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望,1905年8月29日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为生活所迫他9岁时就被父亲送到舅父家牧牛,那段生活杨望曾在《懒牛多屎尿》一文中形象地描述︰“我们都是农家的少年牧童,……天天在坭田里掘田、除草或牧牛。穿的是一二件'老裘婆',是二十几代的祖宗遗留下来的,一年补一年,到现在至少有十余斤重...[详细]
杨文楼(1920~1944﹒8),河北丰润人。 1941年,杨文楼在丰滦迁联合县第三总区区长海瑞祥的影响下参加革命。翌年随海瑞祥到“口外”开展工作,任凌青绥联合县四总区八分区区长,成为海瑞祥的得力助手。同年3月,杨文楼到青龙山东乡洼子村开展工作,与木头凳伪行动队遭遇,中弹负伤被俘。被捕后,他...[详细]
颜汉章,乳名昌儒,1903年生于广东海丰县陶河村。兄弟中他排行第五,参加革命后,代号“阿五”。18岁时进海丰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开始接受新的思想教育。一小校长杨嗣震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一面协助彭湃搞农运,一面在学校里利用周会、校会、朝会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颜汉章对“马列”、“革命”、“社会主义...[详细]
阎锡九(1905—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供给部部长 原名阎广勋,化名王继先,祖籍河北省丰润县大岭沟村。他弟兄三个,姊妹两个,排行第三。他的家乡大岭沟坐落在丰润腰带山下,是一个贫困的山村。阎家祖祖辈辈以种几亩贫瘠的山地为主,常常是吃不饱穿不暖,以糠菜度日。1895年,阎锡九的父亲...[详细]
袁佐龙,字振亚,化名杨学耕,1901年出生在江西省永丰县龙云乡白鹇洲村一富裕农民家庭。1915年入永丰县立小学读书。 1918年,袁佐龙小学毕业后,在家一面帮助父母耕作,料理家务,一面继续自学;此外还参加社会活动,与进步人士交往甚密。1922年寒假,永丰籍在吉安省立第七师范读书的宋大勋回到家...[详细]
余祚征(?~约1645),字符之,号文斋,明代文学家。明崇祯十六年(1643)会试列副榜,授凤阳府(今安徽凤阳县)推官。对唐王聿键因勤王被罪锢高墙,祚征待之以礼,及聿键在闽自立,而祚征已卒,因赠应天府丞,谥忠贞。著有《文斋文集》11卷。同年(公元1645年)去世的名人: 曾亨应 (1617~16...[详细]
北宋天文学曾民瞻发明制造的晷漏,对于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曾民瞻(生卒年不详),字南仲,永丰睦陂(今永丰县坑田乡)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曾朝阳,庆历二年(1042)进士,叔祖父曾匪,庆历六年(1046)进士,号称“二曾”。堂兄曾元忠,大观三年(1109)进士,则爱好...[详细]
张化东(1914﹒6~1999),原名张保中,辽宁西丰人。 1932年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2月,参加延安东北干部训练班。后任冀东“东北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12月临抚凌青绥联合县工委组建后,任工委书记。1943年7月至1945年4月,任临抚昌联合...[详细]
张经辰,1903年10月11日出生于云南省盐兴县(今禄丰县)琅井镇。其家境贫寒,父亲行医,母亲操持家务。弟兄三人中,张经辰最小。他自幼性情爽直,聪慧好学,深得长辈们的钟爱,大家节衣缩食供他读书。后来张经辰的父亲离家另娶。母亲一气卧床不起,哥哥被迫外出谋生,留下张经辰母子相依为命,孤苦地度过艰辛的...[详细]
张顺干,1917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清丰县韩村乡苏二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跟着父亲和哥哥给地主扛长工,母亲领着弟弟沿街乞讨。 7岁时,父亲和哥哥被地主逼债外出逃荒饿死在他乡,母亲忧病交加无钱医治惨死在土炕上。此后,张顺干与叔叔相依为命。 1942年秋后,张顺干离开家乡去南乐县找八路...[详细]
赵振威(1910—1938),河北省丰润县(今唐山市丰润区)包家坎人。小学毕业后到辽宁铁岭某书店当学徒。后参加杨虎城部卫队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入国民党洛阳军官分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官。1936年西安事变后离职回乡。1937年在《唐山日报》社任职。1938年7月25日牺牲。 1938...[详细]
郑振芬,又名振勋,1904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海城镇高田社一个贫苦的家庭。1923年参加革命工作,大革命时期她历任民生布厂执行委员,梅陇区妇女主任。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军阀陈济棠统治下的粤东也变得一片血腥,革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在这危急时刻,海陆惠紫的共产党人同敌人进行艰...[详细]
周建平(1908﹒10~1983),河北丰润人。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9月被派到昌黎县任民主政府县长。他腿有残疾,但以毛驴代步,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清算0”、“土地改革”、“土地复查”斗争。1947年1月,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当时,解放区的政权组织大部分被国民党摧垮,革命形势处于...[详细]
周行键(1895~1986),原名承乾。永丰镇麦田畈人。著名冶金材料专家。民国十六年毕业于菲律宾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回国后,任南京中央大学讲师、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三十四年赴美国克利夫兰开士大学进修力学冶金。三十七年底,冲破险阻,毅然从美国回到上海。在蒋介石逃离大陆时,他积极参与...[详细]
周自吉,男,汉族,1973年5月出生于江西上饶,江西省人大代表,九江市人大常委,上海民建委员,金酷集团和一国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企业家经历: 1995年11月-2003年9月就职外资企业高管;2003年创办金酷集团,2004年上海金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09年智悦星科技(深圳)...[详细]
庄腾(1909~1987),下溪镇岔路头人,名中医。先后曾当选为县第五、七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县一至七届人大代表;县一至六届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广丰县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协江西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历任县中医院院长,还曾兼任县科协副主席。少年时代随父学中医,16岁独立行医。精于内、妇、儿各...[详细]
蔡其巩,金属物理与断裂力学专家。原籍福建泉州,1932年8月生于印尼泗水。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冶金工业局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从事金属结构和力学性能关系的研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60年代末,首先在国内引进了线弹性断裂力学,促进了壳...[详细]
陈克复(1942.10.5- )男,汉族,广东海丰人,制浆造纸工程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1993年至1996年任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6年到2003年任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现任中国轻工业联...[详细]
丁惠康 (清末四公子之一) 丁惠康(1868—1909),清末藏书家。字叔雅,号惺庵,广东丰顺县汤坑镇金屋围人,福建巡抚、藏书大家丁日昌之子。“持静斋”所藏之书,他尽发所藏书读之,悉数被其继承。与谭嗣同、吴保初、陈三立并称“岭南四公子”。 20岁赴京读书,结交名流谭嗣同等,忧国伤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