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良(1911~1998) 原名敦权,昌洒镇宝彩村人。1927年参加家乡共产党领导的童子军,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逃亡到泰国营工谋生。1936年参加泰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会活动。1937年被当地当局逮捕-几个月,出狱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39年回国。先后在延安安吴堡青年干部...[详细]
何凌汉(1772~1840),字仙槎,又字云门,湖南道洲人。清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彭浚榜进士第三人。 何凌汉年幼时异常聪明,好学。年仅16岁,在州、府两次考试中都名列第一,补为附学生员。父亲早丧,家境贫苦,他无钱备灯烛,夜晚凭点燃松枝照明,坚持苦读。在读经书时,总是边读边注释。正因为何...[详细]
何满宗,男,汉族,湖南常宁市人,1956年出生,主任,清华大学历史学硕士。历任《年轻人》杂志社副总,《湖南广播电视报》副社长,湖南广播电视广告公司、长沙世界之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广播影视中心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现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硬...[详细]
何梦瑶(1693—1764),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广东名医。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中式进士,并出任过知县和知州。清乾隆十五年(1750),何梦瑶因故辞官返回广东,先后在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主持院务。他原对中医学颇有研究,返回家乡后得以有暇余倾注于中医学的深造。何梦瑶对中医的五脏生...[详细]
何乃仁(1898~1972),又名久霖。西充县高院镇人。 1919年,彭县一女青年李松筠,为抗拒家庭包办婚姻而私逃成都,得何乃仁相助,遂结为兄妹,更名何乃莫。夏,为寻求救国之道,兄妹俩与马宗融、王莲魂等一起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秋回国,何乃仁便在上海开办实业,设照相馆,办牙刷厂等,皆得李松...[详细]
和洽 和洽,生卒年不详,字阳士,汝南郡西平(今河南舞阳东南)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汉末被举为孝廉,初时投刘表。曹操夺取荆州,拜和洽为丞相掾属。曹操被封为魏王,拜和洽为侍中,力谏曹操免毛玠罪。曹丕代汉为魏文帝,拜和洽为光禄勋,封安成亭侯,明帝时进封为西陵乡侯。转官为太常。为官“清贫俭约,以至卖...[详细]
何群(?—?),字通夫,进士,西充县观凤乡人。北宋庆历年间入太学,被推为学长。他认为三代取士都从乡里举拔,后世却专主文辞,而文辞中害道最深的莫过于赋。于是-请求革除以赋取士的弊政。当其主张受阻时,忿然烧掉已赋800余篇,被讲官逐出太学,遂返观凤草堂寺隐居,号“安逸居士”。后信佛,入北福寺青岩...[详细]
何荣,生卒年月不详,明威将军。元朝范县(白衣乡柳行头)人,其父琏公为东平路万户塔恩总管。荣继父职,先后任大都西北关厢巡检、溧阳知府、同知邵武军事等。任上,他英勇机智,功勋卓著,有功德碑多处。...[详细]
何瑞征考中榜眼后,授翰林编修。历任国子监祭酒。崇祯十五年(1642)出任江南乡试主考官,所选拔的人中许多都是十分注重名节的举子,如黄淳耀等,皆出其门。 李自成攻入北京,何瑞征被列为首选,授弘文馆学士,教习庶吉士,与韩四维、周钟、魏学濂等领班劝进、朝贺最先。四月初日,李自成命何瑞征掌管弘文馆。...[详细]
何舒(1884-1954) 何舒,字述榈,号竞心,严塘乡人,清光绪十年(1884)十月生。少时随叔祖何居鹤学中医,凡内、难、伤寒典籍等无不精读,尤潜心精研伤寒论。三十三年(1907)东吴大学毕业,先后在长沙驻省邵阳中学、邵阳爱莲女校等中学任英语教师18年,仍业余钻研中西医学。民国l5年(19...[详细]
何维柏(1511-1587),字乔仲,号古林。广东南海人。明代名臣。 早年专志研读儒学,受陈白沙的理学影响甚大。明嘉靖十年(1531)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再次赴京会试考取进士,并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后被升为监察御史。其间-皇帝建议停止征讨安南(今越南)的战事,皇帝一度接受...[详细]
何霞卿,今严塘乡下石村人。清光绪七年(1881)二月二十九日生。二十四年(1898)考入湖南时务学堂,与蔡锷同学。二十八年(1902),何霞卿撰文揭露邵阳-劣绅马某罪行,受到报复,愤而从军,入程潜部,并呈诗程潜日: 浩气横牛斗,如焚痛国仇; 诗书从此别,投笔效班侯。 程潜甚为...[详细]
何心榕(1892-1935),杞县何寨村(今邢口何寨)人,生于殷实农家,弟兄3人,居长。幼年在家读书,后入私塾,成年后佐父料理家务。父何祖泗略通文墨,思想倾向维新,二弟心桐于1922年前后就读于县城昭朴私塾,接受进步思想启蒙胧教育。每返里,父子4人常在一起研读《饮冰室文集》、《开演论》等书刊,留...[详细]
何许人 何许人,别名花滋,1882一1940年,安徽南陵人 。何许人曾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界的仿古高手,自己又开设“红店”自产自销,设帐授徒,著名花鸟画家、雪景大王邓肖禹、余文襄就出自其门下。曾在北京客居数年,结识许多前清的八旗子弟,前朝遗臣贵族 ;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临摹了大量的宋元大家的作品,...[详细]
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故居藏书画家赠品集》中,有一位淮阳籍书法家,他的四幅《七律、长征》书法条屏,和大名鼎鼎的齐白石、张大千和郭沫若等人的书法作品共列。他叫何仰羲。 那是1957年,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64周年,淮阳县各界共推何仰羲以书法作品为毛主席贺寿。何仰羲笔走龙蛇,神润机抒,秉烛...[详细]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 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振武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详细]
何以祥(1911~1994),西充县晋城镇滴水岩村新房湾人。1927年去杨森部当兵,后到张轩部。1930年11月该部被贺龙吸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他历任红二军团四师十团战士,红三军八师二十三团班长、排长、连长...[详细]
何子芝(?—?),西充县人,娶妻陈氏。1044年(宋庆历四年),为超度她母亲杨氏亡灵而书写和绘制了《妙法莲花经》。经卷共7卷,每卷长在11米至15米之间,宽约31厘米,共计6万余字。-用金银泥书写在磁青纸上。每卷前皆有长约1.5米的经变图。其内容为佛说法图及各种佛教故事,并有何子芝夫妇的供养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