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仪(1865-1943年),出生于陆丰县桥冲镇大塘村的贫苦农民家庭。少失父母,为其伯父收养,伯父见其活泼聪慧,曾让他上了几年私塾,使他粗识文字。长大后随其伯父在家务农。1884年,19岁的卢文仪卖身到印尼日里地方与资本家种植烟草。做了三年仅供食宿的苦工,才自谋生计。这时其舅父为印尼荷属工头,...[详细]
麦友俭(1925-1970年),出生于陆丰碣石望海楼村的农民家里,小时螟蛉过继于碣石镇一户地主兼渔业主的家庭。民国29年(1940年)在陆丰龙山中学读书,民国32-33年先后进梅县和海丰中学读书。受学校地下党组织和进步教师的教育,思想进步。民国34年,麦友俭任碣石渔民小学校长,他以学校为据点,与...[详细]
马克昂(1914-1943年),化名冯风,民国3年(1914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出生于海丰县城一个大户人家。民国21年秋考入海丰中学师范班。读书期间,特别喜爱阅读左翼进步作品。为人谦虚,善于团结人,在同学中很有威信。民国24年上半年,马克昂等领导全校学生-,赶走校长张道隆。师范毕业后,民国25年到...[详细]
马柳庭(1886-1976年),原名文英,号桐杆,陆丰县东海镇人。1906年就读于广州教忠完全科初级师范。马柳庭在学期间,暗中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宣统三年(1911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初四日),马柳庭尚欠一学期可完成五年制的学业,按邓铿函,从穗抵香港。邓铿授以“速回陆丰组织民军,准...[详细]
马声达(1915-1994年),陆丰县东海镇人,民国26年(1937年)毕业于汕头现代中学高中部(现金山中学),同年任教于东海镇中心小学。民国28年11月,任县抗日动员委员会直属动员工作团组织干事,积极进行抗战宣传动员工作。同年12月与妻陈佩琼一起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春任教龙山中学。是年,...[详细]
马师仁(1883-1960年),字柱垣、乐善,生于海丰县城。幼从其三兄、海丰名中医马紫卿学医,聪颖勤奋,潜心研究,深得马紫卿真传。年轻时到陆丰县潭涌墟开药店,旋在陆城开设诊所,一生行医,他精通脉理,医术精湛,药到病除。潭西镇港阳乡林某患伤寒,药服即吐。马师仁即指导病家,列数炉煎药,连吐连服,终使...[详细]
马叶岐(生卒年不详),东海滘(今陆丰县东海镇)人。监生,仗义疏财,深得时人好评。清嘉庆之初,被举为陆丰县城约正,其时正当海寇猖狂肆虐,气焰直逼陆城之际,马叶岐慷慨解囊,倡义捐资,建寨城于乌坎海边,以御海寇,人心赖以安宁。俟后粤督那彦成剿办海寇抵达陆丰,即赠叶岐“从公除莠”及“型方善俗”匾额,并给...[详细]
南海夫人(?-1572年),乃甲子李棠之妻卓氏,原籍湖东华美乡人。棠为诸生时教读于甲子新寨,明隆庆六年(1572年),其在归家途中被海寇林道乾(又名林风,惠来人)掳掠至船上,家人几度设法营救,终不能脱,无奈,卓氏携二儿登舟换回夫婿,丈夫上岸离开之后,为不遭海寇-,毅然抱二幼儿投海自尽。 七日...[详细]
彭翊寰(1885-1928年),原名秉浚,生于陆丰县水唇区仑岭乡(现属陆河县)。性禀异资,过目成诵。20岁参加县试,名列前茅。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陆丰龙山书院改为陆丰县第一高等小学堂,他前往就读,次年考进惠州丰湖中学。光绪三十四年升入广东高等学堂,每试,成绩在全班之冠。民国元年(1...[详细]
彭国华(1910-1952年),族名汤森,出生于陆丰县河田桐树下村(今属陆河县)。陆丰县平安堂制药厂创始人。 民国19年(1930年),彭国华离开家乡,远涉重洋,前往香港、法国、新加坡、马来亚、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寻求制药的科学技术。民国23年回到祖国。他挖掘和研究我国医药宝库,结合运用外洋的医...[详细]
彭培轩(1887-1928年),陆丰县河田径头乡(现属陆河县)人。民国14年(1925年)被选为径头乡农会负责人,民国15年春被选为河田农会执行委员长,领导农民开展减租斗争。民国16年指挥河田区农民武装,参加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带领农民投入土地革命。民国17年3月,国民党军队攻...[详细]
彭元宇(1903-1946年),字史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农历正月初一日生于陆丰县水唇仑硁枫林村(现属陆河县)。幼读私塾,民国12年(1923年)考取中山大学文学系。毕业后,于民国19年回陆丰县立第一中学任教,次年任校长。民国21年受国民党派系排挤,去职回家。彭元宇深感西北山区农家子女...[详细]
彭云贞(1930-1949年),女,陆丰县五云鹏岭村(现属揭西县)人,出生4个月时,父病逝,母改嫁,她和哥哥寿为彭与祖母相依为命。由于家贫,民国29年(1940年)才进小学读一年级,两年后因家里无力支持而辍学。民国32年春,陆丰大饥荒,彭云贞给北坑村痴呆人作童养媳。但她不屈于命运的安排,第二年出...[详细]
鄞庆云(1921-1981年),童名景生,化名陈光,陆丰县东海镇人。建国前任小学教员、教导主任、校长等职。民国29年(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陆丰附城党支部书记、区工委书记。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继续坚持地下工作,为游击队收集和传递情况,发动青年参队。1949年4月以后...[详细]
邱达生(1916.4.14~1998.12.5),丰顺县汤坑镇金丰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在忠实小学读三年级时,便失学在家,一边放牛,一边养鸭。后读汤坑区立高级小学,以优异成绩考入汤坑区立中学,以村中公偿解决其学习费用。 1934年,邱达生读初中时,便被推举为学生会主席,后被荐一间小学任教...[详细]
佘圣言(1697-1744年),字介侯,号畏斋,坊廓都(今陆丰城东镇高田村)人,系庠生余启祥第三子。启祥为人品行端正,虽年近七十,然好学不倦,佘圣言自幼遵循父亲教诲,专心致志研读古籍,且能过目成诵。对于宋代理学潜心研究。书中大小问题无不理义通达而后释手。清雍正二年(1724年)联捷中进士,授宗人...[详细]
沈义(1913.4.22~1998.3.2),女,原名朱焕香,黄金镇清溪村窑斗前人。 沈义,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任乡农会执委,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她先后在广东、上海、江苏、哈尔滨、新疆、延安等地从事党的宣传、机要交通和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并先后在苏联列宁学院和延安中央...[详细]
宋华亭 (1948~) 内蒙古丰镇人。中共党员。1966年高中毕业。同年赴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插队。历任齐齐哈尔铁路局金河车务段工人、党委助理员,伊图里河铁路分局组织部干事、副部长,伊图里河列车段副段长,伊图里河铁路分局宣传部部长,哈尔滨铁路局文联副秘书长,政工师。创办并文学刊物《兴安松》,主...[详细]
苏成(? -1648年),海(陆)丰沿海渔民。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纷纷。苏成带领一支武装队伍游弋海上,伺机举事。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定鼎中原,其势力未及粤东。碣石卫指挥张明珍反叛明朝,疯狂掠夺百姓财物。张明珍一面围攻石桥场土城,一面勾结贼寇林桁、林跃斗,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