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宗翰,武昌府通城县梓木里人(黄袍润田老屋)。光绪庚寅年间,恩科会试中第92位进士,钦点在吏部主政。汪宗翰,翰”一作“瀚”,字栗庵。通城县黄袍润田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进士,先在吏部任职,1896年调任甘肃镇原县知县,从此在甘肃省做官。1901年,汪宗翰...[详细]
王宗哲,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人。字元举。生卒年不 详。元至正八年(1348)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 《玉芝堂谈荟》第二卷第四十七页中记载王宗哲是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状元。也就是乡、会、殿三试皆为第一名。人们将王宗哲列入历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者之中。《陔余丛考》中有记载。 ...[详细]
王佐民 (1913-1971)男,河北省遵化县西下营村人, 1913年3月9日出生,原名刘景宽,1928年在遵化县南岗高小读书; 1934年考入遵化河北省立第五中学;1939年初中毕业后,受聘为遵化县岳各庄小学教师,利用教师的身份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9...[详细]
(一) 万际轩(1840~1912),号云荪,清,潜江(今园林办事处辉煌居委会)人。从毛道海先生所著《曹禺家世》得知,他是潜江城万氏迁潜的第十世,是万氏家族入仕学位最高者——进士。他是前述万时叙七兄弟中老六万芾(又名万时睿)的长子,年幼时因老三万时绳没子,按族人议定被过继给万际绳,后际绳五十...[详细]
万枚子(1905~2005),原名万德涵,号养和,笔名枚子,潜江(今园林办事处辉煌居委会)人。是前述清光绪年间朝廷农工商部员外郞万际轩之孙;也是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的亲伯父。他在民国时期受过蒋介石训导,官至国民党《扫荡报》少将副社长兼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曾被周恩来、-总理聘任为国务...[详细]
万密斋(1488-1578年),今罗田大河岸人,是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与李时珍齐名的大医学家。万密斋精通各科,尤以儿、妇、麻、痘诸科著称,在养生学、妇婴保健及预防医学诸方面均有独到见解。万密斋著作甚丰,代表作有《万密斋医学全书》等13种,计150万字。该书是我国医学史上继《千金方》后的又一部中医学...[详细]
万俟绍之(生卒年不详),字子绍,自号郢庄,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人,寓常熟。万俟离曾孙。力学好修,尝登王万之门,其文闳肆,其诗清严。两举不第,卒。 著有《郢庄吟稿》,临终属其友叶顺适刊之,方洪为序(方洪《郢庄吟稿序》),已佚。陈起《江湖后集》卷一一录其诗二十二首;《全宋诗》复自《永乐大典...[详细]
(一) 万时喆(zhé),号槲(hú)香,清,潜江(今园林办事处辉煌居委会)人,是万琨之孙。其父万廷琇,由恩贡就直隶州州判,万廷琇生有七子,万时喆是廷琇的次子,是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叔高祖。 光绪《潜江县志续》(卷十七•人物,以下简称《县志续》)记载,万时喆“幼诚笃,与兄叙俱善读”。并说他...[详细]
万壑涛(1905-1952)少将。字藻萍,湖北通城黄袍山望湖洞人。 民国-整编第九十六军少将副参谋长兼政训处长,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7期工兵科、陆军工兵学校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5战区鄂豫皖边区挺进纵队司令,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96军少将副参谋长兼政工处长,1948年4月24日在山东潍县被俘。获释回乡...[详细]
万贞儿(1428年-1487年),昭德皇贵妃万氏,明宪宗朱见深的至爱。后人多称她万贞儿,真实姓名不可考。成化十二年,宪宗封万贞儿为皇贵妃,让其做妃子之首。万贞儿是历史上第一位在世即被封为皇贵妃的人物,且是历史上第一个死后有谥号的妃子。宪宗为万贞儿辍朝七日,并主持她的葬礼一如皇后之例。 人物生...[详细]
魏谟,或魏謩,(794--859)字申之,巨鹿(今属河北)人郑公徵五世孙,登进士第。 文宗时,为右拾遗,擢谏议大夫。武宗立,贬信州长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俄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拜吏部尚书,寻授检校尚书右仆射。集十卷,今存诗一首...[详细]
危祐 危祐,北宋人,天禧三年进士(1019年),曾官至太学博士,因直言当朝宰相的过错,于景佑元年(1036年)被外放任廉州太守。在廉州太守任上,危祐为官清廉素有正声。曾正言:”某不敢扰民以固位也。“危祐在任期间,谨记先贤吏风,勤政恤民,积极推动廉州古城的建设,使廉州古城逐步成为边郡名城。其拒...[详细]
魏冉(?—前264) 战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先世是楚国人。秦昭王时期,曾任大将军、丞相之职。公元前295年,赐封于穰地,加封陶邑(今定陶西南、曹县西北),称为穰侯,前264年,病死于陶邑。今韩集镇北有魏冉墓。 魏冉是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同父异母的弟弟,帮助秦昭王继承王位,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详细]
魏泰 (生卒年代不详),字道辅,号汉上丈人、临汉隐居。北宋著作家。出身世族。泰恃才豪纵,曾在试院中殴打试官几死,未被录取。后博览群书,广交游,与王安石、黄庭坚等过往甚密。徽宗初年(公元1101年),大臣章敦赞其才,推荐他做官,他无意仕途,拂袖还乡。姐夫曾布是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与吕惠卿等制...[详细]
魏希文 (1912年4月10日~ 1989年3月4日)湖北通城人 -新闻局少将, 教育专员,作家。中央軍校訓政研究班一期,國防研究班七期畢業。曾任《北方日報》副刊編輯,平津-學生訓練班教官、軍委政治部上校股長、少將科長、貴州輜重兵學校政治部主任,在上海創辦《中學生》周刊,「民間知識」社社長,春潮...[详细]
魏玄同,定州鼓城人,魏征家族原籍后裔之一,魏玄同的巨鹿始祖为巨鹿太守魏歆,魏玄同曾被封为巨鹿县男。举进士,累转司列大夫。因与上官仪文章属和配流岭外。上元初赦还。工部尚书刘审礼荐玄同有时务之才,拜岐州长史。累迁至吏部侍郎。曾上疏论选举,对贵戚子弟例早求官,对门荫入仕的亲贵子弟“课试既浅,艺能亦薄,...[详细]
魏元礼,又名魏礼,字廷训。河北肃宁人。生卒年不详。 元至正二十年(136O)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 《大明一统志》第二卷第四十五页中记载:“魏礼,肃宁人。 笃信好学,庚子廷试第一,授翰林修撰,陛礼部侍郎。” 《元史》第四十五卷顺帝纪之八记载:“三月……甲午,廷试进士三十五人,赐买...[详细]
魏藻德(1605—1644),明朝最后一任内阁首辅,崇祯十七年二月至崇祯十七年三月担任内阁首辅,仅当了一个月的内阁首辅。 顺天通州(今北京市通州)人,字师令(一作恩令),号清躬。崇祯十三年(1640)状元。擅长辞令,有辩才,且深通崇祯的谋略,故总能迎合崇祯的心思,官至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崇祯...[详细]
文安之(1582—1659),字汝止,号铁庵。夷陵鸦鹊岭(今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文畈村)人。永明王拜为东阁大学士,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史著述家。《明史》有传,时处于明王朝覆灭之际。永明王拜文安之为东阁大学士(宰相)。文安之“见国势愈危”,毅然举起“扶明抗清”的旗帜。永明王逃到了缅甸,国土尽失,因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