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旼(jí mín)(758—约847),一作吉皎、吉耿,冯翊郡大荔县(今陕西大荔)人,唐诗人。元和初年(806)授河南登封县令,元和十五年(820)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令,晚年以御尉卿之职致仕(退休),致仕后居洛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三月二十四日,与白居易(772—846)、胡杲、郑据、刘真...[详细]
吉顼(?-700年),洛州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宰相。 吉顼进士出身,曾任明堂尉,后告发綦连耀、劝武则天诛杀来俊臣,被擢升为右肃政台中丞、控鹤监内供奉,成为武则天的心腹。他极力拥护李氏,曾规劝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使得唐中宗李显被立为太子。 圣历二年(699年),吉顼拜相,担任天官侍郎...[详细]
覃继麟(1922~1986) 化名老西,壮族,加方乡加方村人。青年时就读于广东中德中学和南宁高中。1944年春回乡任加方中心校教师,1947年元月任隆山初级中学教师。 覃继麟在南宁高中读书时就受到了马列主义的熏陶,要求进步。就任隆山初级中学教师时,校长罗绍韩勾结党政官僚,打击排挤进步教师,...[详细]
贾餗,字子美,河南人,第进士。太和初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转兵部,授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封姑臧县男。九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 餗进士擢第,又登制策甲科,文史兼美,四迁至考功员外郎。长庆初,策召贤良,选当时名士考策,餗与白居易俱为考策官,选文人以为公。寻以本官知制诰,迁库...[详细]
贾黯(1022—1065)字直孺。河南邓州穰县人。以直言敢谏闻名,首论韩琦、富弼、范仲淹可大用。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戌科状元。迁为著作佐郎,值集贤院,历官左正言、开封知府、中书舍人、给事中、御史中丞等职,与范仲淹友好,谒范仲淹说:“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后卷入“濮议之争”,临死前留...[详细]
贾躭,字敦诗,唐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授临清县尉。上疏论时政,改正平尉,从事河东检校膳部员外郎。历邠州刺史,政绩茂异,入为鸿胪卿。自大历至贞元,三为节镇,征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相位十三年,世称其淳德。躭好地理学,外国使至,必讯其山川土俗,因撰 《海内华夷图》 及 《古今郡国县道四...[详细]
贾复(9年-55年),字君文,汉族,南阳冠军(今河南省邓县西北)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 贾复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归顺刘秀后,随其击信都、攻邯鄣、战真定、破邺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战功赫赫。 建武三年(27年),贾复出任左将军。建武十三年(37年),定封胶...[详细]
缪嘉惠(?—?),字素筠,女,祖籍云南,清咸丰年间,生于西充晋城。其父书勋,举人,1855年被西充县令聘掌书院。缪嘉惠自幼习书画,工翎毛、花卉,秀逸清雅,楷书也过时人。时慈禧降旨在全国各地寻求替她代笔绘画写字的女子,缪嘉惠被作为四川推举的候选人。恰其兄赴京会试,即兄妹同行。慈禧召见,经面试与笔试...[详细]
贾兼善,字达夫(1918—1942),号达甫,宁陵县小贾楼村人。1938年在省立淮阳师范加入中国0,1938年0豫东特委派他到沈丘县开展工作,并随之建立县委,时任沈丘首任县委-。1940年调任0永城县委副-。7月,奉豫皖苏区委指示,到宁商柘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并组建了0宁陵县委,先后任宁陵县第一...[详细]
坚镡(?—50)字子伋,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原为王莽政权官吏,后投奔刘秀,随刘秀平定河北,镇压大 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二。刘秀称帝后,任扬化将军,封合肥侯。 投奔刘秀 公元23年(地皇四年)九月,王莽政权败亡,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详细]
蒋琬(168—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蒋琬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培养,并密表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建...[详细]
姜炳泰(1913-1980),渭南市临渭区吝店人。其祖母李氏,乃清代戏剧作家李芳桂后裔。其父姜龙田喜爱碗碗腔,能弹善唱。1927年在原渭南下吉小学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负责该校团的工作。l931年任大荔第一模范范团支部书记。1932年任共青团西安市委宣传部部长。1938年任下吉小学校长,同年加入...[详细]
姜登选(1880-1925) ,字超六,直隶省南宫县(今河北省南宫市)陈村人,奉系将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参加“同志会”、“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在四川副都统朱庆澜手下任职,先后随朱入黑龙江、广东。后来归于奉系。1922年被张作霖任为东三省陆军整顿处副监。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镇威军第一军...[详细]
蒋干(公元1525~1604年),字子健,号虹桥居士,江苏南京人。蒋嵩的儿子,隐居苏州的虹桥。善山水,清拔古雅,超过其父。作品有〈临流图轴〉,〈抱琴独坐图轴〉。...[详细]
江漪澜(1902-1968) 江漪澜,名势左,迎光乡峰岭村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年少时读过九年私塾,有一定阅读能力。15岁即随父学医,广泛阅读中医典集,并临床验证,尽得父传衣钵,又自开“妙缘堂”药店,精研医药,30岁即医名远扬。他擅长诊治内、妇、儿科诸症,其治...[详细]
蒋潘(1871-1944),字恢吾,号蓼庵,祖居睢县,后迁杞,住县城大南门街。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补行庚子、辛丑(1900、1901)恩正并科河南乡试举人,朝考大挑一等,授职拣选知县(未任),是晚清及民国年间河南著名学者一,有“南有李敏修,中有张开促孚,北有蒋恢吾”之誉。 蒋博览群...[详细]
蒋士奇(1885-1946),杞县城内北老集街人,幼习烹饪,20岁成名。后为生活所迫到军阀孙殿英处当小灶厨师,因不满孙的作为,借故返杞。 1927年蒋在县城中山大街创办大同饭庄,亲任掌厨。此时他已从业数十年,谙熟汉、满数十道名菜制作工艺,烧、烤、炖、溜、煎、炸、蒸、扒诸技得心应手,无一不精...[详细]
蒋廷黻(1895—1965),字清如,黄陂桥人(今黄陂桥乡)。幼入私塾,11岁就读湘潭益智中学。民国元年(1912),赴美国勤工俭学,先入奥伯林学院,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民国12年回国,任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教余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编著《中国近代外交资料辑要》一书。翌年任清华大学...[详细]
江统(?—310),字应元,西晋圉县(今杞县圉镇)人。生于世宦之家,性情冷静沉着,志向远大。成年后继承其父江祚之爵位,被任命为山阴县令。时,陕西、甘肃边境不断遭到氐、羌族的侵扰,为防患计,他作《徙戎论》上奏,为皇帝出谋划策,未被采用。他改任太子洗马,很受太子信任。后太子被废,迁许昌,江统送其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