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平 (1961~) 江苏大丰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本科,1987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研究生,199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电影系博士研究生。历任文化艺术出版社副总、总,《传记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传媒大学...[详细]
丁正泉 (1946~) 笔名白水。江苏大丰人。中共党员。历任大丰县沈灶公社九龙大队团支书、生产队长,大丰县三渣公社中学教师、副教导主任、副校长,大丰县文教局创作组长,县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学员,大丰县委委员。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电影文学剧本《哑姑...[详细]
范荩(1899-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4军198师副师长 原名孟声,字致博。男,1899年出生,江西丰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曾任黄埔军校第3期总队部教员及第7队少校队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参加南昌起义。1930年经张治中...[详细]
范照南(1879-1932年),出生于陆丰县新田区激石溪乡三江口村(现陆河县域)一家贫苦农户。民国11年(1922年)7月,海陆丰农-动兴起,范照南领导组织激石溪乡农会。民国12年8月,军阀政府解散农会。民国13年夏,范照南等建立秘密组织贫人党,稳定了农民在农运低潮的情绪。 民国14年(19...[详细]
冯冠之(1938~2001),男,丰顺县丰良镇仙洞人。1951年毕业于丰顺一中,1952年进梅县梅州师范学习。1955~1958年在华中师院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在广西大学物理系任教,上过理论课、试验课。自1960年起负责物理实验室建设,亲自建立十多个实验室。近年来从事近代物理试验教堂,并进行核物理...[详细]
高东丽,1954年8月出生于北京市丰台区一个革命军人家庭。高东丽从小就喜欢听叔叔、阿姨们讲打仗的故事。上学后,她买了一本《英雄谱》,上面汇集有张思德、刘胡兰、董存瑞、雷锋等几十位英雄事迹。那些为革命献身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印在她那幼小的心灵里。 1970年,高东丽初中毕业了,多数同学分配到工厂...[详细]
郭坚(1910-1980年),出生于陆丰县南塘圩,童年随家移居甲子镇元高社区,家境富裕。少年时期在甲子、汕尾读书,青年时期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中途辍学,旋在上海市一抽纱公司任店员。在沪期间学习进步书刊,接近进步人士,思想进步。民国26年(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抗战爆发,他积极参加抗日...[详细]
洪云蒸(?-1635年),号紫云,湖广(今湖南湖北境)攸县人,明朝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官封道监,守广州,后迁惠州。以讨平山贼钟凌秀等有功留镇粤会(今广州)。崇祯年间,海盗刘香气焰嚣张,势迫海丰城。洪云蒸督视海防驻兵商议剿寇及招抚诸事,不料消息走漏,为海寇所窥,人心惶惶。洪云蒸不避艰险...[详细]
侯绍平(1911-1994年),字德生,生于海丰县中和区。秉性好医,在念私塾期间就兼读医书,并得到当地名医指数。念完私塾,就能为周围亲友治病。 民国21年(1932年),侯绍平只身到陆丰县东海镇悬壶济世,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治愈了不少危重病人,群众有口皆碑,名声日盛。1956年入主东海...[详细]
黄溯金,原名黄贵如,别名黄焕章、硕均、朔今,1914年12月出生在河北省丰润县新庄子乡陶立营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影响下,黄溯金和邻村的知识青年一道,开展了一些反对日寇侵略的爱国宣传活动,并创办了一所学堂,向学生宣讲抗日救国道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详细]
黄万里(1906-1928年),又名应城,陆丰县东海人,出身小商贩家庭。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小学读书的万里就参加--和-的行动。民国13年(1924年),黄万里就读县立(龙山)中学。次年秋带领学校组织的一支学生队伍、下乡宣传革命道理,开展减息斗争,同时向各界募捐,援助省港工...[详细]
黄秀文(1902-1979年),又名锦铺,生于陆丰县金厢镇黄厝寮村一贫苦农家。民国11年(1922年)于汕头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回本村学校任教。民国13年参加海陆丰农-动。民国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任中共南塘区委书记。10月7日,南昌起义军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聂荣臻及团长徐成章在中共汕头...[详细]
黄依侬(1898-1931年),陆丰县金厢区洲渚村人,生于一户渔民家庭,少时在本村小学就读,稍大跟父亲下海捕鱼。民国12年(1923年)春夏间,海陆丰农-动发展到金厢一带,洲仔村也树起农会的旗帜。他带头加入农会,积极参加农会活动。不久,农会遭军阀镇压。黄依侬在金厢沿海一带乡村中团结了一批坚定的农...[详细]
黄易(1630-1677年),宇子参,坊廓都石寨(今大安镇石寨村)人。事继母至孝,远近传闻,对昆弟(继母之子)尤关爱备至。初乡试。县试得中,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进士,授福建省汀州府归化县令。在任期间,严于律己,生活俭朴,关心百姓疾苦,减轻赋税徭役,息词讼,兴文学,迁学富于龙池书院,故邑内文...[详细]
黄泽光(1898-1928年),又名德光,出生于陆丰县大安镇陆军顶潭村一贫苦农户。 民国12年(1923年),黄泽光参加农会组织。民国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先后任大安区区委书记、大安区农会委员长等职,在大安各地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组织和领导农民进行抗租减息、反对豪绅地主的斗...[详细]
黄振邦(1916-1994年),出生于广东省陆丰县东海镇,无党派人士。少年时期在家乡读小学和初中,民国21年(1932年)在广州知行中学续读初三,次年考人中山大学附属高中,民国25年7月毕业后就读中山大学物理系,民国29年毕业,取得理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成都航空研究院工作。民国36年8月到法国巴黎...[详细]
黄振新(1897-1925年),又名聪,陆丰县东海镇上围社人,生于一农户。黄振新读完小学后,抱着工业救国的志向考入广州染织工业学校,毕业后回到陆丰。但落后闭塞的陆丰城,没有什么现代工业可以使黄振新一显身手,他只好走上执鞭为师的道路,成了一名教师。 民国8年(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爱...[详细]
黄志忠 (1945-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副政委。 广东省海丰县人,1945年9月出生。1962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一二七师战士、班长、文书、后勤助理员、政治处干事。1970年1月任一二七师政治部秘书科副科长。同年3月任四十三军...[详细]
胡汉楼(1906-1987年),陆丰县东海镇人(原籍五华县),木雕艺人。早年家境贫寒,仅读了几年小学,15岁跟胞兄胡亚龙(木雕名师)学木雕工艺。他天资聪慧,刻苦学习木雕技术,多有长进,不久就能独立操作。胡汉楼金漆木雕作品格调高雅,刚柔兼备,意境清新。内容遍及人物、鸟兽、花卉。他的工艺造诣很高,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