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威

  • 杨一威,演员,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200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原名杨威,因与奥运冠军杨威同名被误会而改名杨一威。 自出道以来杨一威塑造了多个不同形象,也出演过很多高人气作品,如《石光荣与他的儿女们》、《悬崖》、《大茶商》、《英雄传奇》、《智取威虎山3D》 等知名影视作品。 ...[详细]

杨云卿

  • 杨云卿,字荣九,清代光绪年代人。其家祖为五站开荒占草人。自幼刻苦读书,20岁考中秀才,是全县4名秀才之一。年轻时致力于教育事业,民国9年(1920年)任木兰教育会第一任副会长,民国11年任校长,民国19年任木兰县教育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任职期间,工作精明干练,业务纯熟,颇负盛名,他为发展木兰教育事...[详细]

杨治周 [公元1928年-1966年]

  • 杨治周(1928~1966),男,黑龙江省双城县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村政府文书、小学教师、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校政治课教师,大专文化。 杨治周少年时代在县中学(现兆麟中学)读书,后被组织保送到松花江师专学习,1953年被分配到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校,开始任地理课...[详细]

杨佐青 [公元1911年-1970年]

  • 杨佐青 (1911-1970),原名杨奠坤。吉林省阿城县(今属黑龙江省)人。1926年赴哈尔滨求学。后入东省特别区第一中学读书。1928年11月在反对日本在我国东北修筑五路的运动中,被选为一中学生自治会的领导成员。同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春,因组织学校学生 特警处逮捕共产党员教师周一粟,...[详细]

爱新觉罗·伊里布 [清][公元1772年-1843年,清朝宗室、大臣]

  • 爱新觉罗·伊里布(1772—1843年),清朝宗室、大臣,字莘农,满洲镶黄旗人,议政大臣巩阿岱六世孙,宗社党首领良弼的祖父,签署《南京条约》的中方代表之一。早年历任通判、知府、知州、按察使、布政使等职,以及陕西、山东、云南巡抚,在任上以清廉闻名。 道光十三年(1833年),调任云贵总督、协办...[详细]

殷成祥

  • 殷成祥(?--1937.12) 祥顺南六方人,伪自卫团长。1934年8月9日决然领本团士兵和全家,走向抗日救国的道路。1935年3月1日,该部联合"密林"、"要中国"后,组成300余人的队伍袭击伪凤山县公署。缴获伪 的0弹药,击毙伪 署长,俘虏凤山县伪官吏4人。1935年11月,殷成祥接受抗...[详细]

爱新觉罗·耆英 [清][公元1787年-1858年]

  • 爱新觉罗·耆英(1787-1858年)字介春,隶满洲正蓝旗,多罗勇壮贝勒穆尔哈齐六世孙,嘉庆朝东阁大学士禄康之子。清朝宗室,大臣。耆英以荫生授宗人府主事,迁理事官,历官内阁学士、护军统领、内务府大臣、礼部、户部尚书、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文渊阁大学士。后因欺谩之迹,为王大臣论劾,咸丰帝赐自尽。  ...[详细]

阴奕彤

  • 阴奕彤,1982年2月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1级本科,中国内地女演员。 2004年,阴奕彤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真爱一世情》,自此开始演艺生涯。2006年,因出演民国商战剧《新上海滩》受到关注 。2007年,参演古装武侠剧《龙游天下》 。2008年,参演惊险悬疑...[详细]

伊作衡 [公元1912年-1943年]

  • 伊作衡 (1912-1943),字任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少年读私垫,后到永隆裕商号学徒。1929年考入省立第一中学。1930年秋加入中国国民党。1931年11月,日本侵略者占领齐齐哈尔。翌年5月,他与梁伯龙、贾士吉等20多名同学离家到北平,先后入崇实、崇兹中学就读。1934年转...[详细]

富察·永海 [清]

  • 永海 姓富察氏,满洲镶白旗(今拉林镇南老营)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出任拉林协领,是年九月二十一日,奏请修筑拉林城池,因财力不济,遂在拉林之24个旗屯民户和街内商贾店铺中摊派,每垧地捐银250文,每户捐谷草20'0捆,共捐得30 244吊174文,征民夫2 300名,西丹兵800名,共计3...[详细]

于琛澂 [公元1887年-1943年]

  • 于琛澂(1887--1943),字险舟,光绪十三年生于双城县一个官宦人家。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北洋陆军学堂骑士科专业,毕业后住黑龙江巡防中路马队哨官。民国元年(1912年)因在蒙古作战有功,被黑龙江督都朱小濂提升为-管带。1913年任中校团副,后任骑兵团团长。1922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详细]

袁海龙

  • 袁海龙 兴盛乡八家子屯人。袁自幼家贫,为生活所迫,于民国15年(1926年)投靠当山林 的妹夫到本县安家镇前沙山子屯,租住郭万祥的房子。夏季在孙家船口摆渡为生,冬季依靠-为业。与当地流氓土匪、地痞恶霸、, 徒讼棍广为交往。富户吴坤(绰号吴八爷)唯恐袁图谋不轨,结伙为盗,曾多次唆使房东将袁撵走。...[详细]

于琛澄 [公元1887年-1945年]

  • 于琛澄 (1887-1945),字险舟。祖籍山东。生于黑龙江省五常县山河屯。后随父迁居双城县。其家为北满地区富户。幼年人私塾,后转人学常读书。1906年人北洋陆军学堂骑兵科学习军事,毕业后任清军副官校补授,1909年任黑龙江省巡防中路马队哨官。1912年晋升马队营管带。不久,又擢升帮统、统...[详细]

于德河 [公元1941年-1988年]

  • 于德河(1941-1988.7) 于德河,呼兰沈家镇三家子村人。任小学教师20多年,1984年春任沈家镇畜牧站站长。于深入实际,注重科技兴牧,走遍全镇16个村,鼓励广大农民养猪、养奶牛、建肉鸡孵化场,帮助农民走致富道路。于有发放畜牧贷款的权力,但他的女儿找他贷款想买两头猪,于就是不答应。于一...[详细]

于德仁 [公元1951年-1980年]

  • 于德仁,1951年生于方正县德善乡扶余村。1966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7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大队党支部委员、大队革委会副主任、民兵连长等职。在工作与生产劳动中,他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先后被评为大队和公社的劳动模范,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称赞。 1971年1月,他参加了...[详细]

于浣非 [公元1894年-1978年]

  • 于浣非 (1894-1978),黑龙江省宾县人。早年学医,在宾县创办一所医院。喜欢绘画和文学写作,经常为《哈尔滨晨光》报副刊撰稿,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新诗《寄涛光》、《醉后》、《生命的花纹》,散文诗《我怎能不消瘦如此》,小说《归去罢》、《月下》,杂文《剑下寒光》等。1927年国民党朱霁...[详细]

于会辰 [公元1910年-1939年]

  • 于会辰 (1910-1939),哈尔滨市平房区平房乡腰二道沟屯人,出生于地主家庭。1932-1935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建筑系,在此期间,他秘密加入了校内的"青年反日同盟会",经常与会员组织学生上街讲演、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激发民众抗日救国的热情,开展反满抗日斗争,还以其革命思想教育家庭...[详细]

于天放 [公元1908年-1967年]

  • 于天放(1908-1967.5) 于天放,原名于九公,化名于树平,又名于文礼,呼兰县白奎乡三道沟屯人。1918年开始读小学,1921年考入齐齐哈尔黑龙江省立工业学校。时值大革命时期,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7年秋季,为抗议日本出兵山东,干涉中国内政,省城齐齐哈尔8所中等学校的数千名学...[详细]

于中和 [公元1902年-1940年]

  • 于中和 (1902-1940),字晓光。黑龙江省泰来县人,1923年入黑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毕业后被省教育厅留用为师范附小第一部教师,后又曾为巴彦县小学教师。不久,参加东北三省高等文官考试,名列三省第一,誉满乡里,被分配到京奉铁路天津站工作。后因杨致焕老师的关系兼天津《东方时报》。后赴沈...[详细]

战涤尘 [公元1872年-1935年]

  • 战涤尘(1872~1935年),木兰县战家屯人。自幼生活朴实,勤奋好学,民国18年(1929年)考取拔贡,被委任为辽宁省洮昌道道尹,辖15县,道尹府设在辽宁省开源县,在任3年。民国20年(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战涤尘回哈尔滨隐居。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拢络势力,达到以华治华的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