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秉忠 [公元1910年-1939年,革命烈士]

  • 马秉忠(1910—1939),国民革命军暂编骑兵第一师第二旅少将旅长。 青海临夏县四十里铺人(现属和政县)。回族。父辈即为军人。在宁海军服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抗日热潮,作为军人,马秉忠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马秉忠更是为国家的命运担...[详细]

司马义·艾买提 [公元1935年-2018年,维吾尔族]

  • 司马义·艾买提,男,维吾尔族,1935年9月生,新疆策勒人,195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3月参加工作,中央高级党校新疆班毕业,大专学历。 1952年至1954年新疆和田地区土改训练班学员,在策勒县搞减租反霸和土改工作。1954年至195j新疆策勒县四区团工委书记、团县工委书...[详细]

宋人杰 [清][公元1812年-?]

  • 宋人杰(1812—?)字栒候,晚年改名芑培,东平镇人。邑乘称其“少,沉毅有大志”,自幼聪慧好学,尤热衷于苦练书法,稍长,便以楷书逸闻遐迩,登门求字者接踵而至。道光十三年(1833),赴乡试中举人,时方二十二岁,游学京师,潜心经史诗文,研磨兵食吏治,以期报效国家。道光十八年(1838)在京参加会试...[详细]

唐英 [清][公元1682年-1756年,清代陶瓷艺术家]

  • 唐英(1682-1756年),清代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沈阳人,隶属汉军正白旗,能文善画,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 官内务府员外郎,值养心殿。雍正六年,命监江西景德镇窑务,历监粤海关、淮安关。乾隆初,调九江关,...[详细]

王来任 [宋][汉军正黄旗]

  • 王来任,字宏宇,奉天人,汉军正黄旗,天聪八年(1634)举人(误,天聪八年举人实为王来用,非王来任)。康熙四年以副都御史巡抚广东。 在逝世前不足一年,上任广东巡抚一职。由于当地受到迁界令的影响,居民生活受到很严重的打击。于是他便实地考察和调查,了解居民实际的影响情况,结果辛劳之下得到重病。他...[详细]

闫伟

  • 闫伟男,1959年9月出生,内蒙古土左旗人,汉族。2004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科协副主席,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委。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政协常委。 1978年至1981年就读于原内蒙古林学院林学系。1982...[详细]

萧公权 [公元1897年-1981年]

  • 萧公权(1897年11月29日-1981年11月4日),原名笃平,自号迹园,笔名君衡,江西泰和人。1920年,自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专业和康奈尔大学哲学系。1926年取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爆发后,迁成都...[详细]

夏学今 [公元1923年-1995年]

  • 夏学今(1923年12月-1995年10月)安徽和县人。原马鞍山市百货公司会计师。1958年调至马鞍山市,先后在向山区商业分局、百货公司向山商店、解放路百货商店、百货公司批发部任主办会计;1984年调入百货公司计财科,负责公司批发部和湖滨商店会计辅导工作;1987年调入百货公司企管科。他财会技术...[详细]

许延二 [唐][公元830年-?]

  • 许延二(830—?),字德勋,宣宗时官任银青光禄大夫,与兄叶延二一同掌皇室库钞,兄弟二人同时受谗被贬,遂偕兄弃官南徙辗转入闽,始入东湖下池,开辟“许洋”,创建“清平庄”。后择居于当时感德场之梧桐(今澄源乡上洋村),发展农业生产,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创建梧峰书院,是为政和历史上第一座书院,开政和...[详细]

颜虬松 [五代十国]

  • 颜虬松,名仁贤,字又青,以号行世。祖籍山东琅琊,后自徙京兆(今西安)系唐朝大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之八世孙。后汉隐帝朝(949年)以明经而仕,官拜通事。五代时社会动荡,朝代更换频繁,加之虬松崇尚道学,厌弃仕途,于是弃官优游入闽北,在望浙山(道教名山,在今西津)遇吴十七。吴十七曾任后周谏议大夫,因得...[详细]

叶延一 [唐][公元828年-?]

  • 叶延一(828—?),名德猷,本姓许,因避祸而改从母姓。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白马渡。唐宣宗时与弟许延二同朝为官,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兄弟二人同掌皇室库钞,因遭御史刘姑司谗害,贬谪楚州山阳令,遂携眷及随从33姓南下,后弃官入闽,由福州沿闽江北上,宣宗大中十年(856年)农历四月抵政和。先卜居于东湖(今...[详细]

尹直 [明][公元1431年-1511年]

  • 尹直(1431—1511),字正言,江西省泰和县沙村镇高垅村委尹家村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为翰林院正七品编修。成化中,历任翰林学士、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修《英宗实录》,正德中卒。谥文和。 1454年,中进士,殿试第九十九名。 1475年,尹直从正五品跃升为正三品礼部右侍郎。 ...[详细]

曾庆衍 [公元1928年-1949年]

  • 曾庆衍(1928-1949),福建省平和县崎岭乡人。1928年9月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5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任闽南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9年3月18日在南靖县金山新村与进犯的国民党保安团作战中牺牲。...[详细]

张酺 [汉][?-104年]

  • 张酺(?-104),字孟候,东汉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 张酺少时从祖父张充受《尚书》,又师事太常桓荣,学习勤奋,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渐负盛名。永平九年(66),明帝为四姓(指樊、郭、阴、马四家外戚)小侯在南宫开学,...[详细]

张东杲 [公元1907年-1928年]

  • 张东杲(1907-1928),字若晦,太和县关集人。1921年考入阜阳省立六中读书,因 学校无理开除太和学生而愤然离校,旋考入南京江苏省立第一中学高中理科,曾主编太和旅宁同乡会刊物《太和之光》。1925年考入北京工业大学,思想上开始接受马列主义。“三•一八”惨案,他是工大学生--的组织者之一, ...[详细]

张海观 [公元1881年-1950年]

  • 张海观(1881-1950),字鹤云,号秋谷,安徽省太和县关集人。民国书法家。 清光绪七年(1881)生。幼习四书五经,全县童试第一。 光绪十八年(1892),12岁,执笔研墨学书,始临碑,习《黄甫碑》。 光绪三十一年(1905)9月,清廷废除科举,遂入安徽优级师范学堂读书,部试优等...[详细]

张洪 [公元1915年-1981年]

  • 张洪(1915-1981)和县张家集乡人,父亲早丧,14岁离家,打短工,当旁听生,靠奋发自学当上小学教员和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他阅读革命书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6年(1937)9月,在太原参加一O四师游击干部训练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文水县三区区长。次年任营教导员...[详细]

张炯 [公元1901年-1938年]

  • 张炯(1901-1938),字洞若,太和县关集乡盐店村人,水利专家。出身地主家庭,幼时读私塾数年,后入县立高等小学,民国8年(1919年)毕业于阜阳省立六中,旋即考入南京河海工程大学。1924年大学毕业,先在黄淮水利部门工作,后调至国家经济委员会,从事水利工程设计。为勘察地形,不辞艰辛,足迹遍及...[详细]

张亮 [公元1899年-1942年]

  • 张亮(1899-1942)字叔明,和县白桥乡张家湾村人。江苏一中毕业,先后入山西大学、北京大学就读。民国19年(1930),任和县初级中学校长。任职后,筹划复校,在喜雨亭四周建造房屋7座,后又建造大礼堂。学校由1个班58人,扩增为5个班200余人,日趋正规。民国23年(1934),离校他任。民国...[详细]

张世豪 [唐][公元847年-?]

  • 张世豪(约847—?年),字未详,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魏陵乡。唐末其祖父张岩官任福建都团练使,遂徙居闽县。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黄巢起义军攻占政和,世豪之父张谨时任福建招讨使,率官兵与黄巢起义军鏖战于铁山屯尾(今名九战丘),因援断粮绝而全军覆没,殁后葬铁山。战事结束后,张世豪择地卜居于黄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