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淳(?~1129) 字景祥,宋浏阳人。以才勇为众所推。南宋建炎三年(1129),潭州(今长沙)兵变,肆行焚掠。帅臣向子湮命通判州事孟彦卿招安。不久,溃兵杜彦人浏阳,孟战败被杀。向又命通判州事赵民彦率军御叛兵,未能取胜。时谢淳率民兵为前锋助赵战,手刃数十人,力屈被执,为叛所害。事闻,朝廷...[详细]
燕鼎九(1894-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战区游击挺进军22纵队副司令兼河南省第8军分区保安副司令 原名寿琪,号定九。男,1894年出生,河南新蔡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1927年8月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副区队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第1战区游击挺进军22纵队副司令兼河南省第8军分...[详细]
杨辀,乃元末进士待制翰林,家就居于天门山脚弥勒峰下,国变后隐居讲学,高尚不仕,著有《鸡肋集》。他十分喜爱天门山美丽的景致,天天沉醉其中,几乎都到痴迷的程度,并穷其精力精心绘制了天门山图,还为十六峰分别赋诗其上,对天门山文化历史的发展,功不可没。 ...[详细]
杨敞(?-前74年9月20日),西汉丞相。汉昭帝时曾任丞相,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杨敞之妻为司马迁的女儿。 大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辅佐八岁即位的汉昭帝执政,威势很重。霍光身边有个叫杨敞的人,行事谨小慎微,颇受霍光赏识,升至丞相职位,封为安平候。 公元前74年,年仅廿一岁的汉昭帝驾...[详细]
杨道圆,女,生于元代,邵阳人(今邵阳市城区)。为城内紫极宫(今狮子街)道士。曾三谒太和山,潜心修行,夜中拜北极星于北辰观,数十年如一日。杨精于医术,知府有子,两手拳合,久治不愈,杨以果赐食,两拳立刻松开。杨治百病多有奇效。杨又精于诗画,颇负才名。一日,自绘遗像,留诗于紫极宫,安然而逝。诗多禅意,...[详细]
杨侗(604年-619年),别名杨仁谨,元德太子杨昭次子,隋炀帝杨广之孙。隋炀帝死后,元文都等人共同拥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史称皇泰主或皇泰帝。皇泰二年(619年),杨侗不得已,禅位于王世充,王世充将他幽禁在含凉殿。公元619年,王世充派其侄王行本毒杀杨侗,不能应时绝命,王行本又用布帛将他缢杀,...[详细]
杨镐(?—1629),明末将领,字京甫,号风筠,商丘(今河南商丘谷熟镇)人。万历进士。 人物生平 累有功勋 杨镐在万历八年(1580年)考中进士。先后当过南昌、蠡县知县,然后进入朝中当御史,因事调为大理评事。后来又升为山东参议,负责防守辽海道。他曾经和大帅董一元一道在雪夜中翻越墨山去...[详细]
杨广(569~618年),即隋炀帝,又名杨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 杨广从小好学,善写诗文,能言善辩,颇得独孤皇后的欢心,隋文帝对他也特别钟爱。当杨坚还是北周大臣时,杨广就以父功受封为雁门郡公。杨坚称帝后于开皇元年(581)封年仅13岁的杨广为晋王,拜位柱国,担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总...[详细]
杨季鸾(1799-?),字紫卿,宁远【今湖南省宁远县】人。监生,与何绍基同庚,并相友善,死后何为其题墓云:“两人足迹轻天下,千古诗怀在永州。”。季鸾之诗,古体磊砢自嘉,于太白、退之为近,近体多清新婉约之所。著有《春星阁诗钞》。附杨季鸾诗贾太傅祠一篇鵩鸟叹文章,濯锦坊前吊夕阳。闻道绛侯高冢上,于今...[详细]
阳甲,生卒年不详。祖丁子,南庚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葬于狄泉。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 定都于奄,在位共四年,曾西征丹山戎,在位期间,商朝再度衰落,诸侯不朝。...[详细]
杨坚(541~604年),即隋文帝,小名那罗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王朝的建立者,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杨坚出身名门望族。相传他是西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代世孙。其父杨忠,是北周名将之一,早年随宇文泰在关西起义。赐姓普六茹氏。立过大功,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杨坚14岁担任京兆尹曹...[详细]
杨景华(1915.3~1958.3),藏族,字子才,名高台旦增。祖籍今迭部县尼傲乡洒尼沟村苏鲁卡村。自父辈移居卓尼县柳林镇,出生于唐尕村。其祖辈皆辅佐供职于卓尼杨土司司令部,治军理政。 父亲杨锡龄1932年被 军阀鲁大昌暗杀于临洮辛店。杨景华7岁始读私塾,12岁在卓尼柳林小学读...[详细]
杨炯(650~695年),唐代文学家,唐初文坛“四杰”之一。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他自幼聪明好学,博涉经传,尤爱学诗词。唐高宗显庆四年(659),他10岁应神童试登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再应制举试及第,补授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他为弘文馆学士,后迁太子...[详细]
羊可立(1536~1595)。字子豫,号崧原,明代官吏。河南汝阳城南15里角羊村人。父亲羊杰(1516~1588年),字土英,晚号“南溪先生”。嘉靖十三年(1538年)举人,授山西榆次县令,官至陕西州(今鹿县)知州,后因子羊可立显贵,被赠封为文林郎。 羊可立自幼奇颖多才,有志好学,崇尚节操。...[详细]
杨凌阁(?-1918年)字仲唐,商水县黄寨乡侯家楼村人。清朝光绪年间任礼学馆顾问官、固始县教谕、乙丑恩科举人。曾主纂民国七年《商水县志》和《项城县志》。遗著有《遁庵先生遗集》。同年(公元1918年)去世的名人: 黄自元 (1873~1918) 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 ...[详细]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癸巳人、希维居士等,五代时期书法家。善文辞,尤工行草。 杨凝式原籍华阴(今陕西华阴),是唐代宰相杨涉之子。他是唐昭宗时进士,唐末为秘书郎,后历梁、唐、晋、汉、周五朝,官至太子太保,人称“杨少师”。他曾佯疯自晦,逃避为官,故亦称“杨疯子”。 ...[详细]
(1371—1440),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其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然而由于其恃才自傲,难容他人之过,与同事常有过节,并且还经常接受边将的馈赠,因此往往遭人议论。杨荣既以武略见重...[详细]
杨尚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7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县双江镇(今属重庆市潼南县)。1920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附小,后转入附中。当时,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是吴玉章,教师中有恽代英等。在校期间,他结识许多进步青年,参加社会科学读书会,阅读《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和《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初步接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