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欧梵(1942年10月10日-),哈佛大学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 。1942年10月10日生于河南太康,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荣誉博士。著名教授、作家、文化评论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文学及文化研究、现代小说...[详细]
李攀龙(1514—1570年),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先世无所称名,其父李宝死后因李攀龙赠中宪大夫,顺德知府。攀龙9岁而孤,家无余赀,赖母张...[详细]
李坡:五代南唐画家。坡,一作便,或作波,南昌(今属江西)人。善画竹,不以纤巧琐细见长,多放情任性,随意落笔,便有生意。 画迹有《折竹》、《风竹》、《冒雪疏篁》等图,与刘彦济、施璘、丁谦以墨竹而驰于五代。 传世作品仅有 《风竹图》。 风竹图 ...[详细]
李祁(约公元1114年前后在世) 字萧远(一作肃远),生卒年不祥,约宋徽宗政和中前后在世。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少有诗名。宣和间,责监汉阳酒税。与王俊义首建正论。官至尚书郎。《乐府雅词》卷下载其词十四首。 李祁的词作语言清俊婉朴,意境超逸。代表作有《如梦令》、《南歌子》、《青玉案》、《点绛唇...[详细]
李清照(1084—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市)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后因被列入元祐党籍而罢官。母王氏,亦知书能文。李清照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工书能文,兼通音律。建中靖国元年(1101...[详细]
李秋涛(1898~1928),字君达,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生于武冈州(今龙田乡永享村)。1916年(民国5年)李考入武冈县立中学。1919年任武冈县中学学生联合会副会长。1920年11月,与欧阳东、邓中宇等创办长沙文化书社武冈分社(后改名武冈商务印书馆),李任经理。李于1923年加...[详细]
李群玉(约813~约860) 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性情淡泊,一度应进士举,不第,即弃去。裴休为湖南观察使时,对他很器重,并加延致。大中八年(854)游长安,上表献诗300篇。其时裴休为宰相,荐授宏文馆校书郎。不久,弃官回乡。李群玉早岁即有诗名,好吹笙,擅草书。和杜牧、段成式等...[详细]
李如圭(1479-1547),字国宝,教谕李通之孙,明弘治已未科(1499)进士,先后任江西安福、建昌知县。他风华正茂,严于法治,敢于去弊除0,深得民众爱戴。后来,朝廷命他巡视福建。福建濒临海滨,海盗蜂起,又有-污吏为害,人民深受其苦。李如圭发动群众检举,海盗闻风远遁,-污吏惊魂落魄。复任广西兵...[详细]
李瑞清(1867一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江西临川人。清王朝被推翻后,到上海卖字为生,以别号“清道人”驰名。上面提到所谓“南曾北李”,“北李”即指李瑞清偏爱北碑。他自己说是“喜学鼎彝汉中石门诸刻”,他的北碑书法有着极深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篆和隶。以篆隶笔法人北碑,字写得遒劲、生涩、疏...[详细]
李瑞英,籍贯河南南乐县谷金楼乡闫李谷金楼村。中国广电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电视台业务指导执行主席、新闻中心播音部副主任、主持人大赛评委会主席。《新闻联播》播音员、元首出访随团记者;...[详细]
李若星,字紫垣,息县在城里(今息县城关)人。 若星自幼勤学,明万历三十二年 (1604年)中进士,授知枣强县 (今河北枣强县),迁知真定府 (今河北正定县),以廉洁品德和超群才干,被朝野所器重。三十八年 (1610年)提升为朝廷侍御史。在朝议事,明智而不失大体,并能详细考查当时朝中存在的...[详细]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怀州河内(今沁阳)人。祖父迁居郑州荥阳,商隐生于其父做获嘉县令任所,3岁随父居浙江,度过6个春秋,10岁时,其父病故,随母返回故乡。自述当时境况为:“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依之亲。”从叔李某,不从禄仕,商隐与弟此后数年由从叔“亲授经典,...[详细]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详细]
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削弱了唐王朝的统治,致使唐德宗逼迫外流。后来,唐德宗之所以能回銮长安,全赖著名的爱国将领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公元727年,出生在今临潭县。18岁投于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军中任裨将。由于他武艺高强、作战勇猛,被王忠嗣...[详细]
李师师(1090年-1129年),北宋末年青楼歌姬,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并得到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有染,传说爱慕燕青,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李师...[详细]
李寿轩 (1906-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铁道兵司令员。 湖南省邵阳县(今邵东县)人,1906年3月29日出生于邵阳县流泽乡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投奔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当兵,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所在部队独立五师一团秘密士兵会。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同年8月加...[详细]
李朔(公元772年一821年)字直元,是西平王李晟的第三个儿子。以父荫起家,唐、晋二州刺史。李朔是一位以“奇”著名的将领。雪夜入蔡州,活捉叛将吴元济,是他所进行的一次很有名的军事行动。 唐宪宗时,淮西节度使吴元济,长期割据蔡州(今河南汝南),为害作乱。公元814年,吴元济叛唐大...[详细]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 ,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 。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