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克仙(1928-1948),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武竹村人。1928年3月出生,1946年3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8年在大湖河洋村执行任务时,因保长告密...[详细]
肖炳洋(1923-1947),福建省闽侯县廷坪乡西山村人。1923年2月出生,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7年8月因叛徒出卖,在执行任务途中遭受敌军伏击被捕,不久在...[详细]
肖择铨(1927-1947),福建省闽侯县廷坪乡西山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7年8月因叛徒出卖,在执行任务途中遭受敌军伏击被捕,不久在廷坪西山村遇害。...[详细]
肖择本(1920-1949),福建省闽侯县廷坪乡西山村人。1920年12月出生,1945年12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9年4月受命执行护送干部的任务时,在平湖村炎坪与敌...[详细]
肖择佃(1916-1947),福建省闽侯县廷坪乡西山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7年8月因叛徒出卖,在执行任务途中遭受敌军伏击被捕,不久在廷坪西山村遇害。...[详细]
肖择良(1920-1947),福建省闽侯县廷坪乡西山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7年8月因叛徒出卖,在执行任务途中遭受敌军伏击被捕,不久在廷坪西山村遇害。...[详细]
肖择贤(1898-1947),福建省闽侯县廷坪乡西山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7年8月因叛徒出卖,在执行任务途中遭受敌军伏击被捕,不久在廷坪西山村遇害。...[详细]
肖择益(1919-1947),福建省闽侯县廷坪乡西山村人。1947年2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7年8月因叛徒出卖,在执行任务途中遭受敌军伏击被捕,不久在廷坪西山村遇害。...[详细]
谢友楼(1920-1950),福建省闽侯县鸿尾乡南元村人。1920年2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参加革命。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于1950年11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第60师第179团,任副排长。1950年12月30日在第二次战役长津湖战斗中牺牲。...[详细]
许圣和(1922-1945),福建省闽侯县人。1938年2月在安徽参加新四军,随即进军部无线电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分配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任电台报务员。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40年起,先后担任军部机动电台、苏中军区电台分队长、第四纵队电台队长,新四军一师一旅电台台长。1945年3月随部...[详细]
杨立梧(1914-1949),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大湖村人。1914年7月出生,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9年5月参加罗源霍口攻打敌军后勤基地的战斗后受命返回大湖执...[详细]
杨胜(1933-1953),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晓岐村人。少年时代到漳州当理发学徒,1949年10月回到家乡积极参加土改运动,1950年1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随后任三岐乡民兵副队长。1951年10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军,在新兵训练中表现突出,曾受嘉奖。随后在第23军7...[详细]
严章(1928-1949),原名严书章,祖籍福建省闽侯县阳岐,父辈迁居福建省长乐县营前镇白牙潭边,以修船为生。严章自幼目睹日寇入侵,船业凋零,为补生计,常到船厂做工、江边劳作。1942年入长乐县立初中,受进步思想影响,开始抗日文学创作,其作品经常在福州《民主报》和《长乐民报》等报刊发表。1944...[详细]
曾阿忠(?-1941),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闽中抗日游击队联络员。1941年8月,日伪军化装成烧炭人偷袭南屿溪里山根据地,包围了陈亨源等闽中抗日游击队领导人。在危急情况下,曾阿忠不顾自身安危,一边果断报警,一边打开手电筒向山下狂跑,以吸引敌人,掩护同志们转移。敌人果然中计,陈亨源等领导人和游击...[详细]
曾道本(1920-1949),福建省闽侯县廷坪乡汶合村人。1920年12月出生,1945年12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9年4月受命执行护送干部的任务时,在平湖村炎坪与敌...[详细]
张华纯(1923-1949),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岭头村人。1923年3月出生,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市工作部古田游击队队员,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主力南下组织福州战...[详细]
张华蒲(1909-1949),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岭头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主力南下组织福州战役,张华蒲受命为解放军带路,在大湖岭头村...[详细]
张品南(1879-1927),又名御柳,号登瀛,福建省闽侯县傅筑乡人。中国现代养蜂业开拓者。 清光绪五年(1879)四月初二日生。家小康,自幼好学。其父张蛮,不惜卖田地,培养其读书上进。 光绪二十一年(1895),应县试中秀才。 宣统间(1909-1910),于福州法政学堂毕业后回乡...[详细]
张元奇(1858-1922),字贞午、君常,号姜斋,福建侯官县(今闽侯县)上街镇厚美村人。清末民初重臣。 清咸丰八年(1858)生。自幼饱读经书,后曾到台湾教书。 光绪十二年(1886),登进士第。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十五年(1889)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后升任监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