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华元 (1895~1972) 贺华元,浏阳县人,清光绪二卜一年(1895)生。13岁人长沙湘剧华兴科班,为第一科大师兄,习净行,工大花。由于天赋甚高,尊师好学,人科半年即能登台。出科后他人“同春”、“九如”、“福喜”等名班,技艺日益长进,戏路更宽。他早期以“火炮”做工见长,继 承湘...[详细]
何际元 (1908~1950) 何际元,号印三,宁乡县草冲任堂湾人,清光绪三卜四年(1908)生。1926年春入黄埔 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历任直属部队连长、营长,1937年后任武汉禁烟督察处巡缉队长、粤汉铁路护路队长,1941年升湘鄂赣边区挺进指挥部调查室E校主任。 1942年6月...[详细]
何梓林 (1875~1922) 何梓林,又名南薰、梓八,宁乡县九都杓子冲(今沙田乡长冲村)人,清光绪元年(1875)生。少时迫于生计,在家乡设馆教学,兼作乡间游医。三十年春,他与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夏果雅结成盟兄弟,在乡间见义勇为,替穷人打抱不平。三十二年,因替一受欺凌的乞丐...[详细]
何立前(1887~1929) 又名立泉,别名丽旋,化名辉昌,宁乡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湖南法政学堂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宁乡最早的11名共产党员之一。大革命时期,被选为同文镇团防分局局长,镇压了一批土豪劣绅。率先执行团防总局命令,将该镇0移交农民自卫队,改任区农民协会委员...[详细]
何迈泉 (1883~1944) 何迈泉,派名前众,号佩吾,长沙县新康都亭梓庙(今望城县格塘乡三合村)人,清光绪九年(1883)生。早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科,辛亥革命后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独立二团上校团长,不久弃职还乡。 1917年,何迈泉被委任长沙县新康团防局长,时三湘大地天灾...[详细]
何实嗣(1908~1989)女,宁乡县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从小受父亲何叔衡思想熏陶,1925年在长沙读书,即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马日事变”后,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沩山起义”。1928年初,到上海在毛泽民领导下从事地下印刷工作,与丈夫杜延庆装扮成商人,与敌人周旋10...[详细]
何雨农(1878~1954) 名劲,字雨农,长沙人,清光绪四年(1878)生。自号六不先生,晚年自称“三新翁”,系基督教徒。饱读经史,但不参加科举考试。光绪末年,与徐特立等创办梨江高小,宣统元年(1909)又与黎雪渠等创办县立第二高小。辛亥革命后,任湖南学务司模范演说团团长,并自办《演说报》。...[详细]
何章杰 (1896~1930) 何章杰,又名时迭,字萼初,长沙县丁字湾勒马山(今属望城县)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生。小学毕业后,考人武汉湖南旅鄂中学,继人汉口外国语学校英语系学习,毕业后任教于长沙县北山、丁字湾等学校。“五四”运动爆发,他受爱国思潮影响,毅然投笔从戎,八湘军讲武堂...[详细]
何振吾 (1900~1934) 何振吾,浏阳县城郊乐善桥熊家湾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少时读私垫3年,因家贫辍学务农,农闲时常挑货郎担走乡串村以维持生计。 他个性倔强,为人正直。时乐善桥设有为荒年赈灾的积谷仓,被豪绅卢兴岳把持。1925年春荒严重,卢又肆意抬高粮价盘剥穷人。...[详细]
贺执圭 (1899~1989) 贺执圭,又名毓湘,别号志军,宁乡县回龙铺竹山湾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1915年秋,他与刘卫黄(少奇)、任克峻三人赴长沙求学,初入宁乡县驻省中学。1918年独自考入北京宪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湘军第一师第一团见习,由少尉排长迭升至师直属宪兵大队长。...[详细]
洪赓舾(1898~1928)名涛,宁乡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幼与刘少奇同人私塾就读,相互砥砺,情同手足。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1921年回国,Jh任会同县县长、洪江厘金处处长厦长沙禁烟局局长等职,与湘军显要人物关系密切。1925年12月担任全国总工会副委员&的刘少奇,回长养...[详细]
瞿鸿机 (1850~1918) 瞿鸿机,字子玖,号止庵,晚号西岩老人,长沙县影珠山西冲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生。同治九年(1870)中举,次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元年(1875)大考翰詹,他列一等第二名,擢侍读学士,先后任福建、广西乡试主考及河南、浙江、四川、江...[详细]
洪兰生 (1875~1948) 洪兰生,又名本楠,宁乡县西冲山鹿角窑村人,光绪元年(1875)生。二十六年,他在武昌参与林圭、唐才常自立军起义,事败流寓汉口,与革命党人黄钺、成邦杰、黄易等人在上海组织“寰球中国学生招待所”、“广艺书局”;在武汉开设“益中书局”、“武库书局”、“大家来客栈...[详细]
洪荣圻(?~1912)字春岩,宁乡人,清术廪生。留学日本东京政法大学,宣统三年( 1911)回国,任宁乡驻省中学堂监督,鼓吹革命,参与长沙起义。光复后任湖南都督府司法司司长,致力于宣传法律常识。思想激进,见都督焦达峰、陈作新被杀,湘事日非,忧愤深再,有“济世不能,求死不得”之语。翌年夏卒。 ...[详细]
洪行(1902~1944) 字明达,宁乡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先后在湖南讲武堂、国民党陆军大学毕业。历任预备二师第四团团长、副师长、第六军新编=三十九师师长。1938年调滇西抗击日军。1944年10月在云南保山县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陆军中将。...[详细]
侯秋林(1922~1963)原籍湘潭,1922年出生。18岁到长沙湘宝玻璃厂当工人,后升至技师。1952年凋长沙玻璃厂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车间主任、厂工会主席、副厂长、厂党总支委员等职。1957年,他被派赴上海学爿先进的“半煤气”熔炉的建炉技术。回来后他克服困难按照“半煤气”熔...[详细]
黄锳 (1861~1930) 黄锳,字桐陔(也作同皆),长沙县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祖父黄冕官至云南迤东兵备道,父济曾任重庆知府。黄锳幼年随家宦游滇川,屡试不第,光绪末年捐资为两淮吕泗场邮课大使。在任七年,因母丧辞官归里。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其家乡(长沙清泰都)与胞妹...[详细]
黄曜(?~1945)长沙人,黄兴堂侄。早年就读于上海哈同大学,后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留校任政治教导员。1930年任国民政府赣粤闽边区江西兵部卜校科妊。1937年在重庆以“通共”嫌疑被关押,经黄兴夫人保释出外。次年任军委会后勤部副官处少将处长。1945年在昆明任中美合作所西南补给区司令部副官处少...[详细]
黄本龄(生卒年不详) 宁乡人,清道光五年(1825)举人。历知临桂、灵川等县。晋同知,升桂林知府。自律甚严,尝著《自镜录》以自励。署临川时,剔除陋规,减免重赋,百姓称颂。太平军起义后,受委办理粮台。不久病卒,赠道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