交好。《三国志》: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详细]

黄德华

  • 黄德华(1942--)国家一级演员,工丑。北京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罗文奎先生。毕业后分配到梅兰芳京剧团。1962年拜孙盛武先生为师,主攻肖派方巾丑。1986年后向肖盛萱先生学戏,并向汪荣汉、张和元、郭元祥、艾世菊、冯玉增、茹绍岩等先生问艺。历任梅兰芳京剧团、北京实验京剧团、北...[详细]

黄化育 [公元1903年-1932年]

  • 黄化育(1903-1932),化名张振东,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牛眠村人。 黄化育小学毕业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读书。读书期间勤奋好学,成绩优异。黄化育在校期间,由于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经常和进步青年学生一起,阅读进步刊物,传播革命思想。在党组织的关怀、培养和教育下,1924年...[详细]

春申君黄歇 [春秋战国][?-前238年,战国四公子]

  • (?—前238)战国时楚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名黄歇,号春申君。楚考烈王时任令尹,封地淮 北12县,后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门下有食客3千。曾派兵马联合魏军救赵攻秦,后又灭鲁。考烈王死 后,内讧中被舍人刺杀。春申君 (前320~前238)本名黄歇,东周时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曾任楚相。黄歇...[详细]

黄月英 [三国]

  • 黄月英,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之母。本名于史无载,“月英”是她在民间传说中的名字。黄承彦以黄月英有才,向诸葛亮推荐,请求配婚,诸葛亮答应后遂与黄月英结为夫妻。相传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但知识广博。但也有一说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详细]

桓谭 [汉][?-56年]

  • (?~公元56) 两汉之际著名学者。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成帝时任为郎;王莽时任掌乐大夫;更始立,召拜太中大夫;光武时任议郎给事中,因“极言谶之非经”,被贬为六安郡丞,死在途中。他大胆抨击官方宣扬的谶纬迷信,否定天有意志和目的;反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论。他认为治理国家,不可“释...[详细]

桓宣 [晋][?-344年]

  • 桓宣(?—344年)东晋将领。谯国铚(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祖父桓诩,做过义阳太守。父亲桓弼,任职冠军长史。桓宣性情谦善笃厚,初为晋元帝时司马睿丞相舍人,转王含参军,受命协助祖逖攻张平、樊雅,迁谯国内史。陶侃平郭默,表荐为南中郎将、江夏相。参与平定苏峻、祖约之乱。迁武昌太守,攻破后赵樊城...[详细]

桓伊 [晋]

  •  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 (今濉溪县临涣)人。 桓景之子。初为大司马参军, 授淮南太守,进督豫州十二郡和扬州之江西五郡军事,任建威将军、历阳太守等。与谢玄共 破王鉴、张蚝等,以功封宣城县子。又进都督豫州诸军事、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与谢玄 、谢琰在淝水之中大败符坚,以功封永 县候,进号...[详细]

华元 [春秋战国][?-前573年]

  • 华元(?—公元前573年),春秋时期宋国相(今安徽省濉溪县)人,官至宋国大夫,为宋国六卿之一。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堪称“四朝元老”,长期担任宋国右师,掌握国政。集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刺客、人质、战将于一身,在强敌如林、诸候纷乱的时代,为宋国独撑一方大厦。 ●华元卫宋 公...[详细]

胡敌 [公元1898年-1928年]

  •  胡敌(1898-1928),字萃民,出生于宜都市聂家河(现五眼泉拖溪)一个富豪家庭。他是宜都市历史上第一任0党支部-、宜昌市第一位0党员。 1913年,胡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宜都县高等小学,1916年又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学习。此间,他积极投入“五四”学生-,政治思想逐渐成熟。他坚持在京半工半...[详细]

慧安 [隋][公元582年-709年,隋末唐初僧人]

  • (公元582—709年) 隋末唐初僧人。俗姓卫,荆州枝江人。隋大业(605-618年)中,开通济渠,强征民丁,饥者甚众,慧安广施财物,救济贫穷受苦之人。隋炀帝听说此事便要召见他,他避而不见,潜入太和山。 其后,慧安游蕲州(今湖北蕲春),止于终南山。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为...[详细]

荀慧生 [公元1900年-1968年,京剧“四大名旦”]

  • 荀慧生(1900年1月5日一1968年12月26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伟大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演员,荀派艺术的创始人。男,祖籍河北东光,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1925年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名为荀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是四大名旦之一。 ...[详细]

胡美 [明][?-1383年,明朝开国功臣]

  • 胡美(?-1383年),原名廷瑞,为避朱元璋字,改名美。沔阳人,元朝末年为陈友谅麾下属官,任江西行省丞相,驻守龙兴。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攻下江州后,派使者前去招降胡美。胡美便派使者郑仁杰到九江请降,并请求不要解散其部众。朱元璋开始予以指责,刘基用脚踏其所坐胡床,朱元璋这才醒悟...[详细]

霍弋 [三国][三国时蜀汉将军]

  • 三国时蜀汉将军。字绍先,霍峻之子。南郡枝江人。 公元223年,霍弋为刘备的太子舍人。后主刘禅登位后,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霍弋为记室使。 诸葛亮去世后,霍弋为黄门侍郎。后来刘禅立刘璇为太子,以霍弋为中庶子。太子璇喜欢骑射,出入无度而不顾一切。霍弋引用古义,好言相劝,非常得体,使...[详细]

霍峻 [三国][公元176年-216年,三国时蜀汉名将]

  • (公元176—216年) 霍峻,三国时蜀汉名将。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他的哥哥霍笃在乡下聚集了数百人的队伍,不久,霍笃死去,荆州牧刘表令霍峻率领其部。刘表死后,霍峻等部投归刘备。刘备以霍峻为中郎将。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进至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准备回军南袭刘璋,留霍峻镇...[详细]

霍维华 [明][?-1636年]

  •  霍维华(?—1636)东光人,进士,曾任金坛、吴江县令。官至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霍任吴江县令时,发觉县内徭役有轻有重,苦乐不均,便率人对各乡里逐一清查地亩,编造各类图册,防止隐瞒或遗漏徭役,并除掉酷吏,减轻赋税。天启初年(1621)霍维华以其内弟太监陆荩臣之引荐与大宦官魏忠贤友好,遂...[详细]

霍彦威 [五代十国][?-928年]

  •  霍彦威(?-928),字子重,河北洺州曲周县人。五代时后梁名将霍存养子,归附后唐历任要职。 -生平 少年时因兵乱,被后梁大将霍存所得,霍存因其俊爽,养以为子。跟随霍存作战,曾中矢,瞎了一只眼,后因有勇力得到后梁太祖朱全忠的赏识,任为左龙骧军使、右监门卫上将军。后梁末帝时,转任洺州刺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