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新明(1916~1985),壮族,1916年2月生于思练区石龙乡石龙村九伦屯一个贫农家庭。1923年被卖到柳江县里高乡覃国清家,改名换姓为覃振(参加工作后取名莫新明)。因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书,1928年11月被拉去当兵。次年11月脱离国民党军队加入红七军二师六团一 营二连任勤务员。 192...[详细]
莫镇威(1547~1610),字忠惠,号双江。世袭忻城县土司第六任土官。生于嘉靖二十六年九月十四日,卒于万历三十八年三月十一日。 明朝万历四年(1576),广东省罗旁(今罗定县)农民起义,声势浩大,镇威奉令率土兵往剿,俘获义军首领龙旺等人,立了军功,获朝廷赏赐黄伞、金条和帛书及四品服...[详细]
欧阳继修(1902~1993年) 欧阳继修,名本义,又名阳翰笙。四川高县人。民国13年(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上大团总支书记。翌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在五卅反帝运动中,任全国学生联合会常务理事,并参加上海工商 合会(中华新路顺成里41号)工...[详细]
潘雅川(1910~1986),号文,1910年生于思吉乡太平屯。16岁时,父母因病相继死于庸医之手,激起雅川发奋自学中医,他先后从师名医雷方民和林氏,并熟诵《药性赋》、《雷公炮制》、《笔花医镜》、《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名著。23岁时,已 行医于县内红渡、新圩、古蓬乡和马山县...[详细]
潘扬周(1919~1947),壮族。1919年6月生于广西忻城思吉乡雷洞村那康屯的一个农民家庭。 1937年7月在思吉中心校毕业后,考入上林国立初中。读了一个学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在家劳动。1939年考入广西桂林地方建设干校。1940毕业后派到南宁团管区当教官。1942年日军侵入南宁而辞职...[详细]
丘铮(1918~1947),原名丘增荣,1918年生于印度尼西亚,1921年随父母回到原籍一—广东梅县城东乡谢田村定居。 1937年芦沟桥事件发生后, 梅县成立了抗日团体。 1938年春,他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学抗会宣传队”,并成为骨干分子。 1938年秋,他高中毕业,成...[详细]
涂其洪,字渭川(1876~1952),古蓬街人。10岁入私塾读书,他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宣统末年(1911年)参加科举考试,录取秀才生。他擅长诗、词,书画,特别喜欢画螃蟹爬篱笆。 他的书画展出评比,每每获奖,名噪广西,受到广西省长的赞许。民国12年1月,广西 省政府委派他出任忻城县弹压。当时...[详细]
王汉昭(1911~1987),汉族,1911年生于思练街。1920年始读私塾,1925年在思练小学读书。 1929年7月考入柳州省立第四中学。1932年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思练小学任教一个学期。次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五期受训后在部队服役。1936年到南京交辎学校受训,结束 后到柳州车队当队长...[详细]
王玉武(1907~1994),1907年生于宾阳县王明村,三岁丧父,五岁其母改嫁,从姑母住陆村。 王7岁时, 跟同侪到上林县三里、大丰、亭亮等地看戏,适逢“庆丰年班”头牌老生一陈六二在亭亮开馆设教。王玉武被收为徒弟跟班上台打旗子和喊伍,开始了唱戏生涯。 1915年,王玉武在怀远拜“楚桂台...[详细]
王哲渔(1888~1976),原名王文熙,汉族,1888年生于古蓬乡镇内村。幼年读私塾数年,后考入古蓬中心校就读。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广西陆军第三中学。辛亥年(1911)十月十日武昌起义,他参加起义军,旋调汉阳总司令部任督战员。1914年至1916年,先后在清河 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和...[详细]
王子君(1906~1949),壮族,忻城县加仁乡屯桃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没有念过书。青少年时代,在家种田,间或外出打工糊口。进入中年,染上了恶习,伙同流氓、地痞,始则偷鸡摸狗,偷牛盗马,后则聚众打家劫舍,-,民众恨之入骨,国民党县政府也 不敢问罪。 1944年冬,日军入侵,...[详细]
韦兰新(1963~1980),生于思练公社开洞村水塘屯一个壮族农民家庭。生前为生产队记工员。 1980年4月18日傍晚,该生产队的乡密山突然火光冲天。有人高喊:“乡密山失火了!”该屯居民闻声,纷纷跑出村来,冲向火场。这时,刚从弄伦(地名)中耕玉米回来的韦兰新,看见火灾发生,顾不上疲劳...[详细]
韦盛经(1911~1972),壮族。1911年出生于古蓬乡凌头村。1920年入蒙馆就读,1926年高小毕业。 1927年在宜山初中读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国中。1932年6月,南宁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任弄亡村小学教师。他为人诚实,对学生教导有方,又常常为劳苦人民 打抱不平, 深得弄亡群...[详细]
韦彦烈(1905~1992),原名莫英武,曾用名莫文忠,壮族,1905年生于板河乡西隆屯的一个农民家庭,曾念过四年私塾。1924年应募入伍。1926年参加北伐军,在第三军七师二十二团三营八连任班长,后随部队到江西南昌市,在朱德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军官教育团” 受训。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详细]
韦肇璧(1911~1947),生于古蓬乡板岑村的一个壮族农民家庭。青年时代就对旧社会的黑暗深恶痛绝,渴求真理。1934年,他积极参加推翻周安团董的斗争和捣毁庙宇、兴办学校的活动。因韦肇璧为家乡兴利除弊,深得民众信任,被推举充任思吉乡俭表村村长。由于对 当时社会现实不满,他挥笔写下“我的志向...[详细]
韦质彬(1906~1968),生于古蓬乡板岑村一个壮族农民家庭。幼年在周安小学读书。毕业后,就读于宜山庆远中学。 1932年1月, 在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受训六个月,结业后到柳州国军第七军工兵营第二连任见习副连长。 同年10月, 被调到南宁军校技术兵团任副连长。1936年至...[详细]
姚槐(1904—1984) 字畏三。象县(今象州)人。1922年任象县警备队文书。1926年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步科受训。1927年被派到百色桂军任副官、参谋、连长等职。1929年在黄埔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学习,后到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1930年任广西大学军训部主任,次年任广西-督察署参...[详细]
喻正元(1947,2—)四川高县人。擅长年画、宣传画。1978年入高县文化馆;1980年在四川省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进修班学习;1983年在东方美术电视函授学院学习。1997年四川宜宾市文化局文艺创作室美术师。作品《群星灿烂》(合作)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三等奖;《春到军营》(合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详细]
曾英杰(1963.11—)四川长宁人。擅长中国画。1979年应征入伍;1987年在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现在某部队后勤部从事绘画专业创作员。作品《老两口》入选首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山川人家》、《河水清清》入选中国当代工笔画会第二届大展,《山川人家》获优秀作品奖;《山寨弯弯》入选第八届全...[详细]