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小泉(1896—1976) 男,演员、教师,浙江嵊县崇仁镇下相村人。早年拜本村相元坤唱“落地唱书”,与同师兄弟相元祥及裘招全在嵊县、余杭、临安城乡唱书。后上台演戏,工小生。1917年前后,年轻的相小泉与刘金玉合作,将《十八相送》、《楼台会》两个唱书节目改编为剧目,在嵊县农村首次搬上舞台,成为...[详细]
小白玉梅 女,一级演员。原名朱巧凤。浙江省嵊县上里村人,1921年4月8日出生于上海。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自幼随父学戏(其父白玉梅,系越剧早期男班“四大名旦”之一)。1933年,其父领衔的男班演于上海天海楼,她首次登台客串,与男班老生童正初合演《武家坡》,一炮打响。继而与男小生高月升合演《关王...[详细]
谢秀娟 女,二级演员,祖籍浙江嵊县,1939年1月出生于上海。1954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前身)工刀马旦兼学花旦。文戏由竹芳森、项彩莲等越剧老师启蒙,武功得到京剧老师沈枫主教,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1959年戏校毕业后,进入上海越剧院,先后在男女...[详细]
邢爱芳 (小筱丹桂) 女,演员。浙江嵊县人,1929年4月出生。1944年在嘉兴一个家乡人主办的越剧科班里学艺。半年后,经人介绍到上海天宫剧场拜名伶筱丹桂为师,从师三年,在老师的身教言传下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旦角。老师不幸受-致死后,于1948年10月应邀去温州市东南剧院,以“小筱丹桂”艺名挂牌...[详细]
邢桂芬 女,演员。浙江嵊县人,1931年8月出生。1942年夏,进入裘光贤为班主的小小高升(即新高升)舞台科班学戏,工老生。由男班师傅张小林、裘福标教文戏,京剧艺人相华、传贵授武功。除学习越剧传统文戏外,还学演了《长板坡》、《走麦城》、《斩经堂》等一批京剧剧目,打下了扎实的功底。经过4年的科...[详细]
邢胜奎(1911—1980) 男,导演。原名邢汝忠,浙江嵊县太平乡人。出身戏剧世家,父邢洪培系木偶艺人兼坐唱班教师。12岁随父搭“丹桂舞台”(木偶班)学艺,配唱徽戏。离木偶班后于1927年至1933年,先后搭三新大连升、文武紫云等徽班唱老生。1934年因倒嗓改入女子越剧班,先后在天华舞台、日月...[详细]
邢湘麟, 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县太平乡人,1917年10月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30年进嵊县沃基霓裳仙云科班学戏三年,工老生。1933年出科后,在杭州等地演出。1938年8月在上海更新舞台参加四班联合义演。之后,先后与赵瑞花、李艳芳、姚月明、竺素娥、邢竹琴、尹桂芳等名角合作,演出于老闸...[详细]
邢雪琴(1904—1972) 男,琴师。原名邢延钟,浙江省嵊县下南庄人。家贫辍学后,一边做小贩谋生,一边进“坐唱班”学唱京戏,同时研习丝竹吹打。3年满师后,即自己组班教唱,或外出坐唱,对京剧旦角与老生唱腔均熟悉。1931年至杭州进“大华舞台”戏班拉琴(该班兼演京剧、越剧)。1935年转入施银花...[详细]
邢月芳, 女,演员。小名邢水金,浙江省嵊县长乐太平乡人,1920年1月31日出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2年入当地霓裳仙云科班学艺。在启蒙老师张瑞标(绍剧演员)的教导下,功底扎实,很快被启用挑大梁,至金华、兰溪、东阳、义乌一带演出《杨五郎削发》、《投军别窑》等戏。后当客师,与姚素贞、叶小婉等...[详细]
邢竹琴, 女,演员。1921年3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嵊县沃基村。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州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第三届文代会代表。1931年春,进黄泽越新舞台与王杏花、孙妙凤等同科学戏,业师金荣水。在科班里年龄最小,除多演童生角色外,还演花旦、小生、...[详细]
许金彩 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24年1月出生。1937年进科班学戏,工花旦。同年参加宁波天然舞台班底配戏演出。1941年到上海参加陈素娥、尹树春为首的戏班,演出于天潼戏院。1943年至1945年先后在姚水娟、傅全香领衔的剧团,演出于皇后、红宝戏院。1946年先后与金雅楼、尹树春搭档挑梁...[详细]
许菊香 (1916—1995)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人。童年曾到上海吴淞第二永安纱厂做工。1931年1月,进嵊县后山镇白佛堂天蟾凤舞台科班学戏,师从生元(人称生元老生),工老生。1932年6月,随姚月明、范月楼、竺灵芝领衔的女班到上海,首演于永乐茶园。1935年1月至1937年12月,改演头肩...[详细]
许瑞春 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州人,1922年1月出生。1933年入嵊县黄泽文明舞台科班学戏,工老生。1937年5月,随竺素娥、孙妙凤为首的素凤舞台演出于上海老闸大戏院。1946年初在上海自组瑞春越剧团,与金雅楼(小生)、李慧琴(花旦)等合作演出于金门戏院。1947年3月起,在少卿剧团与筱少卿、...[详细]
杨海泉 男,二级演奏员。浙江嵊县人,1932年4月出生。14岁始,继父业在新兴舞台科班乐队学艺,在传统的锣鼓、曲牌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并学会了弹、拉、吹、打多种乐器,17岁开始拉主胡(越胡)。经多年实践,他在伴奏中能根据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烘托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体现越剧各个时期唱腔过门的风格特...[详细]
杨琴芳 女,演员。浙江嵊县长乐镇人,1928年12月20日出生。1941年入科班学戏,并在嵊县、杭州、嘉兴、上海等地演出。1951年至1959年在金华市自力越剧团和金华越剧团为老生演员。1953年起担任团长。1954年参加浙江省首届戏曲会演,在《钗头凤》中饰陆游之母获演员三等奖。1955年进浙...[详细]
姚镛(1191~?)(生年据集中《继周圹记》‘馀年将四十而鳏’推定),字希声,号雪篷,又号敬庵,剡溪(今浙江嵊县)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理宗绍定元年(1228)为吉州判官。六年,以平寇功,擢守赣州。因忤帅臣,贬衡阳。嘉熙元年(1237)始离贬所。景定五年(1264)掌教黄岩县学。镛工...[详细]
姚宽,字令威,号西溪。会稽嵊县(今浙江省嵊县)人,宋宣和3年随父迁居诸暨,其子姚侃、姚仅为诸暨市浬浦镇陶姚村姚氏迁入祖。宋代杰出的史学家、科学家,著名词人。 姚宽聪慧异常,博闻强记,精于天文推算。其尤工词章,篆隶及工技之事。后来姚宽以荫补官。吕颐浩,李光帅江东的时候,都招姚宽致幕府中。奸臣秦...[详细]
姚水娟 (1916—1976)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后山村人,原名姚文贤。1930年进群英舞台科班学艺,先工生,后工旦。开笔师父为男班演员竺焕泉,教得细、教得深。武功师傅为绍班的竺基焕,教得严、教得狠,使姚初入梨园就学得扎实的基本功。在科班后期又得女子越剧创始人金荣水的亲授,学会了几出“新衣戏...[详细]
姚素贞, 女,演员。1921年出生于嵊县下任村。1930年进坎头村“醒狮剧社”女班。1931年转入华堂镇大王庙大华舞台与尹桂芳、毛佩卿同师习艺,攻旦。1940年与王杏花同赴上海。后与徐玉兰同台献艺,徐玉兰的拿手戏《红楼梦》首次演出的林黛玉就是姚素贞扮演的。在40年代前期,她还与号称“越剧皇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