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生(1903~1972.9)名伯龙,字云生,寿光县王高镇王高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0岁始得入本村小学,所以他读书勤奋,深得老师赏识。 1923年,王云生应张玉山的邀请到张家庄教学,共同研读《共产主义国际》等马列主义书籍,学习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1924年4月,经邓恩铭、延伯真介绍,加...[详细]
王镇恶(373年6月11日-418年3月7日),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前秦灭亡后归晋,成为东晋名将。王镇恶官拜征虏将军,封爵汉寿县子,曾助刘裕平定叛乱,灭亡后秦。义熙十四年(418年),随刘裕次子刘义真留守长安时王镇恶被沈田子诬陷斩杀,享年四十六岁,追封龙阳县侯,谥号壮侯。 人物生平 早年经...[详细]
元代巴蜀作家,影响较大者不多。真正在全国享有盛名,受到朝野广泛尊崇者,首推虞集。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今四川仁寿)。其五世祖虞允文,为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曾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的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官至丞相。其父虞汲,曾任黄冈尉,宋亡后侨居...[详细]
俞通海(1329—1366年),字碧泉。明开国大将,河间郡公俞廷玉长子。早期占据巢湖为盗,后归朱元璋,擅长水战,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在鄱阳湖大战中救出朱元璋。官至中书省平章政事。 后在围攻平江战役中,中流矢身亡,死年三十八岁,无子。追赠虢国公、谥忠烈。 俞通海有兄弟二人,分...[详细]
虞允文(1110—1174),汉族,南宋隆州仁寿(今属四川眉山市仁寿县)人,字彬父,一作彬甫。绍兴进士。绍兴三十年(1160)使金,见其大举运粮造船,归请加强防御。次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今安徽当涂境内),适主将罢职,三军无主,而金完颜亮正拟渡江,遂毅然督战,大破金军。三十二年,任川陕宣谕使,...[详细]
张仁涛(1877~?) 安徽寿县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投效新建陆军炮队办理饷械事宜。二十八年(1902年)任北洋参谋处文案,后调任练兵处军令司办理庶务事宜。三十年(1904年)任陆军第三镇一等书记官。翌年调任第六镇一等书记官。宣统二年(1910年)任第六镇正军需官。三年补任江北军需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