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珂表

  • 张珂表,又名契如,嵊州石璜镇寺根村人。早年就读于崇仁公学,1923年,考入杭州商校,1924年辍学,进嵊县农工银行当学徒,后转为职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著名爱国人士史量才创办的上海量才流通图书室附设的读书指导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和左翼文艺书刊。1935年,通过上海“生...[详细]

张扬

  • 张扬,原名周小兰,曾化名方莳、王立均、孟小非,嵊县开元五村人。1941年,在中共嵊县党组织的影响下,参加当地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长乐区委宣传委员、长乐区委书记等职,并以小学教员职业为掩护,开展组织抗日团体、发展党员、输送先进青年参加部队等抗日活动。 1945年...[详细]

张仲愚 [公元1899年-1951年]

  • 张仲愚(1899.10 — 1951.2),嵊州沙园村人。1923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校丝织专业,后去上海,入纬成绸厂。1926年,与同行的几个技术员合股开办宝华绸厂。1927年,任天衣绸厂厂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关厂回家。 1938年,张仲愚当上了国民党嵊县画图乡乡长。1941年底,嵊县县城...[详细]

周泰福 [公元1883年-1950年]

  • 周泰福(1883.11— 1950.9),字汰束,又字无羁,晚年号冰渔老人,嵊州开元镇人。曾就读于政法学堂,毕业后赴江西任法院推事,后辞职回到开元,学习中医学,并兼任开元蒙学堂教师。 辛亥革命时期,周泰福深感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参加光复会。在家乡率先剪去辫子,并积极宣传光复会的主张,深得辛亥志...[详细]

周亚卫 [公元1889年-1976年]

  • 周亚卫(1889—1976),又名信文,字振家,号普文,嵊县普义乡(今嵊州甘霖镇)白泥墩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杭州的浙江弁目学堂,由秋瑾介绍入光复会,并参加皖浙起义的准备联络工作。徐锡麟、秋瑾遇难后,仍返新军。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参加光复杭州之役。1912年考入北京陆军大学。...[详细]

郭持平 [公元1894年-1980年]

  • 郭持平(1894—1980),字若衡,又名孝琪,嵊县太平乡(今嵊州长乐镇)石砩村人。1914年,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历任排长、连长、师参谋等职。1926年,任19路军前敌指挥部参谋长,投身北伐,任师参谋长、副旅长。1929年2月,参加“蒋桂战争...[详细]

黄阿宝 [公元1905年-1948年]

  • 黄阿宝(1905—1948),又名文宝、定邦,嵊县(今嵊州)谷来镇下东山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上山为盗,流窜于嵊北和绍兴孙端等地,成为绍嵊一带著匪。1941年4月绍兴沦陷,乘机假借三区专员兼保安司令邢震南命令,收缴绍兴县 局的 械,纠集旧部,窜至孙端一带“游劫”。不久,又与自称第三战区游击编训委...[详细]

楼光来 [公元1895年-1960年]

  • 楼光来(1895—1960),字昌泰,号石庵,嵊县(今嵊州)石璜镇楼家村人。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任南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外语系主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建国后,任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英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专攻莎士比亚...[详细]

楼映斋 [公元1846年-1923年]

  • 楼映斋(1846—1923),又名景晖,嵊县(今嵊州)石璜镇楼家村人。清末在宁波开纸行,后至上海创办丝厂、茶栈,产丝锦、珠茶外销。合资在萧山创办通惠公纱厂、合义和丝厂,任总经理,并任清廷农工商部顾问,后又创办钱江、乍浦商-司,出资万元修嵊县南桥。...[详细]

马逢伯 [公元1889年-1968年]

  • 马逢伯(1889—1968),字志援,号天骥,嵊县春联乡(今嵊州崇仁镇)马仁村人。入嵊县中学堂就读,为首届毕业生。后结识竺绍康、王金发,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奉命回嵊招集革命志士60余人,编入敢死队,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建元后,就读浙江法政学堂,加入国民党。曾作为...[详细]

钱叔亮 [公元1904年-1977年]

  • 钱叔亮(1904—1977),乳名善初,字毓良,笔名苏林、阳生、重行等,嵊县剡源乡(今嵊州开元镇)杜塘村人。童年就读于嵊县瑠田、坎流和剡山小学,后考入杭州安定中学、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肄业)。1927年,加入国民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支部书记、总支书记、区委宣传委员、党团书记、城区...[详细]

商笙伯 [公元1869年-1962年]

  • 商笙伯(1869—1962),名言志,号安庐,嵊县(今嵊州)长乐镇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江西省湖口知县。在晚清、民国政府中从政数十年,洁身自好,学画不辍。民国初,在上海与名画家吴昌硕、王一亭、倪墨耕等过从甚密,艺术大有长进。在《东方杂志》上刊出的水墨画《荷花翠羽图》颇受好评。一二八事变...[详细]

竺绍康 [清][公元1877年-1910年]

  • 竺绍康(1877—1910),字履占,号酌仙,又称“牛大王”,嵊县(今嵊州)金庭乡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组织平阳党(平洋党),与王金发结成生死之交,从事反清革命。三十年,与谢飞麟等创办大同学社,参加光复会。次年任绍兴大通学堂襄理。后随秋瑾与徐锡麟联络会党,任光复军分统,商定在皖浙两省...[详细]

宋希尚 [公元1896年-1982年]

  • 宋希尚(1896—1982),字达庵,嵊县(今嵊州)城关镇人。1911年入上海英华书馆。从小目睹剡溪为患的惨状,立志学水利。1917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9年赴美留学,入麻省理工学院,继入布朗大学,1924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后去德国、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瑞士等国考察水利建设。...[详细]

童杭时 [公元1877年-1949年]

  • 童杭时(1877—1949),字喧甫,号愚隐、枕溪,嵊县(今嵊州)下王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参加光复杭州之役。1912年,任浙江法政学校校长。1913年后,赴日学习法政。1917年回国,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此后一直在司法界工作。历任最高法院民庭庭长、福建高等法院院...[详细]

童济时 [公元1886年-1943年]

  • 童济时(1886—1943),又名德淼,字济川,号渠轩,嵊县(今嵊州)下王村人。与其兄童杭时均为绍兴府学堂学生,加入光复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随徐锡麟联络会党,次年留日学习警监。1911年参加光复杭州之役。1916年参加讨袁和 运动。后长期在司法界工作,曾兼代大理院院长。...[详细]

王邈达 [公元1878年-1968年]

  • 王邈达(1878—1968),名孝检,号若园、盎叟、覆船山农,嵊县普义乡(今嵊州甘霖镇)白泥墩人。博通经史,尤精《周易》。早年就读于杭州紫阳书院,尊父命弃儒从医,遍读家藏医籍。27岁在家乡行医,后至沪、杭,医名渐著。1919年,在嵊县开办芷湘医院,自任院长。1924年,因在杭以处方一剂治愈富商沈...[详细]

王金发 [公元1883年-1915年]

  • 王金发(1883—1915),原名逸,谱名敬贤,字季高,号孑黎,乳名金发,嵊县(今嵊州)广利乡董郎岗村人。幼聪颖,性豪侠,爱习武,善射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乌带党。二十八年归附平阳党,任首领。三十年考取秀才,与同乡志士创立大同学社,秘密进行反清活动。三十一年在绍兴大通学堂加入光复会,为...[详细]

魏淇园 [公元1885年-1970年]

  • 魏淇园(1885—1970),又名六瞻,嵊县(今嵊州)黄泽镇白泥坎村人。从小爱好民歌小调与玩弄乐器,吹、拉、弹、打样样俱会。绍剧、滩簧、徽戏、梆子、小歌班、调腔各戏皆能。创作《春风》、《夏雨》、《秋收》、《冬乐》四个大型乐曲,获省创作奖、优秀演员奖和民间艺术活动奖,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详细]

吴殿扬 [公元1880年-1974年]

  • 吴殿扬(1880—1974),又名殿标,字绍庸,嵊县浦口乡(今嵊州浦口镇)棠头溪村人。出身儒医世家,喜练拳舞棒,清末武秀才。 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浙江武备学堂求学时,杭州拱宸桥已划为日租界,日本人为宣扬武士道精神,在拱宸桥摆擂台,殿扬挺身而出,击败日本武士高木兆雄、上月三郎,轰动杭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