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龄(1758-1814),字西庚,号印渚,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南通寺街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大考二等,提升为侍讲学士,武会试副考官。乾隆六十年(1795年)任国子监祭酒,并主试山东。后官至礼部尚书。胡长龄才誉卓著,位“江东三俊”(...[详细]
胡达源(1777~1841),清中兴名臣胡林翼的父亲,字青(清)甫,亦字云阁,号芸阁,湖南益阳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己卯科恩科陈沆榜进士第三人。 胡达源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道光元年,胡达源充仁宗皇帝实录馆纂修,不久,领馆事。《嘉庆皇帝实录》书成,胡达源晋升国子监司业。道光八年,...[详细]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东汉初年名臣。 幼治《韩诗》、《严氏春秋》,明天文历数。王莽窃国,-请其逊位,被拘系狱中,遇赦后徙居湖南苍梧山。建武初年,积 将军傅俊东征扬州,召为麾下长史。时军士荡无纪律,所在虏掠,恽建议戢抚士兵,由是百姓皆服,所向皆下。功成不受赏,翩然辞归故里,太守欧阳歙引为功...[详细]
惠子(约前370年—前310年),名施,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1-4]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为大哲学家庄子的至交好友。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惠施是战国时...[详细]
胡家玉(1808~1886),原名全玉,字琢甫,号小蘧,晚号梦与老人。江西新建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辛丑恩科龙启瑞榜进士第三人。 该科是为庆贺道光帝六十大寿特设恩科。胡家玉中探花后,授翰林院编修。道光二十三年(1843)胡家玉出任贵州学政。道光二十七年,充任刑部主事。咸丰二年,胡家...[详细]
胡金甫,男,高级政工师,1947年12月生,湖南安乡人,中-员,毕业于大连海军政治学院。1965年入伍,历任战士、学员、参谋、中队副政委、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职,海军上校军衔。1991年转业到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工作,曾任中共广州市纪委驻金融系统-组组长,广州市金融系统监察室主任。现任广...[详细]
胡明政(1904-1931):南漳县城关镇人。幼年就读于南漳城关中山完小。17岁考进江陵“行道中学”。1923年,胡明政读中学二年级,他与校内同学组织起了学生会,联合起来闹-。他们走出校园向民众宣传爱国思想,号召 “日货”,还组成宣传队,四处查抄“仇货”,有一奸商暗中以250两银子贿赂县长,仍旧...[详细]
胡萍萍,现名朝红阳,胡昭著之长女,祖籍桂东县城关镇,1957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高中毕业后下乡劳动。1977年考入广州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8年获理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期间,曾在国内外一级刊物发表十几篇学术论文。1990年被中山大学授予“作出优秀成绩的博士...[详细]
胡启隆,县在城厢(今上梅镇)井头镇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民国12年(1923),考入湘币厂附设职业学校金工科。不久,该校停办,转学到省立第一职业学校附设补习学校传习部织工科。民国14年,随新化旅省学生暑期社会服务团回县,分赴锡矿山等地宣传“五卅”惨案经过、帝国主义侵化罪行,推动了全县...[详细]
胡任舆在康熙二十年参加江南乡试得第一名,成为解元。此后却三次会试不中。胡任舆好学上进,品行端正,虽科场屡试不第,毫不气馁,终于大魁天下。胡任舆中状元后,即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而后,充日讲官。他恪尽职守,每次进讲,声若金石,侃侃而谈。康熙三十六年,胡任舆任丁丑科会试同考官,取士公正。官至詹事...[详细]
胡诗昕(1870-1958),字雍甫,号庸铁,祖籍河北荣城,先世迁杞县裴村店。胡生于杞,一岁丧父,出继于叔父。因叔父为县学秀才,博学多识,胡受家教影响,自幼勤奋好学,学业超群,18岁考取县学秀才,24岁考中光绪二十年甲午科河南乡试举人,授职拣选盐大使,未就职,在家设塾授徒。其间先后加入衡门诗社,...[详细]
胡诗俊(1906-1978),杞县城关人,自幼聪明勤快,垂髫之年即帮母亲烧火做饭,与烹饪结下了不解之缘。12岁拜名厨师朱培兰为师,在杞县明升楼饭庄当上了掌锅小师傅。 1927年他到大同饭庄操业,受其舅父、名厨师蒋士奇点拨,红白两案诸技日臻成熟,尤其精于蒸、溜、炸、扒和清汤制作,被众...[详细]
胡松林 (1885~1970) 胡松林,股村镇胡家村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随陆秀松至浏阳,陆介绍胡松林向例阳普迹镇著名中草药医生何某学医。经三年学习和实践,对骨伤、梅毒和疽虫等病诊治尤为精进。其师死后,游医至酃县(现炎陵县),娶妻安家。民国21年偕妻儿回归新田行医。时第六区黑砠岭...[详细]
胡稳奇,男,湖南省桂东县增口乡人,1962年生,1979年9月考入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学习,1983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南京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其间主要从事植物 学研究,从蚕豆上分离和鉴定了蚕豆的一种新 ,其主要研究成果曾在英国的一家著名刊物及国内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江苏农...[详细]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著作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胡寅生于宋哲宗元符元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年五十九岁。(宋史本传作绍兴二十一年卒,年五十九...[详细]
胡昭程,男,桂东县寒口乡寒口村人,1948年1月20日生。1966年5月在桂东一中加入共青团,1969年10月参加教育工作,1970年9月推荐至郴州师专学习,1972年7月毕业,获物理专业专科毕业证书,先后在寒口小学、寒口中学、桂东六中(桥头中学)任教。1975年2月在桂东六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详细]
胡昭著,男,桂东县城关镇人,1931年4月生,1955年湖南师范学院中文专修科毕业后,在河南焦作一中等校任中学语文教师,共29年,1984年调广东韶关教育学院从事古代文学教学,1987年获副教授职称。其主要著作有:《高中语文备课资料选》(1984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42万字)、《中国古代文...[详细]
胡子舆(1892-1931):又名胡应宽,南漳县武镇南关街人。1922年就读于武昌第二师范学校,此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国共合作时期加入了国民党。1927年为武镇区党部第四区分部负责人。1929年任中共武镇支部负责人,在家以开办大顺祥织袜铺作掩护,设地下交通站于铺内。1930年被选为武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