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士逵 [清]

  • 陆士逵(生卒年未详),字鸿淅。原籍河南,清初随父避战乱至江南,初居慈溪,旋迁鄞县。少耍戏伤臂,求医拳师王瑞伯得愈,遂拜王为师。积数年功,得王之武艺及医术。(一说少入武林学武,兼习伤科。)以石碗铁筷进餐,使铁烟管吸烟,均取其重而练臂力。据传其轻功能立于纸灯笼上,硬功可指捏竹碎。艺成后一度任绍兴南明...[详细]

陆银华 [公元1895年-1967年]

  • 陆银华(1895—1967),又名延鋆,六世祖陆士逵始迁居鄞县江东百丈街(今属江东区)。以武道、伤科传家,时称“浙东第一伤科”。早年承庭教,习文练武,得祖传伤科秘技,又深研名家叶天士、王清任之说。18岁时因巧用腰力腿劲一举治愈一渔民髋臼脱位,声名大振。20岁始自立开诊,求医者甚众。整骨上骱,手法...[详细]

卢于道 [公元1906年-1985年]

  • 卢于道(1906—1985),鄞县人。早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获解剖学科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后长期从事神经解剖学研究、教学,历任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教授兼理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时期,投身抗日民主-。1946年5月参与发起成立九三学社...[详细]

卢址 [清]

  • 卢址(生卒年未详),字青崖,一字丹陛,鄞县县城人。诸生,博览嗜古,尤喜聚书,遇有善本,不惜重价购藏。闻亲朋有异本,必宛转借抄,晨夕校雠。积30余年聚至数万卷,遂仿“天一阁”式样在石板巷建藏书楼,取韩愈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救终始”意,名“抱经楼”,与杭州卢文招“抱经堂”为浙江东、西两...[详细]

吕复 [明]

  • 吕复(生卒年未详),字元膺,晚号沧州翁,鄞县人。幼丧父,因母久病不愈,遂志学医。初从衢州郑礼之学,继研读历代名家医著,据临床所得,著《内经或问》、《灵枢经脉笺》、《五色诊奇眩》、《切脉枢要》、《运气图说》、《养生杂言》等。另著群经古方论》,评述历代医书,又作《论诸医》文,评述历代名医颇中肯。博学...[详细]

毛弘 [明][公元1430年-1471年]

  • 毛弘(1430—1471),字士广,号贞斋,鄞县西乡乌岩人。明天顺元年(1457)进士。六年授刑科给事中,议论慷慨激烈,疏奏殆无虚日,权奸见之每为胆寒。成化三年(1467)上元节,宪宗命词臣作《鳌山灯火诗》,以娱两宫,编修章懋等三人因谏阻受廷杖谪外。他奏称三人出身草茅,初居翰苑,竟能不顾自己而敢...[详细]

马彦祥 [公元1907年-1988年]

  • 马彦祥(1907—1988),原名履,笔名尼一、司徒劳,鄞县人,生于上海。马衡之子。1925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从洪深学戏剧,参加复旦剧社、辛酉剧社演剧。1928年毕业,次年参加上海剧艺社。1930年去广州,参加广东戏剧研究所,主编《戏剧》双月刊,1932年主编《戏剧电影周刊》。1934年后执教...[详细]

沙文汉 [公元1908年-1964年,沙氏五兄弟]

  • 沙文汉(1908—1964),原名文源,又名文舒,字叔温,化名张登,鄞县塘溪乡沙村人。沙孟海弟。1921年入宁波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次年转鄞县甲种商业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任中共沙村支部书记、鄞奉区委委员。1927年元旦发动上千农民进奉化县城,驱逐县知事。四一二-政变后遭通...[详细]

盛履谦 [公元1916年-1991年]

  • 盛履谦(1916~1991),九三学社社员,浙江鄞县人。民国24年(1935年)赴日本东京齿科专门学校留学。回国后在上海开设牙科诊所。建国后,1952年至西安市第四医院工作,历任口腔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重要论文有《口腔黑色素瘤》、《电针-在口腔外科的应用》、《口腔颌面部针刺-...[详细]

沈光文 [清][公元1612年-1688年]

  • 沈光文(1612—1688),字文开、斯庵,晚年自号宁波野老,鄞县栎社沈光村(今石碶镇星光村)人。《栎社沈氏家谱》载。沈氏初从宋高宗南渡居鄞。幼承家学,擅词赋。明天启七年(1627)补博士弟子员,崇祯三年(1630)中乡试副榜,九年以明经入南都国子监就读。十二年参与《留都防乱公揭》署名,揭露阮大...[详细]

石人望 [公元1906年-1985年]

  • 石人望(1906—1985),一名惠良,鄞县陈婆渡石家村(今属钟公庙镇)人。以善吹奏口琴闻名,1929年于上海创办大众口琴会,讲授口琴吹奏法,组织独奏、重奏、大合奏演出。1956年出席全国首届音乐周时,受周恩来总理推荐,为来访的南斯拉夫艺术家表演独奏。多次出席全国文代会,历任上海市文联委员、中国...[详细]

万表 [明][公元1498年-1556年]

  • 万表(1498—1556),字民望,号九沙山人、鹿园居士,鄞县人。17岁袭父职为宁波指挥佥事。昼习骑射,夜诵经史、孙吴兵法,以诸葛亮“宁静淡泊”自励。明正德十四年(1519)中武举第一,次年成进士,授职浙江把总。十六年迁都指挥佥事兼督漕运,修垫漕路,赈济淮北饥民。嘉靖四年(1525)升任浙江掌印...[详细]

王鲲 [公元1905年-1927年]

  • 王鲲(1905—1927),乳名宗宝,又名经奎,原籍奉化连山乡外王高岙村(今大堰镇),生于鄞县江东忠介街(今属江东区)。1921年入华英学堂读书,参加万人反帝-。毕业后进宁波邮电局作拣信工。1925年五卅运动中,发动邮电工人参加--。同年秋加入共青团,冬转为中共党员。次年秋,组织邮电、纱厂及甬曹...[详细]

王瑞伯 [清][公元1617年-1669年]

  • 王瑞伯(1617—1669),原名征南,又名来咸,字瑞伯,以字行,鄞县人。祖居县城灵桥门外,8岁随家迁居宝幢同岙村(今属五乡镇),与武当派拳师单思南邻居,后拜单为师。数年后,得其传。又游武夷山,投原少林寺方丈碧眼禅师门下学技五载,功更精。一度任镖局镖头,在江浙海面保解饷银。中年在宁波设帐授徒,兼...[详细]

王说 [宋][公元1010年-1085年,庆历五先生]

  • 王说(1010—1085),字应求,鄞县人。受学于王致,始与“四明庆历五先生”另4人讲学于妙音书院,后在县西武陵村建桃源书院,教授乡里30余年。宋熙宁九年(1076),神宗书赐“桃源书院”额。卒赠银青光禄大夫。庆历五先生之一。...[详细]

王致 [宋][庆历五先生]

  • 王致(生卒年未详),字若一,宋鄞县人。以道义化乡里,隐居桓溪 (今横街镇 溪)讲学授徒。宋庆历五年(1045)聘为县学师,不受;授秘书省校书,亦不赴。安贫乐道,乡人颂其德行,称鄞江先生。卒后葬栖凤山。知县王安石称:“四明士大夫立言以垂后世者,自先生始。”庆历五先生之一。...[详细]

万斯年 [清][公元1617年-1693年]

  • 万斯年(1617—1693),字绳祖,号谵庵,浙江鄞县人。清初学者,万泰长子。 明末避乱-,必载书满车。白昼务农,夜间集子弟讲习,设教桃源书院,培养了一批人才。兄弟八人(其中万斯同尤以史学节操名世)均已学显,时称“万氏八龙”。...[详细]

万斯选 [清][公元1629年-1694年]

  • 万斯选(1629—1694),字公择,学者称白云先生,鄞县人。万泰第五子。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亡,隐居不试。黄宗羲应万泰邀,来宁波讲学,他与兄弟斯大、斯同等同听讲,为18个高足之一,以“躬行君子”著称,同辈视为模范,黄宗羲亦以诤友相待。尝说:“学者须验之躬行,方为实学。”取朱熹“半日-...[详细]

万泰 [清][公元1598年-1657年]

  • 万泰 (1598~1657) 字履安,晚号悔庵,明清际鄞县县城人。1636年(崇祯九年)举人。从学于刘宗周,后加入复社,并与余姚黄宗羲、无锡顾杲、吴县杨廷枢等聚讲于南京,以激扬名节自任。时权臣阮大铖复出擅权,他参与署名《留都防乱揭》以逐阮大铖,士林称快。后任户部主事。明亡避至榆林,衣道士服,榆...[详细]

万言 [清][公元1637年-1705年]

  • 万言(1637—1705),字贞一,号管村,鄞县县城人。万斯年子。少与叔斯大、斯同从黄宗羲学,以古文著称。清康熙十四年(1675)中举人,为教习,期满授知县。明史馆开局,总裁徐元文荐7人纂修,他即其中之一,授文林郎,独成崇祯长编,兼修《盛京通志》、《大清一统志》。性耿直,不徇私情,明故臣杨嗣昌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