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贤(1903—1942),字亮如,原籍瑞安,幼时随父迁居嘉兴县。杭州政法大学毕业。时适值国共第一次合作,于1927年春参加国民党,任嘉兴县党部执行委员。四一二-政变后,受国民党 影响,一度担任嘉兴县党部清党委员,参加“清党”,后又被当权的国民党派系排挤。1930年起开始从事律师业务,在嘉兴集...[详细]
江祥凤(1917~1941) 潭牛镇文通村人。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尚未成年就为孤苦的母亲分担生活重担。当过砖瓦窑泥工,推过人力车、烧木炭出售和削制木屐等。从小好胜心强,艰苦的生活磨炼了爱憎分明、机智勇敢、多谋善变的性格。 1939年初春,替牛皮商运货到湛江出售,在冯坡的海边,目睹日...[详细]
蒋先云 (1902—1927) 蒋先云,男,1902年7月14日生于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村一没落书香之家。父亲蒋继堃是清末秀才,为人忠厚正直;母亲肖玉秀,人称“大脚婆”,朴实勤劳,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性情开朗人缘好。蒋先云兄弟姐妹八人,先云排行最小,五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先烈是孙中山先生...[详细]
蒋志坚 男,汉族,1959年出生,湖南永州零陵人,大学文化,中-员,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呼吸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1981年9月以来,一直在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984年在冷水滩发现首例川畸病;1985年开展了酶标法检测乙肝标志物,获冷水滩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986年进...[详细]
蒋治英 (1905~1989) 蒋治英,大坪塘乡大坪塘村人,县立甲种师范毕业后,曾任本村小学教师。民国15年,考入黄埔六期,加入国民党。民国1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师五十一团少尉排长,民国26年升为少校营长。民国34年晋升副旅长,至民国37年,任命为国民党军第二军九师少将师长。 19...[详细]
焦起铠(1904—1932),老县城第一巷人,清潼关厅抚民同知焦云龙之孙。1920年,求学于西安教会圣公中学。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同年任军校中共特支候补委员(也是军校国民党党部委员)。在为支部刊物《革命军》撰写的《我们对国家主义的态度》一文中,宣传...[详细]
吉大文(1828~1897) 字少史。崖州冲坡镜湖村(今属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冲坡镇)人。20岁赴琼山县府城应考,被主考官誉为“海滨之秀”。清咸丰元年(1851年)考中举人,以后3次赴京会试未中,例授内阁中书。因父母年老,辞官回乡,应邀到乐罗、鳌山两书院讲课,与乡绅倡捐重修崇圣祠(即崖州孔庙)。...[详细]
吉猛 利国 1908-1963,黄埔军校六期学生,原国民党陆军少将。历任津浦铁路护路大队排长,南京-第三团连长,上海市保安司令部保安一团营长、中校团附。 1937年在上海吉章简保安总团任特务大队长,日本进攻上海时他奉命率部奋起反击,历经三个月撤出上海。吉猛旋任预备第六师中校副团长,赴福建长汀...[详细]
司马丕(341年—365年),字千龄,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之侄,晋穆帝司马聃的堂兄弟、母周贵人。东晋的第六位皇帝,361年至365年在位。 公元342年,司马丕受封琅邪王。361年,晋穆帝去世,皇太后令司马丕登基,改元隆和。364年,司马丕断谷饵药以求长生结果中毒,崇德太后临朝摄政...[详细]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396年—419年在位23年。 司马德宗字安德,是东晋的第十位皇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被刘裕买通宦官勒死,终年37岁。谥号为安帝。...[详细]
晋鄙(?-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魏国将领,有“嚄唶宿将”之称。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晋鄙奉魏安釐王之命率军救赵,但魏安釐王由于惧怕秦军干涉,便下令阻止晋鄙进军。魏安釐王之弟信陵君魏无忌得知此事后,让曾经受恩于己的如姬-兵符,并前往晋鄙军中要求代领兵马。晋鄙心中仍存怀疑,魏无忌门客朱亥...[详细]
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7月26日),字世根,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母明穆皇后庾文君,东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25年—342年在位。 晋成帝于325年即位,因其年幼故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司马衍在位期间,任用外戚庾亮执政,试图排斥王导势力,振作东...[详细]
金东(?一1894),字韶初,号青岳。蒲门(今蒲城乡)人。小时聪明而志向远大。参加童试入场,受到脱衣解带的搜检,遂大怒掷卷而出。从此不再参加科举,专心讲求经世之学。清咸丰九年(1859)按例捐赀,以县丞分发福建,曾参与镇压金钱会、太平军。为人有胆识,敢发言,被认为“强项”人物,因而受到排挤。经常...[详细]
晋废帝司马奕(342年——386年)365年—371年在位6年。 司马奕,字延龄,东晋的第七位皇帝,晋成帝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之弟,又称海西公。司马丕死后,司马奕于365年(兴宁三年)2月23日即帝位,司马奕即位之时,桓温掌握朝政,而且桓温也有意废掉司马奕自即位为皇帝,但司马奕本身并无过失...[详细]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详细]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418年—420年在位3年。 东晋的末代皇帝,孝武帝子,安帝同母弟,最早封琅邪王,后被封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职。刘裕勒死安帝后,立他为帝。为刘裕所废,后又被刘裕派人用被子闷死,终年36岁。 桓玄之...[详细]
庾敬休,字顺之,其先南阳新野人。祖光烈,与仲弟光先,禄山迫以伪官,皆潜伏奔窜。光烈为大理少卿,光先为吏部侍郎。父河,当贼泚盗据宫阙,与季弟倬逃窜山谷。河终兵部郎中。 敬休举进士,以宏词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从事宣州。旋授渭南尉、集贤校理。迁右拾遗、集贤学士。历右补阙,称职,转起居舍人,俄迁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