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宇 [公元1907年-1969年]

  • 安宇(1907~1969),崇安县岚谷际下人,先后就读于崇安县立高等小学和福建省立中学。民国16年(1927)7月,在福州省立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月底回到崇安,在陈昭礼、徐履峻主持下,参与组建中共崇安县特别支部,任宣传委员。随后在崇安县立高等小学任教,向学生宣传革命道理,发展进步学生加入共青团。...[详细]

陈耿 [公元1905年-1933年]

  • 陈耿(1905~1933),原名浩源,号硬石,崇安县程家洲人。家中有田产数十亩,茶山近百亩。父亲陈更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乡村医生,家境较富裕。 少年时期,陈耿在城村私塾读书,后到黄土的新学堂学习。“五四”运动时,就读于崇安高等小学。受进步思潮的影响,他迫切希望毕业之后走出偏僻山区,到外地寻找...[详细]

道谦禅师 [宋][?-1155年]

  • 道谦禅师生年不详,游姓,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五夫里人。家世业儒,早年丧父母,因孤苦而愿从浮图。初到京师师事园悟大师,再师大慧宗杲,参禅20年,悟得密传心印。宋绍兴八年(1138年),归乡居仙洲山开善寺,与刘勉之、刘子翚等友善,相与探讨学问,并收集其师言论编成《大慧语录》、《大慧普禅师宗法武库》等...[详细]

丁辉如 [公元1904年-1933年]

  • 丁辉如(1904~1933),崇安县上梅地尾村人。民国17年(1928)3月,他与地尾村5名贫农秘密参加中共崇安县委领导的民众会。5月,当选为民众会代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28日,在中共崇安县委书记徐履峻领导发动的上梅-中,丁辉如是积极组织者之一。 民国18年7月,国民党卢兴邦部占据上梅后...[详细]

董世闻 [公元1902年-1985年]

  • 董世闻(1902~1985),崇安星村镇曹墩人。自幼随父亲在福州读书,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民国15年(1926)初参加中国共产党。这年底北伐军入闽,他在福州工人运动委员会任干事,负责人力车工人运动。 民国16年福州“四·三”事变后,他为躲避民国福建省政府的追捕回到崇安。7月底,参加中共崇安特...[详细]

傅汉亮 [清][公元1873年-1909年]

  • 傅汉亮,原住武夷山挂墩,天主教徒,以耕山、打猎为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法国神父大卫到建阳大竹岚毗邻的崇安挂墩,得傅汉亮及其弟银亮的帮助,制成大量鸟类标本。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春,英国人拉图奇在福州动物标本世家第二代传人唐氏三兄弟的陪同下,第三次到闽北,在黄坑街巧遇傅银亮,并得傅...[详细]

何昌世 [宋][公元1098年-1159年]

  • 何昌世(约1098~约1159),字正卿,崇安县上梅乡人。北宋宣和三年(1121)进士。建炎年间(1127~1130)任台州司理。金兵南下,宋高宗避居东南各地,官吏望风逃遁,唯独何昌世迎驾护驾,高宗剪下内衣尺许,慰勉他说,自从南渡以来国势紧张,政事繁冗,很多官吏没有力量去办理,唯独你尽忠为国。你...[详细]

胡安老 [宋][公元1076年-?]

  • 胡安老(约1076~?),字康年,崇安县五夫里(今五夫镇)人,以他哥哥理学家胡安国关系,荫补朝散大夫。他父亲临死前把两根荆棍交给胡安国,要他严格管教两个弟弟(安老、安止),但胡安国始终没有动用过。通过胡安国的抚养教育,两个弟弟感奋力学,在学术和品行上都得到社会的赞许。胡安老先补缺罗江县,后升迁袁...[详细]

胡宁 [宋][公元1105年-?,南宋理学家、教育家]

  • 胡宁(约1109~?),字和仲,崇安县籍溪(今上梅乡)人,胡安国幼子。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幼年跟随其父诵读经史。稍长,荫补将仕郎。秦桧当权,召他为试馆删定官。绍兴十八年(1148),秦桧子秦熺知枢密院事。桧向宁说:“熺近上任,外面议论如何?”胡宁语带嘲讽地回答:“外议以为相公必不为蔡京之所为...[详细]

胡宪 [宋][公元1085年-1162年]

  • 胡宪(1085~1162),字原仲,崇安县籍溪(今属上梅乡)人,胡淳之子。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学界称之为籍溪先生。幼年从学叔父胡安国。他与刘勉之、刘子翚都是朱熹的老师。胡宪于绍兴中以乡贡入太学,当时查禁伊洛之学,他与乡人刘勉之暗地传抄背诵。不久返回崇安籍溪,耕作卖药,供养父母,品德传闻朝野。...[详细]

江灏 [宋][公元1100年-1165年]

  • 江灏(约1100~1165),字良弼,崇安县兴田城村人。北宋宣和六年(1124)中进士。任上高县尉时,境内多盗贼,江灏擒获盗首,地方得到安定。宋高宗南渡时,他率部驰援护驾,受到朝廷嘉奖。升剑浦县丞,但没有到任。建炎四年(1130)农民起义军范汝为攻占建州,江灏统兵“剿捕”,因镇压农民起义军卖力升...[详细]

江瀚 [公元1927年-1990年]

  • 江瀚(1927~1990),崇安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饱受地主和土豪劣绅的欺压。民国37年(1948)进入福建省建阳师范学校学习,阅读进步书刊,接近进步组织。 民国38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回到家乡,发动群众,迎接解放。同年5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先后担任文化干事、情报站长、见习参谋、助理...[详细]

江默 [宋]

  • 江默字德功,今武夷山市人。宋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历安溪、光泽尉,皆有政声,后知建宁县,卒于官,百姓像而祠之。江默为朱熹学生,带所著的《易训解》、《四书训诂》向朱熹请教,朱熹说:“此先圣未发精奥也。”又称他“一意经史,无他嗜好,德行君子。”又考当朝典章,著有《纲集》36卷,呈于朝廷。 ...[详细]

江涛 [公元1974年-1992年]

  • 江涛(1974~1992),武夷山市岚谷乡黎口村人。生前是武夷山市第二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1992年7月4日,武夷山市遭受特大洪灾。江涛在岚谷乡黎口村抗洪救灾,奋不顾身地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把5名老幼乡亲从险境中转移到安全地带,最后在与洪水拼搏中英勇献身。 为表彰江涛热爱人民、舍己救人的高...[详细]

江禹烈 [公元1899年-1926年]

  • 江禹烈(1899~1926),原名江家辉,字甸之,崇安县城关人。父亲继承祖业,经营协泰盐店,兼管十几亩田产,母亲掌管家务。江禹烈上有长兄,下有4个弟妹。8岁时,他跟二伯读私塾。17岁时,他进入县立高等小学。 19岁时,江禹烈遵照父命,与仙店的农村姑娘周坤娥完婚。第二年,生下一个女儿。这年夏天...[详细]

蓝仁 [明][公元1352年-1400年]

  • 蓝仁(约1352~约1400) 字静之,武夷山星村镇人,明代著名诗人。约生于元至正初年(约1341年)。10岁时就喜欢诗词。元末,清江著名诗人杜本辞官隐居武夷山,蓝仁兄弟二人登门拜师学诗,受浙江四明任士林(松卿)的诗法。他还仰慕北宋隐居杭州的闽侯诗人林逋(和靖),无意科举,潜心随杜本学诗,策...[详细]

蓝智 [明][公元1357年-?]

  • 蓝智(约1357~?) 字明之,武夷山星村镇人,蓝仁之弟。约生于元至正初年(1341~1345年)。元末,他从三山(今福州之别称)林泉生习举子业,不久放弃功名,与兄蓝仁一道回乡,受业杜本门下,除诗词外,还学习著名理学家胡安国、刘子翚、朱熹、蔡元定的理学。闲暇时互相唱和,诗艺大进。 明洪武...[详细]

李弇 [宋][公元1110年-1178年]

  • 李弇(约1110~约1178),字季纯,崇安县城区人。南宋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任福建连城县令。当地民性凶狠好斗,李弇为政宽平,提倡孝顺、友爱、不欺侮人,任期中推行善政,受到黎民拥戴。当地伍家兄弟,曾因财产继承纠纷,连年争讼不决,李弇到任后对两兄弟喻之以理,双方大受感动,遂罢讼和好。当时有...[详细]

林敏 [公元1914年-1988年]

  • 林敏(1914~1988),崇安县武夷乡洋墩村人。民国18年在家乡参加贫农团和少年先锋队组织。民国19年(1930)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0年7月参加红军。 民国21年初,林敏在崇安县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10月,经中共闽北分区委任命为崇安县苏维埃政府主...[详细]

刘夔 [宋][公元981年-1063年]

  • 刘夔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生,字道元。建州崇安(今武夷山市)人。大中祥符(1008~1016年)进士,补广德军判官。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权侍御史。历江西、两浙、淮南转运使,加直史馆、知陕州,改太常少卿、知广州。所至有廉名。河北大水,民多流入东京,诏命刘夔以给事中、枢密直学士知郓州,发廪赈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