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应琏 [清][公元1663年-1726年]

  • 孙应琏(1663~1726) 字仲美,人称“孙莱子”,浏阳枨冲市人,生于清康熙二年(1663)。初以饭店为业,时枨冲东南多山丘,一径直穿密林,常有强徒劫掠行人。他为行客着想,常清除道旁杂木丛草,修补路面,以广视野。每至黄昏,则劝止行人,或免费留宿。有一客留数日不去,孙待之如初。客甚感动,遂授...[详细]

粟戡时 [清][公元1882年-?]

  • 粟戡时 (1882~?) 粟戡时,字墨生,别号墨庵,善化县人,光绪八年(1882)生。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宣统元年(1909)七月当选为湖南咨议员,积极投身于保路运动。次年夏,他与陈炳焕、曾继辉、石秉钧被举为湘路拒款代表,进京-,曾断指血书:“湘路无庸借款,乞中堂主持。戡时谨上。”以示...[详细]

谭常恺 [公元1899年-1977年]

  • 谭常恺 (1899~1977) 谭常恺,字九思,长沙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早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后留学美国加州大学学习政治兼攻经济,1926年回国在上海银行推行合作事业,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相号召。不久他应易培基之邀去北京任农工部科长,次年返湘任湖南大学教授,兼中央军校...[详细]

唐蟒 [公元1887年-1954年]

  • 唐蟒 (1887~1954) 唐蟒,字圭良,浏阳县枨冲书堂冲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系清末反清志士唐才常长子。唐才常殉难后,他随家避居上海虹口,曾改名周家翰。后去日本人陆军士官学校习炮兵。1908年毕业回国,先后任汉阳炮兵指挥官、岳州镇守使。 辛亥革命后,唐蟒历任湖南陆军中将...[详细]

汤采芝 [公元1885年-1927年]

  • 汤采芝(1885~1927) 浏阳县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家贫,20岁投军,先后任班、排、连长。1926年,转入桂军任卫生连连长,参加北伐。后遭桂系排斥,愤然离队回乡。1927年春,积极参加当地工农运动,任工农义勇队三大队队长,5月加入共产党。“马日事变”后,他率部参加长沙“扑城”战...[详细]

唐才忠 [清][公元1875年-1900年]

  • 唐才忠(1875~1900)字次丞,后改为慈尘,浏阳县人,清光绪元年(1875)生,系唐才常大弟。初习医,受其兄影响,戊戌变法时在家乡推行新政。二十六年,参加自立军活动,任副统领兼掌军需。回长沙联络会众,并率领部分会众乘轮前往新堤参加起义。船中途搁浅,闻才常被捕消息,折回长沙。后返浏阳处理债务,...[详细]

唐成之 [公元1868年-1941年]

  • 唐成之 (1868~约1941) 唐成之,名济树,字成之,以字行,晚年自称成叟,长沙县谷山人,清同治七年(1868)生。先人几代为官,曾寓居长沙城南王家坪,家产甚丰。 唐成之青年时期,致力于科举考试。中年后子女多人因病夭折,几乎绝嗣,深感医术之重要。于是他访求中国古今医籍,耗家财收买...[详细]

唐徽典 [公元1884年-1952年]

  • 唐徽典 (1884~1952) 唐徽典,善化县慕云市(今长沙县暮云镇)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其父唐树德,擅长巫家拳,对田字六肘尤为精到。他自幼随父习巫家拳,及长身材魁伟,膂力过人。一次,他用双手将罩在水中的扮禾桶举上岸来,面不改色,观者无不咋舌。因其排行第六,遂被人叫作唐六扮桶。...[详细]

唐景焱 [公元1870年-1939年]

  • 唐景焱(1870~1939)长沙县人,系景森胞弟。与兄同时进学。辛亥革命后,先后同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妊沙师范、稻田女师、修业学校任教。工书法,擅隶书,一生精研金石文字,收藏汉魏以来碑帖,亦工楷书,著有《问架帖》问世。工诗,为湘东七子诗社、蝶社成员,与兄合著《同怀诗集》、《同怀词集》。 ...[详细]

唐景森 [公元1868年-1948年]

  • 唐景森(1868~1948)长沙县人。工诗文、朽法。辛亥革命后,先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长沙师范、稻田女师、修业学校任教。书法初学颜体,后习何(绍基)体,都极神似。为湘东七子诗社、蝶社成员,与胞弟景焱台著《同怀诗集》、《同怀词集》。H寇投降后,他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挽词中有句:“名本虚耳,惟报...[详细]

汤松

  • 汤松(1887~?)字寿军,长沙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初肄业于湖南高等学堂,后留学日本东京商业学校。宣统二年(1910)以半官费留学美国。1915年毕业归国,曾任上海中华书店、湖南高等商业学校校长。 ...[详细]

汤学成 [公元1897年-1935年]

  • 汤学成 (1897~1935) 汤学成,又名学诚,化名孔庆仁,浏阳县达浒长益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1924年他与妻弟聂逸仙在达浒开设司德堂药店,后以此为联络点,助舅父、共产党员黄建国等开展党的秘密活动,并于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秋,北伐军人浏阳,他投身...[详细]

汤一中 [清][公元1819年-1871年]

  • 汤一中(1819~1871)字子惠,长沙人。与兄汤蠖、弟汤彝皆有名于时,人称“三汤”。博学工诗,尤擅书法,摹古篆隶,得其深拙之气,草章亦称善。又擅刻印、善绘画,不轻与人交。同治年间(1862~1974)修《湖南通志》时,受聘典校金石文字,未赴任卒。 ...[详细]

唐有壬 [公元1894年-1935年]

  • 唐有壬 (1894~1935) 唐有壬,名林,浏阳县枨冲人,唐才常次子,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1913年赴日本庆应大学理财科学习,1919年学成归国,应聘于中同银行主持经济调查室。其间,他曾任关税会议专门委员,在《裁厘及抵补》一文中力主关税自主。1925年,受聘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详细]

唐源邺 [公元1886年-1969年]

  • 唐源邺 (1886~1969) 唐源邺,字李侯,小字蒲慵,号醉石,别号醉石山农,晚号蕉鹿翁,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于善化县龙喜(今属长沙县黄兴镇)。少随宦居浙,喜书法篆刻,后技益精进,逐渐成为中国著名浙派篆刻家兼书法家和碑帖鉴赏家。光绪二十九年他参与创建杭州西泠印社,继续发扬浙派艺术...[详细]

谭敬承 [明][?-1536年]

  • 谭敬承(?~1536) 长沙人。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中武进士。初官长沙卫守备,后调山西。修古北口边城有功,升郧阳参将。因镇压贵州少数民族起义,升贵州总兵。嘉靖十年( 1531)辞官归里,嘉靖十五年卒。善作诗,工书法。著有《按剑集》、《行边草》、《清美堂集》。 ...[详细]

谭胜达 [清][?-1875年]

  • 谭胜达 (? ~1875) 谭胜达,字榛举,长沙县人,生年不详。清咸丰六年(1856)投湘军霆字营,随鲍超与太平军作战,历小池口、麻城、黄安、太湖、宿松、石牌、黟县、丰城诸役,以功由行伍擢升至副将。十一年,他参与双港之战,攻克铅山,击败太平军李秀成部,赐号协勇巴图鲁。 同治元年(...[详细]

谭世勣 [宋][公元1073年-1127年]

  • 谭世勣(1073~1127)北宋长沙人,谭章子。宋崇宁间(1102~1106)成进士,教授郴州。崇宁五年(1106)中同学兼茂科,授秘书省正字。以不阿附蔡京,久不得调。后升中书舍人。曾向徽宗面陈六事,如惜名器、广言路、省浮费等,皆切中时弊。进给事中兼侍读,改礼部侍郎。靖康元年(1120),金兵再...[详细]

谭嗣襄 [清][公元1857年-1889年]

  • 谭嗣襄(1857~1889)初名嗣彭,字泗生,浏阳人,谭嗣同仲兄他在乡扶危济困,有“奇士”之称。读书注意经世,不屑为章句之学。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时,曾倡议助饷。后三赴乡试不第,发愤出游。十四年,赴台湾,被委榷风山县盐税。在任严约章,杜侵蚀,亲会计,勤考核,得当道赞赏。遂留台湾候补,拟改...[详细]

谭天觉 [公元1905年-1942年]

  • 谭天觉( 1905~1942)字赐符,长沙县临湘都茶亭(今属望城县荼亭镇)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青年时从军,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时负伤。1927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历任国民党军队排、连、营长等职。1941年抗日战争中,在范汉杰部二十七军先后任补充团团长、匕校作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