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王李缃,初名淮,唐顺宗李诵十子。贞元四年,始王宣城郡,与广陵、洋川、临淮、弘农、汉东、建康、晋陵、云安、高平、德阳、河东、洛交十二王同封。二十一年,又与均、溆、莒、密、郯、郇、宋、邵、冀、和、衡、钦、会、珍、福、抚、岳、袁、桂、翼二十王皆进王。王十八年,长庆二年薨。...[详细]
岳王李绲,唐顺宗李诵十八子。贞元二十一年,与均、溆、莒、密、郯、郇、宋、集、冀、和、衡、钦、会、珍、福、抚、邵、袁、桂、翼二十王皆进王。王二十三年,太和二年薨。...[详细]
福王李绾,唐顺宗李诵十五子,母庄宪皇后。贞元二十一年,与均、溆、莒、密、郯、郇、宋、集、冀、和、衡、钦、会、珍、邵、抚、岳、袁、桂、翼二十王皆进王。历魏博节度大使。咸通元年,进拜司空。王五十七年,咸通二年薨。...[详细]
李祗,李琨四子,李恪之孙,嗣吴王,做东平太守。安史之乱,河南、陈留、荥阳、灵昌等地相继失守。李祗在当地招募士兵,抗击反贼。这一义举得到了玄宗的大力赞扬和支持。李祗后来在朝廷历任太仆、宗正卿,并好结交文人墨客,与李白也有交情。...[详细]
原王李逵 ,唐代宗李豫十九子。大历十年,田承嗣不臣,而昭靖夭,无强王,帝乃悉王诸子,领诸镇军,威天下。于是以逵为原王,并开府仪同三司,然不出閤。大和六年薨。 死前曾大兴土木建造自己的墓穴,耗时十年。死后尸体不知所踪,其后人在他死后出海到达柬埔寨,发展手工业。...[详细]
李绮(?-833年4月7日),唐朝皇子,本名李浥,是唐顺宗李诵的第十一子,生母不详。 贞元四年(788年),李绮被祖父唐德宗封为河东郡王(《旧唐书》为德阳郡王,本名李湑)。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绮被父亲唐顺宗封为和王,太和七年(833年)三月十四,李绮去世。 和王李绮 ,初名浥,...[详细]
李嵯,唐朝皇子,是唐武宗的第五子,生母不详。 会昌元年(842年),李嵯被他父亲唐武宗封为昌王,其后史书中没有记载他的情况,薨年也不详。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后,由叔父唐宣宗即位,他的儿子们没有得到皇位。...[详细]
李岐,唐朝皇子,是唐武宗的第三子,生母不详。 会昌元年(842年),李岐被他父亲唐武宗封为兖王,其后史书中没有记载他的情况,薨年也不详。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后,由叔父唐宣宗即位,他的儿子们没有得到皇位。...[详细]
李倓,唐肃宗李亨第三子,母为张宫人。天宝年间封为建宁王,授太常卿同正员。762年,李豫即位为唐代宗,768年,追封李倓为齐王,不久又追谥为承天皇帝,与兴信公主第十四女张氏冥婚,谥曰恭顺皇后,备礼改葬于顺陵。 安史之乱爆发后,天宝十五载夏,叛军攻向长安,李倓(tán)的祖父唐玄宗李隆基率皇族逃...[详细]
恭懿太子李佋 ,唐肃宗李亨十二子,母张皇后。至德二载始封兴王,与杞、召、襄、定四王同封。上元元年薨。佋生,后方专爱,帝最怜之。后数撼储嫡,欲以佋嗣,会薨,计塞。是夕,帝及后梦佋辞决流涕去,帝鲠怅,故册赠皇太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