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沛宁】父亲卢正阳(乳名合义),生于1931年,祖籍河南正阳县吕河乡。1947年前后,卢正阳的父亲卢恒之、母亲沈氏相继去世。父母去世后,卢正阳和年仅7岁的弟弟卢正亚(乳名合群)随姨妈生活在正阳县王勿桥乡新丰集。1948年卢正阳离开新丰集去了信阳从军,后又去了台湾。20世纪60年代卢正阳自台湾去...[详细]
卢永祥(1867~1933)原名卢振河,字子嘉,今回河乡举人王村人,北洋皖系军阀。幼时读过三年私塾,1890年出外投军。1895年在山海关武备堂学习,毕业后被袁世凯聘为新军军官,在天津小站练兵,与段祺瑞,王士珍等成为密友,后来一同成了皖系军阀的骨干。历任清军第三镇(师)协统(旅长)、袁世凯的十师...[详细]
路振[公元九五七年至一O一四年]字子发,永州祁阳人。生于周世宗显德四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年五十八岁。幼颖悟,五岁读孝经论语。淳化中,(公元九九二年左右)举进士,试卮言日出赋,振所作尤典赡,擢甲科。起家大理寺评事,通判汾州。大中祥符初,(公元一OO八年)迁太常博士,左司谏,擢知制诰。振文辞...[详细]
吕本中 (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初授承务郎。徽宗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1136),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又学李白、苏轼,...[详细]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 吕不韦原为韩国的大商人,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一天,吕不韦贩货于赵国的邯郸,碰见秦国人质异人(后改名子楚),以为"奇货可居",就劝说子楚去结交华阳夫...[详细]
吕坤(1536--1618),明朝学者,字叔简,卑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土,商丘宁陵县人。吕坤天资聪颖,6岁入学启蒙,15岁作《夜气铭》、《招良心诗》。 25岁中秀才第一,嘉靖十年(1561年),26岁中举,万历二年(1574年),39岁中进士,初为裹垣知县,因政绩卓著,调大同,征授户部主事...[详细]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期汝南富陂(今阜南县吕家岗)人,东吴名将。吕蒙幼年丧父,随母投靠邓当,生活于军营之中,练得一身武艺。少年随邓当征战,因作战勇猛,受孙策看重。邓当死后,吕蒙代邓职,拜别部司马,成为东吴年轻的将领,屡立战功。 建安十二年(207)吕蒙随孙权出征夏口(今武汉市...[详细]
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谥...[详细]
吕醒寰(1896-1960年),字大锋,阜阳县(今阜南县赵集区吕小圩子)人。民国8年(1919年)于燕京大学毕业,考入美国来西干大学教育系,于192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回国后,他历任阜阳县立中学校长、东北交通大学教授兼教务长,沈阳东北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教授兼总务长,省立第二中学校长,省立...[详细]
吕振羽(1900—1980),名典福,字行仁,武冈州(今邵阳县金秤市乡溪田村)人。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日(1900年1月30日)生。曾祖父为太平军旗卒,祖父是自耕农,父亲为乡村塾师,性皆疾恶怜贫,常为吕振羽兄弟讲社会黑暗。 吕振羽7岁入乡塾。少怀凌云之志,学习勤奋。一次塾师点...[详细]
张家界清末民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泥塑艺人,名叫吕准贤,家住张家界市永定区沿河街。吕准贤的父亲也是著名的民间艺人,吕准贤上过两年学堂后,自小便跟父亲学艺讨吃。他生性聪明,又勤奋好学,到青年时期,已功到艺成,精通漆、画、雕、塑、泥五艺,在永定城已是很有名气。到壮年,各门手艺更加精通,上门求艺者络绎不...[详细]
马长清(1856~1938) 长清字澄晏,原籍郑州管城区,回族,伊斯兰教阿訇。早年应各地之聘,先后到镇江、太和、桑坡、博爱、沁阳、卫辉、卢氏、开封、郑州等地传教授徒。抗战前后,两次来郑州,在城内北大清真寺担任教长设帐讲学。马阿訇经学渊博,数十年口讲指画天方经传,百余侣承先启后,赤泥门徒,剖析...[详细]
马负图(1914-),甘肃庆阳人。0党员。 1944年参加革命,1952年7月0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建立时任工委-兼工作组组长。 经过筹备于翌年3月率领一行15人,进入甘南藏区最偏远的黄河第一湾曲部地区,开展党赋予的各项工作,成功的组织成立了政协玛曲委员会并兼任主席。 ...[详细]
马福益(1865—1905)又名乾,后改名福益,号梓熊。湘潭县继述桥乡碧水村人。 马福益的父亲叫马大良,佃同族某地主的田耕种。后来不知何故被迫退佃了,弄得他们一家没屋可住,无田可耕,生活非常困难。通过一个姓刘的亲戚介绍,举家搬迁到醴陵西乡瓦子坪租佃一个姓傅的地主家的田耕种。 福益父...[详细]
马华 (1959.11-2001.9.22) 一个响亮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天天跟我做,每天五分钟"。1990年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健美五分钟"的主持人。她身材匀称,体态修长,性格开朗,是中国健美操的创始人。 马华,又名马骅,马华·黄妮。后印村人,生于北京,马小先之小女。1977年...[详细]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前257年,秦围赵都,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以解郸邯之围,毛遂自告奋勇要随平原君赴楚,平原君因平时未听说过毛遂其人,不愿带其前往,毛遂极力说服,才勉强得到平原君允诺。在与楚王谈判过程中,他机智勇敢凭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说服楚王与赵歃血为盟,发兵救赵。事后平原君慨叹...[详细]
毛文炳,字虎臣,西固两河口。清同治十二年(1873),文炳与其子同赴西安乡试,文炳中陕甘第9名文兴,子落第。光绪八年(1882)任西宁镇守使署教谕10余年,后改任西宁府教授。二十四年,擢河南彰德县令,时年73岁,未赴任,返回故里。...[详细]
冒襄(1611年~1693年),字辟疆,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三月十五日。冒襄出生在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所读书,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撰《巢民诗集》8卷,《文集》6卷...[详细]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