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锲 (1933~2014.1.13) 安徽寿县人。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参加文工队和支前工作,曾在华东支前司令部下属蚌埠直属粮站担任调运员、调运组长、保管组长,《蚌埠报》文艺副刊。1978年起历任蚌埠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安徽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书记、常务书记、专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详细]
张国锋(1917—1968)原名张可封。寿光市胡营乡小张家庄人。1937年入伍,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鲁南沂蒙办事处锄奸科长、泰南专署-长、鲁中南军区保卫部部长、山东省公安厅厅长等职。战争年代多次立功。1978年山东省民政厅追认为革命烈士。 ...[详细]
张厚余 (1939~) 笔名汾菲、高楠。山西寿阳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历任北京建材局干校教师,太原市第十五中学教师,《太原日报》副刊部主任、科教部主任,高级。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评论集《寻芳屐痕》,散文集《秋华集》,古典文学集《傅山诗文选...[详细]
张景月(1904—1978)原名张怀峰,字景滁。寿光市留吕乡张家庄人。曾在张宗昌部下当过兵,后依靠其土匪六叔发迹。抗战前任本县二区乡农学校军事主任,借此职务之便,组织队伍。1938年初任国民党山东第八区游击队第一支队副司令,是年投靠沈鸿烈任山东省保安十五旅旅长。1939年任山东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详细]
张清林(1920—1947)祖籍寿光县宋家村,幼时随父逃荒到垦利县民丰村居住。抗日战争时期,在民丰村参加青年抗日先锋队、自卫团,积极为八路军送情报、抬担架、运弹药。1945年参加八路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羊口、寿光城和王高、侯镇的战斗0色完成任务,先后任爆破组长、爆破队长,荣立大功两次。...[详细]
张润苍 (1919—1982)寿光县上口镇上口村人。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一二九师宣传股长、八路军供给学校政治教员、晋冀鲁豫医学专门学校组织股长、北方大学医学院组织科长等。新中国建立后,任解放军华北医科大学政治处副主任、总后政治部组织科长、军委兽医大学政治部主...[详细]
张天佐(1906—1948)字仲辅,化名张道一。寿光市官家庄人。他1927年考入山东省警官学校,毕业后任利津县警备营连长、自卫团中队长、警察分队长。1932年考入山东省地方行政人员训练所,结业后任坊子分局、武城县、昌乐县-长。七七事变后历任昌乐县县长、国民党山东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详细]
张武扬 (1955~) 祖籍安徽寿县,生于湖北武汉。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1973年下放农村,1975年到工厂当工人,现任安徽省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过了这道坎》、《等待祝福》、《青花的韵味》等。散文集《青花的...[详细]
张玉山(1898—1927)字振儒。寿光县张家庄人。中共寿光县党组织创始人。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任寿光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书记。1925年任中共寿光支部书记。 1926年4月领导建立了寿光县农民协会,同年任中共寿光县委书记。1927年病逝。 ...[详细]
赵传真 (1914—1968)又名赵清如,化名李亚洲。寿光市人。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历任副中队长、连政治指导员、八支队政治部干事、营政治教导员,县敌工部长兼武工队长、大队长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保卫部...[详细]
赵寄舟(1911—1969)又名赵继周。寿光市人。1934年因参加-被开除学籍并遭逮捕。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参加蔡家栏子抗日武装起义,任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中队长兼指导员,同年10月任中共寿光县委军事委员,后任八路军寿光独立营营长、寿光独立团团长。1943年当选寿光县...[详细]
赵绍玲 (1951~) 笔名向娅。女。河北灵寿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东城区职工业大中文专业。1969年参加工作,历任内蒙古兵团军垦战士,北京电影机械厂工人,北京图书馆学术活动部副主任,《北京图书馆馆刊》常务副主编,《中国民航报》、记者。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详细]
赵魏(1885—1912)字象阙,又名星民,原名庶庆,改名魏。寿光县斟灌城里人。他幼读私塾,少年时即有救国之志。15岁值庚子乱,曾作《义和团论》,内有“其志可嘉,其识甚陋”等语,其识见颇受父兄辈所称许。1903年正月,入县立小学堂,1906年,因学绩优秀,被选送青州中学堂。在校期间结识同盟会员李...[详细]
周翠华 (1967~) 笔名周习。女。山东寿光人。1989年毕业于昌潍师专,后曾在潍坊科技学院任教。1997年调寿光市国土资源局工作,兼任寿光市作协主席,维坊市作协副主席。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少男少女》、《土窑》、《婚姻危机》,散文集《心绿》,短...[详细]
朱东洲(1874—1947)字效坤,号敬舆。寿光市朱家村(今名石桥村)人。民族资本家。1920年在济南五里牌坊南小梁庄建成山东第一个水泥厂——致敬洋灰有限公司。经过12年艰辛经营,1932年始产水泥,实现了其“实业救国”的宿愿。 ...[详细]
朱海观 (1908~1985) 笔名海观。回族。安徽寿县人。1937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英文系和历史系。1940年后历任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中苏文化协会研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苏联塔斯通讯社驻中国总社英文翻译,《世界文学》杂志部组长、编委,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顾问。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详细]
朱剑秋(1901—1942)又名朱护农、朱崇潮。寿光市人。1928年任昌乐县硝磺局长,1929年离职。1933年在济南裕祥银号任经理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曾被国民党逮捕入狱, 经组织营救获释。1935年回寿光与党组织取得联系。1938年任中共寿光九区区委书记兼区长,1940年调任博兴县县长。194...[详细]
朱瑞福 (1943~) 笔名占原。山东寿光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历任寿光县委秘书,县文化馆副馆长,《潍坊日报》群工部、采通部主任,高级。中国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理事,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烛光》,另外发表中短篇小说《...[详细]
朱志明(1918—1946)字寿亭,原名朱永福。寿光市前下舟村人。南京东方中学毕业后, 于1937年返回家乡,在本村组织青壮年成立抗日自卫团。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独立二团, 任三连副连长。1940年率两个排在博兴王文庄与日伪军激战,取得重大胜利。19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