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树藩 (1912-1941),原名德本,化名英华。黑龙江省兰西县人。1919年入私塾读书。1929年来到哈尔滨,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俄文班学习,翌年转入东省特别区第一工科学校(后改为第一高等工业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被派到苏联学习。1931年8月回国,继续在该校学习并从事反满抗日...[详细]
秦广礼(1891~1919),字立庵,巴彦镇中心街人。幼年读私塾,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废除后,各地兴办官学堂,秦广礼又先后到省城齐齐哈尔和北京求学。在求学时期,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决心致力于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家的信念。曾任国民政府众议院议员、法制委员,临时大-护国监军等职。宣...[详细]
秦广仁(1885~1948),字振庵,巴彦县民族资本家。秦广仁原籍山东省登州府,后全家逃荒到辽宁省海城县,进而迁到巴彦县城。其父秦玉泉,是锡匠,在广信当(今县食品公司位址)东大墙搭个偏厦子,以焊洋铁壶,做铁活等为生。秦广仁十四、五岁时,便到西集厂"天德昌"杂货铺子当学徒。 光绪二十六年(19...[详细]
岂文彬 (1908-?),曾用名廖凯、祁文凯、进道罗夫。1928年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同年11月9日,积极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修筑满蒙五路的斗争。其间,加入国际情报组织,先后在北京、张家口、太原、汉口、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为苏联搞情报工作。曾3次被捕,第一次是1928年被逮捕,关押不...[详细]
荣孟枚 字叔右,阿城正黄旗人,光绪四年(1878年)生。幼聪颖,清末乡试中秀才后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毕业后应清政府学部试验,得法政科举人,殿试一等,授主事。历任旧中国江苏巡抚署秘书,营口商业中学监督,黑龙江省都督府参事,中央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奉天法政专门学校教授,驻京奉军总司令部秘书,吉林督...[详细]
缪婷茹,3月28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中央戏剧学院导表混合班05级学生,中国大陆女演员。 2011年参演《新亮剑》,扮演李云龙的初恋——妇女团指导员郑芳一角 ,走入观众的视野。2012年《心术》里的于莺莺又让她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2013年出演电视剧《结婚,你想好了么》 ,2014年颠...[详细]
佟瑞欣,196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国家一级演员。 1993年,参演民国爱情剧《梅花三弄之鬼丈夫》 。1996年,主演了佛教电视剧《弘一大师》 。1998年,主演了长篇电视剧《上海沧桑》 。2000年,主演了改编自梁凤仪小说的以海峡两岸为题材的情感剧《无...[详细]
萨布素(1629年—1701年),富察氏,满洲镶黄旗,清朝康熙年间抗俄名将。1629年生于宁古塔南马场(今宁安市卧龙乡英山村)。 1664,为宁古塔骁骑校时,曾带兵抗击沙俄入侵者。后来累迁至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在当地少数民族的配合下,基本上肃清了黑龙江中下游的沙俄侵略军。 1685年,奉命...[详细]
尚福,姓宛,字尊五,呼兰汉军。曾任笔帖式,后主管翼长下的旗务。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入侵呼兰,到处烧杀抢掠,搜取军械,社会秩序混乱。呼兰副都统委派尚福训练民团,维持社会治安。沙俄侵略者十分震怒,将尚福拘捕,并让其解散民团,尚福不为所逼迫,拒不下令。沙俄将尚福挟持到哈尔滨。沙俄提都以死威胁...[详细]
商庆春(1927~1978年),又名齐凤海,木兰城郊詹家屯人。商庆春幼年家贫,7岁时父亲被日本侵略者杀害,8岁随母改嫁齐家,改名齐凤海。齐凤海给地主放猪、当"半拉子"、扛活一直到19岁。1946年木兰解放,齐家分得土地和房屋,结束了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生活。1947年2月,齐凤海报名参军,同年1...[详细]
邵云环,1951年6月19日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工人家庭。1958年9月至1968年12月在佳木斯纺织厂子弟小学和佳木斯市一中读中小学;1968年12月至1971年9月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建工处当工人;1971年9月被推荐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学习塞尔维亚语;1975年2月在北京外国语学...[详细]
沙涛,1949年7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1969年12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市机械工业学校,同年被分配到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八车间当工人。1979年被调到齐齐哈尔市人民-工作。 沙涛对祖国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同志有着一颗火热的心。在日常生活中,他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助人为乐。他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详细]
沈臬存(1895-1981年)生于依兰县团山子乡赵家屯。8岁入私塾读书,经历十载寒窗,民国2年(1913年)考入依兰道立中学。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奉天(今沈阳)高等师范。苦读19年,成为依兰县第一名大学毕业生。 沈臬存性格刚直不阿,不肯屈膝恭惟上司,不去逢迎世俗。因而在旧社会虽有学...[详细]
沈爽(1896--1942),字子儒化名白涤飞,满族,生于双城县镶黄五屯(水泉乡大发村)一个地方家庭。青年时期就读于吉林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沈子儒协同国民党员关耀洲,在双城组织抗日武装,起事后不久,抗日队伍溃散,关耀洲牺牲,...[详细]
沈昭 (1922-1949),女。原名杨桂珍,曾用名若明。哈尔滨市人。她出生于哈尔滨一个十分阔绰的家庭。其父杨鹤亭曾作过俄文翻译,为哈埠名人。她有两个哥哥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大哥杨建中,曾任伪哈尔滨道外 署署长,是个铁杆汉奸,二哥杨金涛为中共地下党员。她在其二哥影响下,参加了女子第一中学的...[详细]
申正浩,朝鲜旅,宣统二年(1010年)生于朝鲜庆尚北道,民国5年(1916年)随父迁居到中国吉林省桦川县,1928年迁到延寿县柞木台子,从此开始革命活动。 柞木台子有1所朝鲜旅的东明学校。该校具有进步倾向,除教授语文、数学、历史等课程外,还向学生、向社会宣传十月革命,宣传朝鲜历史上的英雄人...[详细]
史廷辅 山河镇人,生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幼年不愿读书,顽皮好斗,乐打报"不平",而且从不畏惧。人送绰号"史球子"。 成年之后,在山河镇开小客店时,偷窃山东客商王某之财,王某因此丧生。 民国初期,他利用这笔不义之财开设烧锅、当铺两处,生意兴隆。数年之中获利10万余,后又合股开办银...[详细]
双福,满族人,清同治初年任双城总管。同治七年(1868年)双福倡仪商民捐款修筑城墙。城墙顶宽5尺,底宽7尺,高8尺,女儿墙宽4尺,高3尺,共高1.2丈,周长20华里,墙内修马道,墙外掘城壕,并在城墙4角修筑炮台4座。同时增设4门,东为"承旭"、西为"承恩"、南为"永和"、北为"永治"。东门造艺最...[详细]
舒赫德(1710-1777) 清朝大臣。字伯容。姓舒穆鲁。满洲正白旗人,礼部侍郎徐元梦之孙。 雍正六年(1728),由笔帖式授内阁中书。十三年,迁监察御史,在军机处行走。乾隆二年(1737)八月,上疏请将闲散八旗安置东北屯垦;赎还典于民人之旗地,诏允。三年,迁内阁侍读学士。四年,擢副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