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拉·吉尔杭阿 [清][?-1856年,满洲镶黄旗]

  • 吉尔杭阿(?-1856) 清朝大臣。奇特拉氏,字雨山。满洲镶黄旗人。初由工部主事迁郎中,以道员赴江苏侯补,曾署理按察使。1853年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他率军前往镇压,被任命为常镇通海道,升布政使。次年,英、美、法三国在上海发动泥城之战,江苏巡抚许乃钊被革职,他即被任命为巡抚,统率镇压上海小...[详细]

金宝全 [公元1895年-1968年]

  • 金宝全(1895--1968)艺名汇元、少华,满族,双城东-家窝堡人。自幼喜爱说唱,善于模仿,14岁时自学曲艺段子到城里庙头演出,因没有拜师。被行家"抱了鼓"。后来拜赵某为师,学习《彩云球》、《五风会》两部段子,接着又学习了《金河春秋》、《走马春秋》、《锋剑春秋》等难度较大的段子。金宝全演唱时,...[详细]

金菊花

  • 金菊花 女。最早在哈尔滨演出的评剧演员(当时称莲花落艺人)。1912年首次来哈尔滨。在傅家甸"大观园"茶社演唱《安安送米》、《卖子孙贤》、《王二姐思夫》等戏,唱得最好的是《双呆孝》。该剧《哭灵》一场演唱的大悲调使观众声泪俱下,反响强烈。以后还在"庆丰"茶园、"同乐"茶园、"平安"茶园连续演...[详细]

金维洲 [公元1921年-1946年]

  • 金维洲(1921-1946年)出生千黑龙江省东兴县,后迁依兰镇。中学毕业后,为谋生在伪县公署工作。日伪统治时期,他同情革命。 1945年祖国光复后,他毅然参加革命,曾在合江军干校依兰分校学习。在县人民政府工作时期,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工作积极,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多次表扬。1946年县委...[详细]

金永 [清]

  • 金永,浙江钱塘人,宣统二年(1910年)署理双城府,到任后,以剿匪为当务之急,并指派马警队长曹志刚率人日夜巡查,追捕盗匪,无一逃脱。数月,双城境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地面宁静,人民安居乐业。全县民众送匾额:"除暴安良"。但马警队长剿匪粗率,乏其鉴别,对认为可疑之人,也横加盘诘查问,对语无伦次,惊...[详细]

纪亭榭 [公元1912年-200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纪亭榭(公元1912~2009.12.7)黑龙江东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聂荣臻。曾任晋察冀军区团长。1939年入延安军政学院学习。后任察哈尔军区分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旅长、华北军区副师长。参加了大龙华战斗和平津、太原等战役。...[详细]

鞠成椿 [公元1908年-1977年]

  • 鞠成椿(1908-1977年)阿城县城西北鞠家床子屯(今哈尔滨市香坊区)生人,平生热心于慈善救济事业。民国18年(1929年),他献出自家在柞树林的土地12垧,交给阿城县慈善会作为义地,栽培果树1400株。以后,又献出白城后红旗屯熟地12垧,柳条通6垧,作为慈善事业需用。 伪满康德3年(19...[详细]

觉罗满保 [清][?-1725年,满洲正黄旗]

  • 觉罗满保(?-1725) 清朝将领。字凫山。满洲正黄旗人。进士出身。1711年任福建巡抚,1715年升闽浙总督,奉命巡海,奏请自乍浦至南澳沿海建台、寨一百二十七所及一千多炮位。1721年指挥南澳镇总兵蓝廷珍、水师提督施世骠率水路军,由澎湖赴台,镇压台湾朱一贵起义。以功加兵部尚书。 ...[详细]

孔莫非 [公元1914年-1940年]

  • 孔莫非,原名孔广堃,巴彦县红光乡孔家烧锅屯(现为红广村)人,1914年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虹,原名朱剑秋,孔莫非的爱人,原籍辽宁省沈阳市人,1918年生。 孔莫非早在学生时期,为了探求革命真理,1934年去北平求学,在大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刻苦钻研马列著作。"一二...[详细]

孔庆尧 [公元1907年-1943年]

  • 孔庆尧(1907-1943),巴彦县城北孔大屯(今双山乡庆丰村)人。1915年入洼兴桥小学念书,后又到兴隆镇念了两年高小,1922年考入绥化师范,1925年毕业后回本县西集小学当教员。在教学中,他深感自己学识肤浅,不胜任教学工作,于1927年又考入哈尔滨东省特区二中师范科。这时全国正处于反帝反封...[详细]

孔宪武 [公元1890年-1942年]

  • 孔宪武 (1890-1942),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人。1915年就读于天津南开学校,1916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堂,后转入济南共和医学堂,1920年毕业,后考取吉林省官费留学美国。192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医学博士及霍浦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当年回国,就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详细]

孔宪五 [公元1890年-1940年]

  • 孔宪五(1890--1940),生于双城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青年时留学美国,学习医术,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受哈尔滨中东铁路医院之聘,任医师。"九·一八"事变后,铁路医院被日本人强占,他不肯为日伪效力,毅然离去,并将双城家中能田产变卖,于哈尔滨一曼街处建楼一幢,自开"孔氏医院"。孔氏擅长传染科,其妻...[详细]

郎荣伯 [公元1909年-1950年]

  • 郎荣伯 字锦棠,1909年生,满族正红旗(红旗乡前红旗村)人。幼年随父郎奎五(字星三)攻读孔孟之书,经十年寒窗,读至《左传》、《春秋》,精通"诗、书礼易",善赵体书法,喜水墨丹青,爱五音六律。18岁出家门,走四方以教书为业,先后在拉林南苟家窝棚,八家子东新张家屯、马鹿沟、罗家窝棚等地充当私塾塾...[详细]

郎万禄 [公元1906年-1946年]

  • 郎万禄(1906-1946年),依兰县五国城村人,满族。 郎万禄伪大同元年(1932年)于勃利县结识了爱国青年孙靖宇(1946年 ),在其"抗日救国"思想鼓动下,提高了思想觉悟,决心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祖囝的解放事业。伪大同2年(1933年)在勃利县做党的地下工作,经常印小报、撒传单,向...[详细]

兰金甲

  • 兰金甲(1900--?)延寿县人,绰号叫兰大头。兰金甲在城内有烧锅和当铺,农村有土地千余垧,可谓富户。 兰金甲伪 出身,1930年6月,毕业于吉林省 官学校,是第一期学生。先后任区 局长、县-督查员、自卫团副团总、 步兵中队长、骑兵 班警佐,县 署长。1945年9月,他从 署长变为胡宗南地下...[详细]

李麟兮 [公元1862年-1922年]

  • 李麟兮(1862~1922)原名李麟士,后改麟兮,字子祺,号若楦,四川省巫溪县人。壮年入县学,屡次乡试均未中。科举制度废除后,去日本留学,学习师范,毕业后回国,负责本地学务。民国初年来黑龙江,历任师范中学、女师各校文学讲席,民国5年(1916年)应巴彦县知事王岱聘请,编修《巴彦县志》,民国6年...[详细]

梁军 [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

  • 梁军,(1930-)女,黑龙江省明水县人,全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一元券上女拖拉机手的原型。1947年梁军入德都县萌芽乡师范学校(原克山师范专科学校前身)学习。1948年2月,参国黑龙江省北安拖拉机手训练班,在70多学员中,只有她是女性。同年5月,回到师范参加校址搬迁、...[详细]

梁喜 [公元1933年-1982年]

  • 梁喜(1933-1982年)阿城县平山北三间房屯生人,农民出身,中共党员。从1950年以来,历任村长、副乡长、林场党支部书记、山河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松花江地区战备指挥部山建科科长等职务. 梁喜从小就爱好打猎,经常跟随父亲梁俊有去深山狩猎。他家哥五个(二弟梁玉、三弟梁发、四弟梁云、五弟梁彦)都...[详细]

李绷哥替 [公元1895年-1937年]

  • 李绷哥替(1895--1937.4) 李绷哥替汉名李宝太,人们习惯称他"大李"。 李桂下布(1914--1937.11),李宝太的儿子,人们习惯称他"小李"。 李桂艳丽,李宝太的女儿。汉名李桂香。 李家父子是鄂伦春族猎民,由于 统治阶级的压迫和-,迫使他们流浪在深山老林中...[详细]

李春芳 [公元1915年-1944年]

  • 李春芳(1915-1944年),出生于巴彦县兴隆镇西北雌凤岗屯(今之万发镇宏新村)。幼年丧母,靠祖母抚养长大。他虽生长在富农家庭,但其家却不肯花钱供他念书,所以他只读了几年小学。 1930年,由其兄李廷芳(时雨)介绍到兰西县长陈万凯处当侍从。李春芳受其兄进步思想的影响,经常阅读李廷芳送给的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