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雄(?~322)字兴长,刘阳(今浏阳)人。他于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起任长沙郡主簿,升湘州主簿,后迁别驾,旋自以门寒,谢职还家。司马示任湘州刺史,复起用他为舂陵(今宁远县)令。王敦叛,举兵抗击,雄为草檄,历数王敦罪,复募兵1000人驰 援湘州。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王敦部魏义破长...[详细]
易宗羲(1873~1913)字佑向,善化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补县学生员,后任江西巡检。宣统元年(1909)任省诲议局议员。三年,任湘路协赞会干事,反对清政府出卖粤汉铁路路权,力争湘路商办,并多方集股。同年在长沙成立体育会,与焦达峰联系,运动新、旧军反正。长沙光...[详细]
虞悝(?~322)长沙人。他与弟虞望仕郡为治中、别驾。东晋永昌元年(322),王敦举兵反。时虞母新丧,湘州刺史司马承以吊丧为名,问计于虞。虞兄弟建议固守长沙,传檄四方,各处同时发动。司马从之,并以虞悝为长史。然湘州兵寡力弱,四月为王敦部将攻陷。虞被俘,从容就义,后追赠为襄阳太守。 ...[详细]
袁绍先 (1893~1985) 袁绍先,字尔康,长沙县河西都九甲(今望城县霞凝乡)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15岁时到长沙源茂绸布店学徒,宣统三年(1911)入商业学校银行科,毕业后到宝华实业总会协助筹组工厂、学校、牧场。其间,曾与易誉谟、成章等组织“五族少年保国会湖南分会”。 ...[详细]
于定一 (1897~1930) 于定一,原名颜其初,字永兆,浏阳县永和碾石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菊溪高小毕业,为人性耿直,急人所难。永和镇上有个婆母-儿媳致死,因婆家势大死者冤不能平。他闻讯愤然而起,仗义执言,终使冤死者官司胜诉,颇得乡望好评。 1925年,他受聘于汤姓...[详细]
喻东声(1909~1928)宁乡县九都瓦子坪黄泥坳万水村(今属流沙河镇)人,清宣统元年(1909)生。母乇钟英工诗文,有《静禅堂诗草》。他幼随母读书识字。稍长人云山学校,毕业后人宁乡甲种师范。不久成为宁乡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宁觉””支部第一批共产党员。1926年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学习,被...[详细]
俞东枝,字岱青,善化县人,生卒年不详。道光二年( 1822)成进士,其时父死守制。至六年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十一年主持河南乡试。后任山西提学,升监察御史。在学官任内,严厉剔除弊端,录取多知名士子。任御史时,直言奏谏,敢于按律治事。禁吸鸦片,限期戒除,逾期不戒者判死罪。时广西巡抚上疏奏请展期...[详细]
余福星(1919~1974)女,1919年出生于武汉市,因养母嫁长沙湘剧艺人余佑文,乃姓余,从小随余佑文学戏。后入福禄坤班,习小生。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湘剧二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1958年选为长沙市戏剧工作者协会首届和第二届理事会主席。她苦攻著名湘剧生角吴绍芝的表演艺术,得“吴戏...[详细]
余籍传 (1894~1959) 余籍传,字剑秋,长沙县大苦竹坳(今属安沙镇)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早年就读上海中国公学,1917年留学美国,入伊利诺斯大学攻土木工程。1921年毕业回国,主持潭宝公路修建工程,任总工程师,竣工后受到国内专家好评。1924年任复旦大学等校土木工程教...[详细]
喻镜渊(1889~1952)字淡泉,宁乡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曾任国民党军队少将旅妊。1937年参加淞沪抗日战争。E海沦陷后还乡,任抗日自卫团第四防区主任。1949年6月,曾掩护中共宁乡县委机关的地F活动,并委派共产党员尹泽南、李品珍、林萼生任各乡民训主任。194...[详细]
余俊武(1900~1976)长沙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D)生,长沙师范毕业。1925年在隐储学校加入共产党,投身农运,任长沙县农协委员长。“马日事变”后,因被通缉辗转-于武汉、南京、淮海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新四军蘑新人党。历任三野炮兵十七团团长、第23军炮兵室主任、三野炮兵司令员兼军长...[详细]
余菊生 (1863~1934) 余菊生,宁乡县双江口人,清同治二年(1863)生。原以裁缝为业,后从师花鼓戏艺人鲁文智,先攻旦行,后习丑、净,文武埸皆精,是鲁文智“怀德堂”科班100余艺徒中,湘剧花鼓戏艺技全面的佼佼者。清光绪中期他与师兄杨冬梅至西湖传艺。客居南县期间,先后在老油闸、沙港...[详细]
俞诰庆 (1879~1927) 俞诰庆,字敕华,善化县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成年后考取举人,二十八年,被派留学日本,人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班。毕业后于同年10月回国,任湖南师范馆监督。三十一年,任长善学务处总督。他思想守旧,到任后以“整顿学风”为名,开除进步学生,禁止学生-结社,甚至...[详细]
喻士龙(1874~1947)又名盛畦,字震凡,宁乡人,清同治十二年(1874)生,清末秀才。终生从事教育,历任驻省师范、甲种师范、林山高小等校校长。1917年任县劝学所所长时,毛泽东、肖子升以“游学”身份来宁乡作社会调查,他热情接待,赠以川资。1932年,曹明阵在宁乡制造轰动全国的“宁案”时,以...[详细]
俞蕃同(1875~1909)字经颐,善化县人,清光绪元年(1875)生。父俞鸿庆,曾官翰林院编修。他少从父学,后人县学为监生,痛感时事艰危,究心世务。二十八年以官费留学日本,人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翌年春学成归国。同年5月,他与龙绂瑞在长沙创立“湖南民立第一女学”,为湖南开办女学之始。后历任湖...[详细]
虞望(? ~322)字子都,长沙人,虞悝弟。有操守,为乡党所称,曾仕郡为治中、别驾。永嘉五年(311),东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建康,广征僚属,号“百六掾”,虞在选中。人皆以为殊荣,虞则以为太滥,耻不应召。王敦叛,湘州刺史司马示以虞为司马,率兵击杀王党湘东太守郑澹。永昌元年(322),王将魏义攻长沙,...[详细]
余昭常,字华禄,1867年8月19日出生于湖南浏阳青草市。余昭常幼年跟随唐才常的父亲唐寿延发蒙读书,因读书勤奋,记忆力强,深受唐师的称许。余昭常成年后,体形魁伟,臂力过人,热爱武术,拳棍刀枪样样能行,乡人传说他14岁双手能举百斤。1890年,浏阳人谭嗣同之父谭继洵升任湖北巡抚,拟从家乡招聘一批有...[详细]
余肇康 (1854~1930) 余肇康,号敏斋,晚号倦知老人,长沙县人,清咸丰四年(1854)生。9岁丧父,赖母供其读书。逾冠补县学诸生,光绪八年(1882)中举人,十二年成进士,官工部主事,后以知府分发湖北补用。屡榷汉川、宝塔洲、汉口诸牙厘,充两湖书院提调,为政廉明,擢武昌、汉阳知府。...[详细]
曾鸫(?~1879) 名毓奎,字聚五,善化人,监生。太平军人湘,在乡办团练。清咸丰七年(1857)选重庆府经历,劝捐军饷。次年代理荣昌县事,任内平反冤狱,严办贪吏,有贤声。十年,以防御石达开攻重庆有功,实授知县,加同知衔。光绪四年(1878)知凤翔,以体恤民情,又捐俸助晋赈,升直隶州同知。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