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方等(公元528 - 公元549年),字实相,南梁宗室,梁元帝萧绎长子,梁敬帝萧方智异母兄。母为正妃徐昭佩。萧方等少年聪慧有才干,且精于绘画, 但却因为母亲徐昭佩的缘故,屡遭父亲梁元帝嫌弃,恐惧和绝望之中带兵出征以自寻死路,果然溺水而死。 由于其父起初为湘东王,故他被称为湘东世子,之后又被...[详细]
萧方矩(?~554年),字德规,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世祖孝元帝萧绎的第四子,母亲为袁贵人 ,太子。 少时勤学,仪容举止十分可观。初封南安县侯,随父亲在江陵。太清初年,为使持节、督湘、郢、桂、宁、成、合、罗七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寻征为侍中、中卫将军,给鼓吹一部。 元帝承制...[详细]
萧方略(?~554年),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常州市)人。梁元帝萧绎第十子,贞惠世子萧方诸的同母弟,母亲为王贵嫔,始安王。 母亲王氏是王琳的二姐,十分得宠,以此方略也十分为元帝钟爱。侯景之乱爆发,萧绎需要联结西魏,方略年始数岁便被遣入关为人质 。元帝亲送至都城附近,执手?amp;#91;欷,...[详细]
梁敬帝萧方智(543年―558年),字慧相,小字法真,梁元帝萧绎第九子 ,母夏贤妃,南朝梁皇帝。初封兴梁侯,后改封晋安王,出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梁元帝遇害。王僧辩、陈霸先商定,以萧方智为梁王、太宰,承制行事。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详细]
萧方诸(537~552年),字智相,梁元帝萧绎次子。母为王夫人,湘东王世子。 幼时聪警博学,明习《老子》、《易经》,善谈玄,风采出众,善辩论,特为父亲所钟爱,母亲王氏又得宠。萧绎长子萧方等作战身亡,萧绎对方诸说:“不有所废,其何以兴。”,有立嗣之意,拜他为中抚军做自己的副手,又出为郢州刺史,...[详细]
江夏王萧锋(474-494年) ,字宣颖,太祖萧道成第十二子。永明五年,为辅国将军,南彭城、平昌二郡太守。转散骑常侍。七年,迁左卫将军,仍转侍中,领石头戍事。九年,出为徐州刺史。郁林即位,加散骑常侍。隆昌元年,入为侍中,领骁骑将军,寻加秘书监。 遇害 锋有武力。高宗杀诸王,锋遗书诮责,...[详细]
始安靖王萧凤,字景慈,始安贞王萧道生子,官至正员郎。卒于宋世,谥靖世子。明帝建武元年,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始安靖王。改华林凤庄门为望贤门,太极东堂书画凤鸟,题为神鸟,而改鸾鸟为神雀。子萧遥光嗣。...[详细]
萧欢(?~534年),字孟孙,南兰陵中都里人。梁武帝萧衍之嫡孙,昭明太子萧统长子,母蔡氏,后追封为“昭德皇后”。初封华容公,任东中郎将、南徐州刺史。531年(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萧统去世,因武帝不想以少年人为嗣,又因为之前与昭明太子萧统有嫌隙 ,于是在迟疑再三后立自己的三子、萧统同母弟晋安王...[详细]
长沙威王萧晃,字宣明,太祖萧道成第四子也。少有武力,为太祖所爱。宋世解褐秘书郎邵陵王友,不拜。升明二年,代兄萧映为宁朔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初,沈攸之事起,晃便弓马,多从武容,熏赫都街,时人为之语曰:“焕焕萧四伞。”其年,迁为持节、监豫司二州郢州之西阳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 太祖践祚...[详细]
萧绩(504年—529年7月30日),南梁南康简王,字世谨,高祖第四子。天监八年,封南康郡王,邑二千户 萧绩,初为轻车将军,领石头戍军事。十年,迁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南徐州刺史,进号仁威将军。绩时年七岁,主者有受货,洗改解书,长史王僧孺弗之觉,绩见而辄诘之,便即时首服,众咸叹其聪警。十...[详细]
萧钧(473-494),南朝齐诗人。字宣礼,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太祖第十一子,出继伯父衡阳王道度。武帝永明四年(486),为江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后迁征虏将军、骁骑将军,转左卫将军、中书令、领石头戍事。又迁散骑常侍、秘书监,不拜。隆昌元年(494),改加侍中。性至孝。好学,善属文。与王智深...[详细]
萧岿(542年-585年),字仁远,西梁宣帝萧詧第三子,南北朝时期割据政权西梁的第二位皇帝,公元562年—585年在位。 萧岿机敏善辩而有文采。善于安抚驾御部下,能得到部下的欢心。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其父萧詧称帝,立萧岿为皇太子。西梁大定八年(562年)萧詧去世,萧岿继位,次年改元天保...[详细]
萧纶(约507—551),据《南史》记载,是梁武帝萧衍第六子,生母丁充华。萧纶字世调,小字六真。封邵陵王。谥携,西梁谥忠壮 萧纶有两个儿子:长子萧坚,字长白;次子萧确,字仲正。 此人性格暴戾,见解及行为都很荒谬,但在他的儿子,相对还算好的。次子萧确,忠义智勇,给他挣回不少分数。...[详细]
南齐安陆昭王萧缅(公元454年—公元491年),字景业,容貌清秀、举止优雅。最初担任秘书郎,为刘宋邵陵王刘友的文学侍从、中书郎。南齐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封为安陆侯,食邑千户。 齐武帝即位,担任代理前军将军、并兼职辅国将军、吴郡太守,在任期间吴郡的风俗大为改善。竟陵王萧子良在写给萧缅的信...[详细]
南平王萧锐 (476年—494年10月28日),字宣毅,太祖萧道成第十五子也。永明七年,为散骑常侍,寻领骁骑将军。明年,为左民尚书。朝直勤谨,未尝属疾,上嘉之。十年,出为持节、都督湘州诸军事、南中郎将、湘州刺史,以此赏锐。郁林即位,进号前将军。 延兴元年(494年),害诸王,遣裴叔业平寻阳...[详细]
萧铣(583年-621年),西梁宣帝萧詧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西梁靖帝萧琮堂侄,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首领。 隋大业元年(605年),萧铣之叔伯姑母被隋炀帝册立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于是被任为罗县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年),萧铣在罗县起兵,自称梁公。十月,自称梁王。唐...[详细]
萧续(504年—547年12月9日),南梁庐陵威王,字世訢,梁武帝萧衍第五子。少年时,萧续就英勇不凡、臂力超人,骑射游猎每每百发百中,深受梁武帝喜爱。长大后,萧续不但沉溺美色,而且恣意敛财,以至于他府中仓库都放不下他蓄敛的财富。他还经常购置马匹兵器,蓄养豪杰。直到临死时,他才有所觉悟,并向梁武帝...[详细]
萧岩是南梁帝萧琮的叔父,587年八月,隋帝杨坚征召后南梁帝萧琮至长安朝见。萧琮叔父萧岩率众投奔陈帝国。被陈后主封为陈东扬州刺史,杨坚下令废除后南梁帝国,南梁帝国结束(502-587)。 陈吴州刺史萧瓛能得物情,陈亡,吴人推萧瓛为主,右卫大将军武川宇文述帅行军总管元契、张默言等讨之。落丛公燕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