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懋谦 [清][公元1802年-1879年]

  • 单懋谦(1802~1879)清朝官员。字仲亨,号地山。襄阳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历任编修、赞善、洗马、工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等。后因请筹军饷会剿奉天盗患、创办团练有功,深得朝廷赏识,先后管理户部、吏部、国子监事务。后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管兵部。督广东、江西学政时,革除陈规陋习,主考...[详细]

刁协 [晋][?-322年]

  • 刁协(?- 322 ),东晋大臣,字玄亮,渤海饶安(今南皮县刁公楼村)人。东晋初建,任尚书左仆射,曾参与制定各种制度。大兴初,元帝时为抑制王导兄弟权势,用为尚书令。后在王敦举兵攻建康时被杀 同年(公元322年)去世的名人: 周岂页 (269~322)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周顗 ...[详细]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清][公元1678年-1735年,雍正,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皇帝第四子]

  • 雍正皇帝(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爱新觉罗·胤禛,别号圆明居士,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雍正登基为帝,在位期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整饬吏治;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 ;摊丁入亩,官绅纳粮;是康乾盛世承前启后之人。1735年,...[详细]

丁观鹏 [清]

  • 丁观鹏:清代画家。他擅长画道释人物,也善画山水。曾与弟弟观鹤同供奉于南熏殿。他的画作清宫收藏很多。与陈枚等六家合作《庆丰图》卷,《太平春市图》卷,与陈枚、孙硝合作《丹台春晓图》卷等,均辑入《石渠宝笈》。传世作品有:《摹宋人雪渔图》和《仿韩七子过关图》,均辑入《中国历代名画集》。丁观鹏(?-177...[详细]

丁开清

  •  丁开清,男,1963年10月出生,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人,高中文化。1990年,青林寺村与周边乡村同中有异的谜语事象得到重视,丁开清开始在劳作中和劳作之余悉心收集乡亲口耳相传的谜语,成为第一个全面采录收集青林寺谜的人。他在宜都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从采录着手,逐一进行分类编选、注释、誉正,历时...[详细]

翟司升 [公元1912年-1942年]

  • 翟司升(1912-1942),革命烈士。无极县大户村人,幼名会卯,学名宏毅,又名晋阶。少聪慧好学,博闻强记,是里尚完小出类拔萃的学生。崇尚杀富济贫,见义勇为的英雄。 1926年8月,翟司升考入正定河北第八师范。1930年4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翟司升发动全体师生 ...[详细]

董燧 [明]

  • (公元十六世纪) 董燧是明代枝江的知县。江西乐安县举人。 董燧于嘉靖三十年(1522年)到枝江上任,虽然他已是50多岁,但他积极修军政法,奖励耕织。他为官清廉,身体力行,处处关心人民疾苦。任职四年期间,枝江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据清代乾隆五年《枝江县志》记载:“旧志称其智,识...[详细]

董和 [三国][三国时蜀汉名臣]

  • 三国时蜀汉名臣。字幼宰,南郡枝江董市人。刘璋为益州牧时,先后任命董和为牛(四川简阳县西)、江源(四川松潘县西)长,成都令。 当时四川很富饶,社会上盛行奢侈的风气,富商大贾,争相夸富。董和自奉节俭,粗衣蔬食,并颁布严刑法规,防止挥霍。豪强大族害怕其严刑峻律,呈请刘璋调他往巴东(今四川...[详细]

董文炳 [元][公元1217年-1278年]

  • 董文炳(1217—1278年),字彦明,元朝名将。 董文炳是大将董俊的长子。六岁时丧父,少年老成。1235年,以父荫任藁城令,虽年纪尚轻,但明于听断,以恩济威,为属下折服。当时正值括编户籍,凡敢隐实者诛,籍没其家,他竟使民聚口而居,减少户数,减轻了赋役负担。不久,因 府官索...[详细]

董允 [三国][?-246年,蜀汉四相,成都武侯祠文臣廊14文臣]

  • (?—246年) 三国时蜀汉大臣。字休昭,南郡枝江董市人。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 董允初为刘备的太子洗马。公元223年刘禅即位,任黄门侍郎,受到诸葛亮的器重。同年,诸葛亮于出师北伐前,在《出师表》中推荐他,并任他为侍中,参与执政。 刘禅为太子时,董允任舍人、洗马;刘禅为“后主”后...[详细]

杜睿 [清][公元1611年-1687年]

  • 杜睿 (1611~1687) 清初诗人。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黄冈(今属湖北)人。明崇祯时太学生。明亡后,不出仕,流寓金陵三十余年,家贫至不能举火,仍不屈。性傲,设竹门,午睡或有事时从外加锁,客来必须在外坐等,虽大官至也如此。曾作《与孙豹人书》,劝孙枝蔚勿仕清廷, “毋作两截人”;钱谦益来访...[详细]

杜濬 [清][公元1611年-1687年]

  • 杜濬(1611~1687) 清初诗人。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黄冈(今属湖北)人。明崇祯时太学生。明亡后,不出仕,流寓金陵三十余年,家贫至不能举火,仍不屈。性傲,设竹门,午睡或有事时从外加锁,客来必须在外坐等,虽大官至也如此。曾作《与孙豹人书》,劝孙枝蔚勿仕清廷,毋作两截人;钱谦益来访...[详细]

杜枫

  • 杜枫,1921年出生于安徽省萧县杜集(现属淮北市),1939年6月加入朔里抗日宣传队。1940年任杜集乡青救会主任、代理乡长。同年7月组织上送他到豫皖苏边区联合中学读书,11月调到地方武装教导队学习。1941年1月加入中国0。后分配到怀远县大队二中队任文化教员,参加三个月反顽斗争。转移津浦...[详细]

窦婴 [汉][?-前131年,汉武大帝]

  • 窦婴:(?-前131)西汉大臣。字王孙。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窦太后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认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术,反对道表法里的黄老学说,为窦太后贬斥。后因罪被杀。 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他喜欢...[详细]

法本和尚 [清]

  •  法本和尚,俗姓郭名醇成,清道光十八年(1838)生。原籍直隶省(今河北)宁河县北塘人,家操驳船业。青少年时,常随家船航运往返于辽宁、山东、河 北间之渤海航线上。 渤海东北自辽河口至西南的大沽口之间,有三道栏航杠(岗),曹妃殿即其中之一。曹妃殿为一露出海面的沙岛,东西长约3.5公里,南 北宽...[详细]

范迁 [汉][?-65年]

  • 范迁(?—65年),字子庐,东汉时期沛国相(今安徽省濉溪县)人,初为渔阳太守,继任雍州刺史,又接镇合肥,任河南尹,永平四年(61),明帝刘庄委任范迁为司徒(相当于宰相),范迁巍巍士风,清纯至简,被后世奉为清正廉洁的典范。 ●智略安边 渔阳在今北京密云县西南,是古时的边关要地...[详细]

范树德 [公元1907年-1986年,解放军后勤工作的创始人]

  • 范树德,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的创始人。1907年农历二月生于无极县东朱村一个农民家庭。1922年考入保定河北省立第二师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号召声援上海“五卅惨案”运动和各种革命活动,被反动当局开除,后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10月毕业到叶挺独立团任连指导员,辎重队会计、队副,曾参加...[详细]

赵德芳 [宋][公元959年-981年]

  •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 ,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六世孙为宋孝宗赵眘...[详细]

范宗尹 [宋][公元1100年-1136年,南宋初宰相]

  • 范宗尹(1100-1136),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 南宋初宰相。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樊)人。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靖康初,以论弃太原三镇为言者所劾,罢归。张邦昌立为楚帝,遣其诣康王劝进。建炎元年,出知舒州,...[详细]

费唐臣 [元]

  • 费唐臣 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其父费君祥,曾与关汉卿交游,撰有杂剧《才子佳人菊花会》一种。费唐臣撰有杂剧三种,其中《斩邓通》、《汉丞相韦贤□金》已佚,现存《苏子瞻风雪贬黄州》一种,描写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故事,对封建官场的黑暗和世态炎凉,都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